高中历史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核心论文,教学策略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筛选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筛选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前提。如果单纯地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核心概念就是对于一目、一节课、一个专题(单元)、一个模块乃至整个高中历史课程知识能起到统领、主导作用的概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抓住了核心概念就等于抓住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命脉,掌握了高中历史知识的精华。从纷繁、复杂的概念中筛选出核心概念,需要教师有一个全局意识,在备课前首先要对整个历史课程、某个模块、某个专题或某节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做到了然于胸,这样在备课时才能对每个核心概念在不同的教学范围中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也才能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地位和联系,使众多的概念在核心概念的统领下成为一个整体。如此,核心概念的筛选才会准确、到位。
二、厘清内涵、外延,科学、完整地解读核心概念
每个核心概念都是由它的“内涵”和“外延”构成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二者是历史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历史概念教学内容的主体,只有分析、明确了相关的内涵和外延,某个核心概念的教学才是较为全面的。
如果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未能真正理解,教师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就有可能始终停留在表象而无法深入或是拘于一隅而难窥全貌,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或失误。如在进行“中国的古代艺术”的备课时,我在网上看到不少教师的课件中都认为汉字五种主要字体的演变顺序为: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我想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受教材编排顺序的影响,人民版教材在阐述这几种字体特点的时候,就是按“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顺序编写的;二是从书法笔画演变越来越简约的趋势出发,理所当然地认为草书的出现比行书要晚;而最关键的原因则可能是对草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厘清。“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从内涵来看,草书的特点是“笔画连绵、结构省简”,从外延来看,草书有隶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隶草秦时已有,章草起源于西汉元帝之时,今草始创于西汉末年,狂草在唐朝中期时才出现。如果对于草书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能准确地得出汉字五种主要字体的演变顺序为: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要科学地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只拘泥于教材、教参中的规定,而应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多方比较、参照,择其最善者而用之。
三、突破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
1.调动已有经验,浅化核心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从新材料、新情境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往往因为新的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高中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知识经验进入课堂,所以我们在进行核心概念的教学时首先应该考虑以下两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如何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地开展核心概念教学?例如,孔子“礼”的学说诞生于2000多年前,高一学生难免会有陌生之感,如何拉近它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实施的:教师:“当我们说明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某个人或某种情况极度气愤,难以再容忍下去的时候,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学生:“是可忍,孰不可忍?义愤填膺……”教师:“那同学们知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哪里?”学生:“《论语》。”教师:“对,《论语·八佾》,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一下大致的意思是‘季氏用了六十四人这种只有天子才能用的规格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个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是孔子最不能忍受的?”学生:“对礼制的违背。”教师:“由此可见礼在孔子的学说中具有至为重要的地位。”
2.紧扣关键词句,简化核心概念
概念都是以一定的句子、字词来表达的,这些词句要么是专家深思熟虑的结晶,要么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而核心概念包容性强,含义一般都较为丰富,所以教材、教参、词典等在解释相关的概念时所用的词句往往都比较长。随着所学概念的日益增多,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就会感到吃力,而这方面不过关,就难以进行有效应用。因此,我认为比较可行、有效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紧紧扣住其中一些切中概念要害的句子和字词,这就是关键句、关键词,只要抓住了关键词句,也就基本上领悟了核心概念的真谛。
如在“蒸汽的力量”一课的最后部分,我围绕“国际经济交流准则”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主要将其相关内容切分为“理论依据”、“内容”、“表现(史实)”、“意义”四部分,边讲授边引导学生做批注式笔记。
教材中第一句话的文字“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点出了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具体内容。而后面的“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各小点内容则是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的具体表现(史实)。如何让内容和表现之间联系起来,我认为只需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关税”即可,因为后面的英普条约签订等史实都是围绕关税这一主题的,并且可以据此与中国史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如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关税协定等,抓住这个关键词,对于理解“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的表现”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使各个部分的内容浑然一体。
3.改变呈现顺序,活化核心概念
我省使用的人民版必修教材和人教版选修教材,对于教材中的核心概念都非常重视。如人教版的选修教材,在每课课文的开头列出了该课的核心概念。而人民版在每节课的正文旁边设有知识链接栏目,许多的知识链接专门列出了本课中的核心概念,并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补充。教材内容中核心概念的呈现顺序是教材编制者应当考虑的问题,更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布鲁纳建议:欲使教材内容被学生顺利掌握,教师应把包含在教材(课本)中的知识转变成适合学生心理结构或认知顺序的知识形式;所教材料必须以符合学生现有水平的形式提出或讲出。可见,无论教材编制得如何好,要使之能够被学生顺利掌握,还需要教师做一番加工、转化工作,进入学生的知识经验体系,并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如对“绥靖政策”的教学,先从学生能够理解的历史事件入手,然后再对绥靖政策的含义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利用已经明晰的绥靖政策概念分析慕尼黑阴谋,并把慕尼黑阴谋与前面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具体流程中涉及的问题如下:
(1)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有哪些国家?其绥靖的对象又是哪些国家?
(2)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的绥靖政策都有哪些重要表现?这些事件有何异同?
(3)综上所述,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惯用伎俩(方式)是什么?
(4)你认为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和原因何在?
(5)绥靖政策的推行对各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6)归纳绥靖政策的含义。
(7)在绥靖政策的诸多表现中,我们为什么称慕尼黑阴谋为绥靖政策的顶峰?
通过调整后的教学过程,学生首先细致地掌握了各个绥靖政策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在事件之间异同比较的基础上理清了绥靖政策的原因、实质、重要影响(后果)和教训等各个方面,而为学生全面把握绥靖政策的含义奠定了基础。
4.构建概念体系,深化核心概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历史学习的难点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通过对概念系统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历史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而在概念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那些核心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内涵深广。如果直接从核心概念入手,教学设计就会比较空泛,这种情况下,不妨调整一下我们的教学思路,先从某些由核心概念衍生出来的次一级的概念(我把它称为次概念)入手,并挖掘出这些次概念与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最终在核心概念的统领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概念体系一旦形成,知识就能实现条理化、清晰化,不仅从更宽广的视野巩固了次概念,而且有助于更细致、深入地学习和把握核心概念。
如必修一的前言部分清晰地勾勒出了本模块内容的两条主线:“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而前一条主线如果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就涉及“民主化”的概念。那么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民主化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模糊、笼统的概念。可以先在相关专题、某课或某目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梳理出“民主主体范围的扩大”“民主程序的完善”“民主内容的丰富”“民主在地域空间的拓展”等次概念,最后再进行系统整合,从而形成一个以“民主化”为核心的完整的概念体系,这时“民主化”这一概念在学生的眼中就会变得丰满、立体。
5.抱同情之理解,“人”化核心概念
在研读、教学思想文化或人物模块时,我们总会与不少历史人物(往往是重要的历史名人)的核心主张发生接触、碰撞,这时仿佛就是在与他们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实际上就是理解。如何让这种理解得以深入呢?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指出:“当前所需新通史,第一是必能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者所必要之知识;也就是说使国民对于国家已往之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从而使其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使国民对国家已往之历史有真实之了解,从而使其对国家当前现状有真实之改进。”钱穆先生在这里所阐述思想的要旨就是对历史要抱“同情之理解”,这启示我们在进行思想史中重要人物主张的教学时,要发掘这些主张背后的精神意蕴,“人”化(人文化)地理解这些核心概念,至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尽可能地读懂这些概念,进行客观分析,并回到相关环境,还原它们的本义。了解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其特定的历史前提、历史条件出发,而不以今天的条件为标准去衡量,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它的本义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这是先决条件。其次,要透过这些核心概念(思想主张)体味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品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化传统的绵延和历史的时代精神。
如在“诸子百家”一课中,在解释“百家争鸣”时,我们不能只是纠缠于百家的具体数量、各家思想的差异和相互问难,也应该企及他们提出自己主张的共同目的和共有的精神境界。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述先秦诸子时就有“百家务为治”之句,短短一语,就描绘出了当时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群像。确实,当时的思想家各持己见,争芳斗艳,但他们都对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同情,都希望通过落实自己的主张使天下重获太平,从手段来讲是殊途,从目的来讲是同归。正是先秦时期的这些先贤们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上医医国”(即最好的医生是来治理国家)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在解释“百家争鸣”的概念时不能不提。我在实际教学时还做了引申:孙中山先生和鲁迅先生原来都是学医的,但后来都放下了手术刀,一个拿起了枪杆,用革命救国;一个拿起了笔杆,用文学救国。从他们身上我们还能清晰地感受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在延续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古今先贤们所共有的博大胸怀。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对古人不是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就很难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难以把握时代的脉动,我们的认识就可能是肤浅的、错误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可能出现偏差。
6.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核心概念
曾以“大历史观”闻名于世的黄仁宇先生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说:“写历史的人也像游山水一样,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过程,回顾上游的山脉形势,则对其组织结构更多了解。”历史教师在文科班进行核心概念的复习教学时也需要具备这样的眼界,也应该尝试将宏观和全局的视角融入进来,并据此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这在人民版必修教材中尤显必要,因为人民版必修教材很多时候会把某一专题中核心概念的相关内容散落在教材的不同地方。
下面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代议制概念的复习为例,教师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把他们移入正文部分作为补充,并及时补充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对专题导语做了分析。然后把专题前面“学习建议”中的提示“进而了解西方民主政治的这几种典型及其形成的历史渊源”也作为分析代议制形成原因时的一个思考角度。
教材120页知识链接“代议制”栏目中第一句话点出了代议制的含义,而“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指明了两点原因,资料卡片中“代议制政体……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则揭示了代议制公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结合的特点。这些内容都是代议制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必须移入、补充和整合到代议制的概念教学中去,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加全面、丰满。可见,通过教材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来优化核心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对人民版教材的分析能力和整体认知的必由之路。
历史学科的知识本身无穷无尽,历史教学的境界也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核心概念的突破是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逐渐找寻到的并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一条路径,它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简约、清晰、深沉和厚重,更好地彰显出历史学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