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领域内各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施工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技术含量,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同国际接轨,做行业发展的领头羊。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实现降低建筑耗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建筑施工;应用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建筑节能思想也会更近一步深入人心,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大量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建筑领域中,才能够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1 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意义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即能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危机,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新材料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传统的砖、砂等建筑材料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地改善了空气。此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谓建筑节能,主要是指在建筑材料的生产、房屋建筑和施工过程中,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者相同条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达到降低建筑耗能的目的。
在建筑施工当中,一项科学、合理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体的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的运行效率,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新型建筑材料有别于传统的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它有着“功能丰富、材质种类全面”的特点。新型建筑材料从功能上可分为:建筑墙体,装饰、门窗、保温、塑料以及相关配套的五金配件等材料;从使用材质可分为:天然、化工、金属以及非金属等材质。
2 我国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近些年来,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使得传统的施工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些新技术不但突破了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瓶颈,同时在施工效率方面也有了空前的提高,它不但缩短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减少了工程的成本,更是使工程施工更加的安全有效,从而为整个施工项目打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建筑业的产业规模与产业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一些单项技术方面,甚至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整体来说,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导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筑行业的劳务密集型的特点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此,我国建设部在目前重点推广了十项建筑业新技术,具体分为:①深基坑支护技术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③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④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⑤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⑥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⑦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⑧钢结构技术、⑨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⑩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科技成果很好地应用到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去,才能逐步提高其科技含量,更快地转化科技成果,使施工企业的建筑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施工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3.1新材料、新技术在防水施工中的应用
防水,即接触到水的建筑部位具有防渗漏的功能或避免出现有害裂痕。开展防水工作,要做好设计,选取有效的施工工艺、防水材料,保证节点密封、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综合治理、放排结合与全面设防。
(1)新材料应用。在防水作业的材料选择中,沥青是常用的防水材料。在逐渐提升的机械化水平面前,冷作业开始逐渐的推广。新型防水涂层、高分子卷材与密封膏等材料被应用到防水作业当中。国内建筑防水作业中新型防水材料应用较广,比如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材料,其载体是水泥,并将活性物质与微硅粉参入其中,借鉴于此,可开发结构修补砂浆、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在工程操作中,对于防水死角问题,该材料可轻易解决。具备持久性能、高强防水性能的特点,同时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延长钢筋混凝土使用期限。另外,也具备施工简洁、无毒与适应性强的特点。即使水位变动波动明显,机械振动频繁,无碍于该材料发挥其性能。
(2)新技术应用。A.混凝土结构。防水作业时,可选择密实型较好的防水混凝土结构,提升防水水平。该结构具备抗渗漏、维护与承重功效,也可抗侵蚀、抗融与抗冻。对比传统技术工艺,混凝土防水结构有广泛的材料来源,简单的操作工艺,更便捷的维修检查。可节约工期,优化施工条件,也是工程成本减低有效办法。B.衬砌结构。衬砌采用隧道式结构,施工以内外层进行。该项技术在地铁区间隧道较为常用。在开挖隧道后,做好初期支护,即喷锚支护,可紧密贴合周围岩壁。虽然围岩会出现形变,但过度的松动压力变形不会出现,承担了围岩承受的较大形变能量,后来的内层衬砌不会有较大受力。在围岩不再受其他形变后,便可内层衬砌,即二次支护,这样径向抗力将作用于外层支护,外层支护受力减轻。如此一来,表面平整光洁,防水与通风良好,同时也对外层支护做了保护作用,锚杆与钢筋网不再被锈蚀。
3.2新材料、新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1)新材料应用。建筑是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场所,在满足场所需要后,人们开始追求艺术、时代美感。这就需要混凝土施工时注重艺术以实用性,为此,钢纤维砼被研制而出。该材料的基材就是普通混凝土,仅加入了复合材料。对不普通砼,该材料在抗冲击、抗裂、抗折、抗拉等方面优势明显,延性特点良好。另外,可吸收能量,即对地面振动有减轻震感的功效。钢纤维砼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一大创新,代表着建筑施工又一进步。
(2)新技术应用。人口的增加、物质生活的改善,迫切要求建筑工艺的完善,以提供优异的居住、工作环境。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现浇方式被较多应用,其中清水混凝土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有装饰效果,外号为"装饰混凝土"。和一般混凝土不同,浇筑次数只需一次,外装饰可省略,饰面既是浇筑而成的自然混凝土面。优势有:棱角分明、色泽均匀、表面光滑平整、无污染与损碰;成本低、简便施工;以保护剂涂抹其表面,庄重与天然;较低维修花费等。清水混凝土具备一种特殊的美,追求的是自然、无雕饰的天然美,品味独特。在做清水混凝土施工,要重视:统一的水泥产地,均匀的颗粒级配与石、砂的色泽;混凝土新拌后,其粘聚性与工作性要好,分层离析情况不可出现;水泥配合在各块混凝土当中要相同。
结语: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筑施工业正面临这样一个趋势: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要适应这个趋势,就要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云等.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A].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苏爱民.浅谈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16
[3] 李佳民.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7,(05).
[4] 王民辉.浅谈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7).
论文作者:张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新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新材料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