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建设灾害是指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尤其是施工期间,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和社会灾害,以及一些环境和天气因素影响公路建设带来的自然风险。本文将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施工过程中对原地貌的扰动和对原有结构物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系统总体结构以及系统安全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为我们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研究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风险预警,高速公路灾害机理,风险机理分析,高速公路预警,预警控制
引言: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是野外的开放式作业,受外部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再加上人不可能不会犯错的这个客观事实,导致高速公路建设灾害的发生具有客观性,只是高速公路建设灾害的规模有所不同。因此解决高速公路建设灾害的有效解决对策是要建立高效的灾害发生前的预防体系和发生后的紧急应急救援体系。
一、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1.闪电雷击事故应对措施
由于每年雷击事故的发生,所以有关部门对于全省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细致、全面的检查,发现不同路段高速公路系统防雷安全重视程度和所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差别较大,但由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雷电灾害和防护的认识不足,各个收费站区、服务区和道路设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防雷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多数收费站内配电房和部分办公楼未安装接闪网、接闪带或者接闪杆等直击雷防护措施;安装在办公楼易遭受雷击檐角的安全监控摄像和部分安装在办公楼顶通讯基站天线未在直击雷防护区内;大部分办公楼屋面广告牌、太阳能热水器、景观照明灯等设施、设备未在直击雷防护区内且未与接闪器进行连接保护,当雷击灾害发生时,会直接导致建筑物及屋面设施、设备直接截收雷击,造成建筑物受损和设施、设备损坏,甚至人员的伤亡。
2.暴雨引发地质灾害
在环境影响中除了气候和季节变换等因素影响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暴雨引发地质灾害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影响。我国是标准的季风性气候,下雨的时间非常集中,特别是一些南方地区在梅雨季节或者台风来临时,都很容易发生自然灾害,而我们在预防上做得远远不够,而且人为对环境的一些破坏也增加了暴雨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几率。高速公路建设时间一般比较长,受一些因素影响要跨越几个时间段,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灾害预警管理系统,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再加上修建地区土质比较疏松,这就极有可能因为暴雨引发地质灾害。
3.台风灾害的应对措施
台风灾害影响面广破坏力大,夏秋季节是台风的活跃期,它每年都给我国的东南沿海省份带来狂风暴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也使公路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台风来袭带来的狂风常伴有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前者直接刮到树木、电线杆、广告牌、甚至房屋等一些建筑设施,后者造成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常给公路建设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台风灾害影响程度取决于台风本身的风雨强度以及影响区域地质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防灾抗灾能力。
台风灾害影响区域大,影响领域广,尤其一些台风路径走向飘忽不定,不易预测,防御难度是很大的。台风灾害风险是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脆弱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去思考,为了减轻台风灾害造成损失和社会影响,可试着采取提早预警、风险降低、积极防御、避让、转移等措施。提早预警主要依靠气象台及早提供天气预报和政府发布预警;风险的降低主要依靠基于风险区划的防灾能力建设;积极防御是根据预警及时对危险体采取加固或拆除等措施,对人员、财产进行临时的转移;风险的避让依据准确的风险预评估;风险的转移则依赖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巨灾保险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实施
1.系统功能
一般高速公路建设灾害系统软件采取C/S和B/S混合系统结构,这两种结构可以有效进行互补,对于那些信息查询以及数据交换量不大的可以采用B/S系统,数据交换量比较大的需要采取较复杂的模块C/S结构,根据我们的需要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以及预警,我们将软件划分为系统信息支撑层、系统应用层及总控层三个层次。支撑层主要有包括以下几点,空间信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主要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和数字景观信息数据库;非空间信息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主要是一些图片和图像输入,它主要有基础信息数据库组成。
2.数据采集
和通讯平台的建立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进行监控手段主要有四个:变形、物理与化学场、地下水和诱发因素检测。变形监测主要是测量唯一变形信息,比如说地表绝对唯一检测,这种监测方法目前相对比较成熟,使用也比较多,因此精确程度也高;物理与化学监测,它主要能够监测出一些灾害体的物理场和化学场,这种方式对于检测山体滑坡有一定帮助,可以有效监测出一些放射元素。地下水监测,主要是用于监测地下水活动,因为许多地质灾害都与地下水变化有一定关系,因为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地下水特征也会相应变化,这也可以有效预防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暴雨引发地质灾害。
3.数据库资源存储平台
建立数据库资源存储平台建立是收集整个高速公路地质信息后进行整理的平台,可以储存大量的基础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给类图纸资源,在将这些资源收集同时要将他们统一数据格式,建立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这对使用整个数据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随时调动数据分析一个地区地质情况,为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研究奠定了数据支持。数据库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共享各方面的信息,将一些先进的方法和预测数据进行引入,这样就能改变自身技术存在的许多不足,通过数据共享学习到一些先进的预测技术和管理技术,更好地在一些自然灾害预警方面和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4.预警组织体系的构建
预警组织管理体系是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体系发挥功能的载体,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预警功能的实现即是一句空话。本章即从社会管理体系的角度,多角度多层面的设置预警组织管理体系,以全方位的保障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全。
预警组织的建立,从两个层面进行建立,即外部层面和内部层面,外部层面包括国家、行业和社会群众三个层面,内部层面包括企业层面、中介层面和职工层面三个层面对高速公路建设灾害的预警体系应该是国家、行业、企业与外界第三方(包括中介机构、内部职工和社会群众)四位为一体的预警体系。四个方面各自建立预警体系,才能有效防范高速公路建设中灾害的发生和发生后的有效救援。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除接受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外,还必须在项目内部设立相对系统、独立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工作专业人员。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快速增长,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问题对自然环境、生命财产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无论是从自然生态健康、国家和谐型社会构建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高速公路建设灾害及其有效管理应对的系统研究都是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的。
参考文献
[1]刘秀菊. 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付晓凤. 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管理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娄天峰. 基于ITS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徐晓易. 跨江大桥冬季除雪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李祥东. 滨海干线公路的气象灾害防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论文作者:江天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灾害论文; 高速公路建设论文; 台风论文; 数据库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风险论文; 层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