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比率分析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限性论文,比率论文,试论论文,偿债能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偿债能力,是广大债权人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债权人的本息能否如期如数安全收回。同时,对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而言,偿债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使是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倘若由于资金调度不灵,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也会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对企业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是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以及潜在债权人所必需的一项工作。
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通常认为,流动负债主要依靠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来偿还。因此,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扣除存货、待摊费用等的流动资产。尽管上述指标表现形式不一,但其实质都在于衡量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对大小。通常认为,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对于长期负债,人们认为,影响其偿还因素有二:一是权益资本的大小,二是企业的获利能力。于是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
1、资产负债表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因为企业在进行清算债务时,不能以无形资产和待摊费用进行清偿。
2、损益表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上述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共同特点是:着眼于负债与权益的相对大小,通常认为,负债相对于权益越小,偿债越有保证。而从损益表得出的已获利息倍数则是从企业获利能力来判断其偿债能力,通常认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支付利息费用的资金来源,该比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
上述指标体系为我们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提供了一个概括而简明的方法,即比率分析法。那么,是否存在着一整套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标准比率”,可以以此来衡量企业的各种财务状况,或作为企业间进行比较的标准?例如,流动比率是否一定是2∶1最佳?速动比率一定是1∶1最好?笔者认为,由于企业所处的国度、行业、经济环境、经营决策的风险嗜好、企业信誉的高低,而使企业处于不可比的状态。因此不可能存在“标准比率”。流动比率是否一定是2∶1最佳,速动比率是否一定是1∶1最好,我看倒是不一定。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他有关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有人把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比率”。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计算平均值时,必有一半的样本其水平低于平均值,因此,平均值并非是一个理想值。
下面,以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为例,谈谈影响比率分析的因素:
1.企业所在的国度不同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影响
在日本,由于企业界流行以举新债还旧债的做法,所以企业的债务比重相对较大,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小于2∶1和1∶1,其债务与资产的比率居于60%以上。而在美国,则将以新债还旧债的做法视为企业缺乏偿债能力的表现,而为企业所弃用,故而其债务比重相对较小,流动比率相对较大,常以2∶1、1∶1作为较理想的流动、速动比率,但并不能由此而妄下断论,美国企业较日本企业偿债能力强。
2.行业的影响
对于零售行业而言,由于其销售以现销为主,每日都有相当数量的现金流入,因此,没有必要保存大量的现金、有价证券等对应付短期债务,故而其速动比率相对较低;但对于批发行业而言,由于以赊销为主,则应保持较高的速动比率。又如,由于机械制造业的营业周期长,故而需保持大量流动资产,因而其流动比率较高;而与之相反,轻工企业营业周期短,其流动比率也较低。由此可见,行业不同的企业没有可比性,即使是处在同一行业的企业,由于多样化经营,也会使企业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3.经济环境的影响
当经济处在繁荣阶段时,各个企业也处于生产饱满,或扩大再生产状态,由于扩大采购,增加产成品贮量,使得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同步增长,从而使流动比率有所降低(假定原来的流动比率大于1),而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企业生产萎缩,减少采购,将闲置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从而使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同步减少,而使流动比率有所提高。对于同一企业而言,其旺季与淡季的情况也与上述相似,旺季时流动比率较低,淡季时流动比率较高。
经济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市场的状况,它影响着企业筹集资金的数量及方式。当市场利率提高时,债券和股票的价格下跌,从而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企业减少其筹资数量;若市场利率下降,则出现相反的结果。而资金市场的完善与否,则影响有价证券的发行和流动,从而对筹资方式产生影响。如若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有价证券不能进行交易流通,那么发行有价证券将是不可行的,企业只能靠向银行举债来解决资金需要。凡此种种,资金市场的状况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资本规模,从而也对偿债能力的比率指标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的不容忽视的一大特征,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及会计政策。因为通货膨胀会使企业由于持有货币性资产而发生持有损失,而持有货币性负债会产生持有利得,于是,企业便采取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措施,如对应收帐款的催收或缩短信用期,以减少其持产损失。而对于债务,则往往延期偿付,以获取通货膨胀带来的利得,这样便会使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向较差的方向转变,其偿债能力果真变弱了吗?不!这只是一种策略而已!
4.企业规模和信誉状况的影响
同种类型的企业由于规模大小的差异,其资本结构及其所反映的偿债能力比率也大不一样。例如一个资产规模为40万的零售店与一个资产规模为6000万的大型百货公司相比,前者可能几乎完全靠自有资金(即权益资本)维持经营,而后者则可能负债占全部资产的60%,因为企业规模越大,完全以自有资金支持经营的可能性越小,大部分需要举债经营。并且,举债经营有时还会带来“杠杆效应”的好处,管理者从主观上也乐于此道。从前例来看,能说后者的偿债能力弱于前者吗?显然,不能!
再之,企业的信誉状况不一样,也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偿债能力指标产生影响。一个信用等级为AAA级的企业,即使某个时期其流动比率或资产负债比率不够理想,人们也不会怀疑其偿债能力,企业则可以仰仗这种良好的信誉,进行更大规模的举债,或以新债偿还旧债。而一个信用等级较差的企业,则因为不具有这种优势,因而只能维持较低的负债水平。
5.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嗜好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企业资金运用中的流动资产被视为一种低收益的资产,而在资金的来源中,债务资金被视为一种低成本的资金(相对于权益资本而言),而短期负债的成本又低于长期负债。于是在对营运资本所采用的管理决策中,根据管理者的风险嗜好,便有如下几种组合方式:
一是保守的流动资产策略与保守的流动负债策略相组合。为防止存货过少导致销售机会的丧失,必须保持较高的流动资产水平;为防止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尽量以权益资本或长期借款来支持流动资产的需要,尽量减少流动负债的使用,这种模式,风险最低,但收益也最低,而呈现的偿债能力却较好。
二是保守的流动资产策略与激进的流动负债策略的组合,即在保守的流动资产策略的基础上,为了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尽量扩大负债,尤其是流动负债的比重。流动负债不仅用于支持流动资产的需要,还可用于长期性的资金占用,以长期负债代替权益资本,提高固定资产/权益资本的比重。这种策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均呈较高水平,但流动比率为中等水平,负债比率较高。
三是激进的流动资产策略与保守的流动负债策略的组合。即在保守的流动负债策略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将资金投入收益高的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而尽量减少流动资产的数量。这种策略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均呈较低水平,但流动比率为中等水平,负债比例较低。
上述三种组合模式的特点是:一方的高风险,为另一方的低风险所削弱;一方的低收益,为另一方的高收益所弥补。所以,被称之为“风险中等,收益中等”的财务管理模式。
四是激进的流动资产策略与激进的流动负债策略的组合模式。这种组合高风险、高收益,但其呈现的流动比率过低,负债比例过大,固定资产/权益的比率过低,其偿债能力指标较差。
由此可见,管理者的风险嗜好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指标有着很大的影响。
6.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对现实偿债能力的影响
众所周知,债务的偿付最终要靠实实在在的现金来支付,因此,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是影响偿债能力的现实的最终的决定因素。于是便产生了一些比较“令人费解”的问题:有些企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其营运资本为负数,流动比率小于1,或其某一年度的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然而,这些企业却没有因为无力偿债而陷入倒闭状态,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一股活水,而计算出的比率只是一个死的数字,尽管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但由于许多费用如折旧费、摊销费并不需要用现金支付,故而企业营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大于营业利润(或亏损),故而企业的现实的偿债能力并不象已获利息倍数反映的那样差;尽管某一时刻的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但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债务在同一天到期,所以也不会构成无力偿债的威胁。举例说明:甲企业1994年2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呈现出营运资本为-100000元,而该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非常平稳,通常每年的净利润为500000元,所折旧额及摊销费等不需要现金流出的费用为100000元。由此可见甲企业每月营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为50000元。因而2月1日的负营运资本状况将在2个月内消除,也就是说只要2月1日存在的那些债务中有100000元以上的债务是在4月1日以后到期,甲企业便不存在偿债风险。由此可见,如果不考虑企业的现实的现金流量状况,单凭比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比率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适用于企业间的比较。比率仅是一个数字,在对企业进行趋势分析时,必须考虑那些会计上无法计量、无法反映的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