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产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96例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将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48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循证护理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2%,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护理价值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属于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方法为子宫切除术和放射技术,但可能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预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将循证护理应用在治疗中[1]。为此,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治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均选择本院确诊收治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共选择96例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共48例,最低年龄为23岁,最高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27.25±1.93)岁,包含初产妇患者34例,经产妇患者14例;顺产患者28例,剖宫产患者16例,晚期难免性流产4例;循证护理组患者共48例,最低年龄为23岁,最高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7.47±1.96)岁,包含初产妇患者35例,经产妇患者13例;顺产患者27例,剖宫产患者16例,晚期难免性流产3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包含年龄、产次、病情等在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包含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记录、协助分娩等。
1.2.2 循证护理组 给予循证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①收集资料,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案例,并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完善护理工作。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他相关信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工作。②心理护理,一般患者会担心分娩疼痛问题和出现难产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分娩后遗症问题比较重视,因此在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快速住院环境,依据患者的需求布置病房,给患者营造温馨感和安全感。医护人员应当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并给予患者信任感,让患者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③术前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以耐心的态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产后出血相关知识,促使患者能够了解到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及相应处理措施,并以鼓励的态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要求患者手术前禁食、禁水,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为患者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供氧和呼吸道顺畅。④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护理工作。首先需要嘱托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防止出现剧烈运动,并嘱托患者如果出现压迫止血不当或不及时等问题,均可能出现皮下血肿或穿刺部位出血。为了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知道患者使用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必须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果流血量大于平时月经量,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此外医护人员必须嘱托患者在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分至89分为满意,70分至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次研究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数据资料的表述形式如下: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方法如下: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通过分析表1可知,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临床指标比较(X±S)
3 讨论
产后出血作为对产妇危害较大的症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指产妇在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或者红细胞比容下降至产前10%左右。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导致产妇产后出现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或软产道损伤等,而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则属于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且非常严重的一种,如果治疗不够及时,或处理不妥善,很容易导致产妇死亡[2]。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引导出血量超过1000mL[3]。为了能够促使产妇早日恢复健康,必须在对产妇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4]。循证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性护理干预中,以审慎和明确的态度,将科研结论、护理经验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为护理决策的依据,主要包含可以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和个人水平及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等,护理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寻找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查找相关文献,结合文献证据、护理经验及病人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针对循证护理在在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促使患者早日出院。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2%,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认可度,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即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利平.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探讨[J].吉林医学,2016(1):176-177.
[2]钟洪菊.循证护理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911-2912.
[3]孟福娥.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15-116.
[4]顾勤华,许湘华.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89-90.
论文作者:盛娟,简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难治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时间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