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铜麦3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铜麦3号是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小麦育种中心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该品种既高产稳产又品质优良,因此被陕西省列为重点农技推广项目,在渭北旱塬和同类生态区推广。
主要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匍匐,分蘖力强,越冬性好,在黄淮冬麦区旱地均可正常越冬。株高85cm左右,秆中粗,弹性好,抗倒状。株型适中,穗下节间较长。穗纺锤形,长芒,白穗,有效小穗18~20个,中部小穗结实4~5粒,不易落粒。粒色白,角质,千粒重40g左右。中熟,抗旱性强于旱地主栽品种长武134,抗干热风,抗黄矮病,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轻,综合抗病性强于旱地主栽品种晋麦47。
产量表现
在1998~2000年陕西省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各年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年19点次平均每667m2产266.6kg,比对照品种长武134平均增产10.6%,是10多年来陕西省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增产幅度最大的品种。在大田生产示范中,1998年4点6.8hm2示范田,平均667m2386.4kg,比对照长武134增产11.8%,其中地力水平较高的广阳点455kg。在干旱和黄矮病严重发生的1999年,8点47.8hm2示范田,平均667m2232kg,比对照长武134和晋麦47分别增产14.5%和12.8%。2000年18点88.54hm2
示范田,平均667m2337.3kg,比对照长武134和晋麦47分别增产12.1%和10%。2001年春夏连旱,小麦拔节后多次遭受寒流和沙尘暴袭击。由于铜麦3号抗逆性强,在灾年仍获丰收。一般旱地667m2产250~300kg,高产地区400kg以上,如宝鸡市农技推广中心的示范田达到452.4kg。
品质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对2000年小麦区试品种统一进行了品质分析,铜麦3号的蛋白质含量为14.8%,湿面筋含量为38.6%,
容重790g/1,沉淀值61ml,吸水率61.6%,稳定时间17min,评价值84,达国颁一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可代替进口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优质面包。
适宜地区 根据区域试验和跨省生产示范结果,在黄淮冬麦区适宜冬性品种种植的旱地均可试种。包括甘肃东部、陕西渭北、山西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河北南部。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与一般冬性品种相同,适生区多在9月中下旬。适期667m2播种量8~9kg。施肥以底肥为主,占总用量的70%以上,氮磷比例为1∶0.5~1。返青到起身期每667m2追施尿素5~8kg。在白粉病和锈病发生年份,用粉锈宁喷雾防治。灌浆初期和中期用1%尿素溶液加0.3%磷酸二氢钾溶液各喷雾一次,可提高籽粒品质。
联系电话:010-6218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