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李晓波[1]2000年在《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足于全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地区经济发展,总结保护区发展现状,并就影响保护区建设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子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找出其关键影响因子。最后,分析困扰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发展模式,从而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正处于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的阶段:但同时也存在面积分布不均、大小不够合理、投资不足、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较差等问题和不足,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是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实施所应考虑的重要因子。 2.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手段,将我国省域自然保护单元初步划分为中部管理类、中部建设类、东部沿海管理类、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类、西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类、西北湿地与野生动物类及西藏与海南类等七大类。分类结果较好地弥补了前人对自然保护地域单元分类的缺陷。 3.通过建立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进行了分类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合理,可以实现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价功能。 4.利用自然、杜会和经济等多维指标,将我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初步划分为4个大类和13个亚类,并就不同类型保护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聚类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别和协调程度。为分类管理和社会林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5.运用林学、社会学、保护生物学、法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存在问题、管理策略、技术策略和政策法制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不同类型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发展模式,结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陈蓬[2]2005年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特别是在1978年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为标志,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管理的层面剖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从微观管理的层面剖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使得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对于每年投资额度达数百亿元的林业生态工程来说,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使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合理、协调得当、激励有效、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得以保障,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来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治山计划”、加拿大“绿色计划”、印度“社会林业计划”和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等国外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规模较大,而且实施的时间也比较早。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有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成功的管理经验。因而学习借鉴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能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有益于设计出符合我国特点的工程管理机制,提高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对新型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离不开对现有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体系的剖析和总结。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是由原有的十多个林业生态工程整合而成,有的工程建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有的是在新时期为特定的生态建设任务而实施的。因此,在设计新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时,必须深入分析总结这些工程的建设特征、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成效与问题,并从设计管理机制入手,研究解决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资金、规划、组织、激励、控制等问题。为完成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实施的生态建设项目化管理的相关方法。得到的启示是,不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实施项目化管理,传统的项目化管理机制也有存在着“林业化”的问题。尽管当前有许多学者抨击政府主导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但他们在关注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分析政府主导型管理机制背后的产权经济基础及其产权优势,也没有考虑目前有些林业生态工程运用的纯粹项目化管理失败的原因。

苏宗海[3]2010年在《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建设,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并赋予林业以重大使命:“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林业建设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将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总要求来构建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格局。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完善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机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在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体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明确提出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财政政策仍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其次,分析了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应该借鉴的相关政策;第三,依据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判断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林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需要,越来越依靠政府职能亦即公共财政配置资源;第四,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的构成框架、实现机制和政策使用取向,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在科学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重点。从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入手,客观评述了现代林业的内涵、特征、主要建设任务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探讨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一般理论和实践、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财政政策与现代林业的关系,系统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研究探索现代林业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而探讨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规律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林业财政政策支持机制,使林业发展稳定地、更好地、有效地契合于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支持现代林业生态、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借鉴国际林业发展经验,为我国林业财政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现代林业是以多目标可持续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与现代林业内在关联的纽带是不断增加社会福利。(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有广泛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所制订的林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采取的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并具有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加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形成财政有效支持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深入研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信我国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变化,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的逻辑关系,确定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4)通过对现代林业发展目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原则与理论依据,并以现代林业的需求为基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建设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及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现代林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构想和各项机制措施。

侯彦杰[4]2006年在《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林业建设方针的转变,特别是依法治林方略的确定,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有所改善,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国有森林资源的“两危”局面依然严重,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本论文基于对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现状的分析,系统运用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产权和自然资源法等理论,通过构建国有森林资源的法制化管理体系,实现国有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完成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任务。 通过对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情况的分析,指出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在对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都依据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管理机构、严格的行政执法和有力高效的监督作为保障,也就是说,都实行对森林资源的法制化管理。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构建以《森林法》等森林资源法律规范为依据,以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优先、社会经济效益兼顾,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和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为基本原则,以国有森林资源的立法体系、国有森林资源的经营法制化、林业行政执法和监督保障体系为构成要素的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的体系。 通过对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的立法体系分析,指出完备的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的前提,修改现有的《森林法》等综合法律法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建设方针调整后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需要,制定《国有林经营法》,针对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和国有森工企业经营制定专项的法律制度,规范国有森林资源管理行为,保障各方主体的利益。 从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微观主体的经营制度的法制化分析研究,针对国有森林资源的产权流转、林地资源管理和国有森林资源监测等国有森林资源的经营运行,指出通过改革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使用权,重构森林资源的产权法律制度,完善森林资源流转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制手段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林地流失;依法强化国有森林资源监测,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监测制度的法制化。真正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法制化经营。 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宏观主体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法制监督和法制宣传的法制化是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运行的宏观保证。国有森林资源的行政执法力度、执法监督强度和普法宣传广度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的实现程度,必须加强国有森林资源的行政执法、监督和普法宣传等措施,只有依法强化执法力度,提高监督效率,完善普法体系和法律服务,才能确保法制化管理的有效运行,真正做到国有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孙景波[5]2009年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于志善[6]2010年在《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黑龙江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林业建设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林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黑龙江国有林区建设现代林业既是适应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应用理论研究、系统分析、模型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思路、主要内容和对策措施的探讨以及对制度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生态文化体系四大主题的系统研究,企望对现代林业理论发展有所裨益,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有所贡献。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要充分体现自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本文构建了现代林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值法,以伊春国有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综合多方的研究成果,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程度的基本判断是:黑龙江国有林区虽然出现了一些现代林业的元素,但总体上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设现代林业任重而道远。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的现实状况、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因素以及障碍因素,谋划了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既要制度创新与理念转变并重,也要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并进。计划经济时期,黑龙江国有林区服从国家垄断自然资源、攫取自然资源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形成了以“国”有产权为制度基础,以大一统的森工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特性和林业的特殊性,使国有林区处在既有社会负担,又有生态义务,既有历史问题、又有现实责任的错综复杂的状态。制度瓶颈使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各种要素,特别是市场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本文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制度建设,特别是过去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路径选择的现状,描述了制度建设的总方向,勾画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政府选择和社会选择理论的辨析和对比,以及对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推论出黑龙江国有林区制度建设将由政府选择转向社会选择,呈现出创新主体多元化和路径选择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经营制度和组织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阐述了制度建设有效性概念,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要求,能够为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分析了林业生态体系的内涵和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现状,概括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认为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不仅要重点搞好作为主体的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而且要搞好森林生态伴生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搞好人文生态体系的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就是要构建良性存在、天人补益、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型生态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森林生态体系的重点建设领域是林木资源的培育与利用。搞好林木资源的培育与利用的着力点是现有林的培育,同时,要充分发挥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作用。从行政保障、法制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与措施。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才能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促进黑龙江国有林区走出经济危困,更好地推动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本文阐述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主导产业及其变化趋势。森林资源经营组织上拓展了林业分类经营理论,提出分功能区经营和分区域经营的模式;林产品加工业经营组织上提出了调整和改革的方案。从统筹规划、制度保障、科技支撑和手段创新等四个方面讨论了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才能转变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发展理念,保障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本文界定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体系的特殊内涵,并阐述了主要建设内容。分析了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措施,并从把握方向、完善制度、服务支持和创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林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保障政策的建议。

张晓妮[7]2012年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某些珍稀濒危物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如何对自然保护区中“共用”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思路和政策方案,有代表性的诸如进行私有化,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或者将自然资源归入国家所有,由政府管制来发挥作用。但是,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们不能解决所有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社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居民居住分散,经济文化落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使用,使当地居民失去了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权利,社区居民为了脱贫和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等伤人损害庄稼等,造成了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损害,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事实上,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承担保护的责任,但是这种外部性却没有得到补偿。此外,由于缺乏可替代发展的途径,减少了社区发展的机会,制约了经济发展,加上受地理位置、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制约,社区的贫困表现出长期和持续的特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挑战。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强调国家行政管护,在自然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模式单一,与之相应的管理条例与法规,很少考虑到社区利益。“社区共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缓解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减轻社区居民对资源的依赖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有效克服保护区和当地社区以及地方政府的矛盾,其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集权的管理模式,因此,亟需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本研究在对一些基本概念、范围做出界定后,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自然保护区发展及管理现状出发,理清了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关系,客观分析了保护区对社区利益的损害问题及原因,考察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以3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利弊,在借鉴国外有关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和总结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在对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在本领域的理论成果,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和参与式管理理论等,并讨论了其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作用。第三章,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现状。概括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结合保护区数量和政策的变化,把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保护区管理现状和法律体系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总体认识。从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出发,描述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理清了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及对社区的限制与影响,客观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权益的损害,并对损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减少损害、保障利益提供基础。第五章,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及比较。考察了我国已经形成的管理模式,把其演变过程界定为“封闭式管理—参与式管理—社区共管模式”,总结了不同管理模式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发展,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选择3个典型案例对社区共管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利弊分析,以期望设计新的模式能提取其中有利的因素并解决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六章,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及启示。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虽然管理体制和方式各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国家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些都很值得我国借鉴。第七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针对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以产权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从确定管理目标体系入手,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地发挥,社区共管是发展社区经济、调动社区参与资源保护积极性的最佳选择,产业开发可以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最后,对一体化管理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框架进行了探索。第八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措施。强调必须用立法来调整相应的关系;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分类体系的重构,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发挥社会机制的调整作用是促进自觉形成生态保护内部制度的必经之路。

刘德良[8]2006年在《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查阅大量中外城市林业/森林研究文献、相关学科对城市植被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引进、发展的现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就城市、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中外城市林业产生和发展,中外城市林业的绿化实践,中外城市林业的人才培养,中外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中外城市林业的组织保障体系6个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中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21世纪制约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3大瓶颈、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中外城市林业的比较研究,以世界的眼光,本文前瞻性的明确和阐明了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城市林业理论,特别是回答和解决了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绿化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措施:①理论研究上,探讨了制约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建设的三大瓶颈,其中土地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瓶颈;资金是推动中国特色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机制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提出了城市林业是一门横断学科的观点,因为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对象、范畴、层次、问题和关系的多学科特点和超越各单独学科范畴的特点来看,城市林业不是原有学科的水平交叉,而是更高水平上的整合与提高;②绿化实践上,探讨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5项对策: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依法治绿;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化兴绿的良好氛围;建绿与护绿并举;树立“近自然”森林和生态绿化的理念;③人才培养上,探讨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并对拟议中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2种对策;一是对风景园林专业进行“城市林业化”改造;二是直接创办城市林业本科教育,并借鉴欧美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④科学研究上,提出了从5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城市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主张,一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中心;二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三是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

何继新[9]2009年在《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文中指出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全面实施、和谐林区构建和国有森工企业改制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以来,整个吉林省国有林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厘清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实际情况和规律,构筑一个能够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并符合吉林省国有林区状况的新型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体制,是当前推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和重要任务。本文从当前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现实视角将天保工程在吉林省国有林区全面实施以来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选择吉林省国有林区这一典型区域对其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运行状况、规律和供给机制构建进行研究。同时,本文从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过程和当前现状出发,以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林业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特殊性作为前提,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演绎和归纳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界定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以及政府供给相关规范涵义;厘清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事实和一般性规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对国有林区职工居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进行分析;基于当前国有林区现实状况和公共财政框架,研究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和客体、供给规模和结构、供给行为和效率,探讨建立长效需求、筹资和供给管理等若干有效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实施机制设计理论模型,提出相应供给政策创新方案并对此进行的规范解释。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在界定了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概念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满足国有林区发展目标和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增长;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和谐林区和小康社会构建客观要求;耦合社会转型,协同改革稳步推进;改善国有林区各种环境,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特殊依据体现在:协同性、政府主导性、生态基础性、社会治理性和政策制度依赖性。(2)国有林区从计划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不同阶段背景下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有着明显差异,尤其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阶段,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出现了政府供给职能强化和市场转换,政府供给投融资对象效率提高,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3)依据建构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初步分类体系框架,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明晰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客体的时间和价值层面目标体系,供给总体范围和重点范围,政府与市场的公共边界性范围、政府内部层级性范围。(4)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定位是以公共财政下的政府供给为主,适当转移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责任重心,让省、县一级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过渡时期区别对待国有林区乡镇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作用和责任。森工企业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能应该被重新整合归位,不同供给主体应该找到其发挥作用的场所。(5)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方式正在由内部收益分配的隐性供给、集权式单中心管理向公共财政的显性供给、放权式多中心治理转变。供给渠道上,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额度大幅增加;地方政府预算内配套资金投资额度下降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稳定,并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天保工程中央财政专项事业投资一直是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主要资金渠道。供给决策上,强调了决策理念正在由“生产导向的分配财政”到“消费导向的公共财政”转变;决策模式正在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转变。供给管理模式上,强调当前实行项目法人制、推广项目“代建制”是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改革的必然趋势。(6)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存在着较强的周期性,表现出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宏观环境的变动,尤其政府层面宏观上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取向是其波动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其对国有林区林业总产值贡献的效率波动幅度大,具有不稳定性。供给资金到位率和管理效率也较高。职工年收入水平、供给分权程度和财政分权程度等变量构成影响政府供给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政府供给规模具有比较显著和稳定的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是很大。(7)大部分政府供给投资投向了以围绕营林育林为主要内容和范围的林业生态建设类公共产品。国有林区三大区域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投资存在不均衡状态。延边林管区一直是主要的国家投资区域,投资下降幅度最大。(8)政府供给规模是林业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并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对林业生产总值有解释力。从短期来看,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资金要素的变化与林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方向具有反方向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政府增加林业中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资金的投入可以带来大于投入的产出。(9)国有林区职工居民公共产品紧迫性需求优先序和重要性优先序更多地集中在生活类公共产品需求上面,生产类公共产品供给集中在造林建设上面。目前政府供给方向与公共需求偏好基本上吻合,需求满意强度较高的是生产类公共产品,生活类公共产品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住房、生活环境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0)围绕需求、筹资和供给管理一体化三个层面提出并阐释了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长效供给机制构建。包括: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结合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和显真机制和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中心筹资模式;构建和创新目前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管理制度。

刘宁[10]2010年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 李晓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D]. 陈蓬.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3]. 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 苏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4]. 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研究[D]. 侯彦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

[6]. 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建设研究[D]. 于志善. 东北林业大学. 2010

[7]. 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 张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 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D]. 刘德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9].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D]. 何继新.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10].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