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日喀则供电公司 857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意义与我国配电智能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配电网规划中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与未来的趋势研究,配电网智能信息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信息化;发展;未来趋势
一、引言
智能电网是各国公认的未来电力技术发展方向,中国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未来的发展路径。智能电网包括两大方向: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国内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智能配电网的研究却很少。智能配电网比传统配电网有着极其优越的地位,不同的是,技术更新迅速,内容复杂。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智能配电网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意义
1.传统系统无法完成自主修复,假如出现供电故障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工故障排除和修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对生活的影响,避免工厂运行的损失,开发了一种智能配电网,这种结构可以完成自我修复,它能够高效地将电能传输到高主站。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主站使系统恢复工作。维修过程中没有人为干预,这也是智能配电网的自我修复。
2.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性非常高,与传统供电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性更高,例如,系统中添加了大量安全警告设备。传统的配电网最容易出现的是线路老化的问题,这容易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而智能配电网则可以通过自身的系统进行修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同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智能配电系统可以保证高质量的供电,避免对电器的使用造成损害。传统的配电网容易出现电压不稳,给用电系统上的各个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智能化配电系统能够彻底得到优化,提高电能供应效率。
三、我国配电智能化所存在的问题
1.电源点单一
我国有许多城镇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供电单一,在这些地区改善供电系统通常是困难的。这是我国供电系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电压不稳定、对接不稳定、居民用电不稳定等现象。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2.供电设备老化
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发展缓慢,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在国家的帮助下,电力供应已经实现了。就没有进一步的改善和整理,经过了几十年的使用,通电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并且已经严重的老化和损坏,造成供电质量的下降,再加上技术性不强,是造成质量非常低的另一个因素。
3.资金的不足
我国智能供电系统发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非常多的现实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就必须要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分析工程实践总结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在配电网规划中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
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新形势下,配电网相关规划工作主要集中在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上。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普及,除了给用户带来直观的用电便捷外,还在电网建设领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使配电网的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还为未来配电网智能自动化技术确立了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参数量测高端技术的应用
参数测量高端技术作为配电网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通知用户费率政策改革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的分析,从而能够宏观掌握并科学评估配电网的运行现状,最终能合理规避配电网规划进程中呈现出的用户窃电等漏洞问题,使配电性能不断优化,达到精准化电费评估的优良效果。
3.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应用
运用电动汽车充换电这一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鉴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这一先进技术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规范建设,从而使智能配电网慢慢地达到最佳的配电运行状态。再者,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运用电动汽车交换电加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安装滤波设备,为减少配电网运行中的电能质量问题,提高配电运行的安全性能,最终为用户创造优质的用电环境。
五、应用的未来趋势
1.网络损耗降低
制定出相应的电力计划,理念是客户服务第一,以便于及时了解电价变化,以及用电情况,应用关联分析法整理分析相应的数据,使其有更精准的数据,并应用新型运行机制,比如分布式电源运营和接入方式,以此为基础对联合优化模型进行构建。以这一模型为基础,结合用户实际中用电习惯,对用户的用电特征进行总结,加之很多用户具有共性用电行为,综合考虑用户能效水平以及相关数据,对用户用电方案进行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制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用户用电成本有效降低,对配电网高峰时期压力有效缓解,更加优化电力资源。通过配电网联合电动出租车的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电池电量、充电站分布、汽车GPS、配电运行等数据,对乘客用车行为进行预估,提供给出租车运行相关方案等服务,在有效开展智能配电网调度状况下,可以将共享配电网信息以及出租车信息的技术实现,从而进行联合运输。将网架结构的网络损耗降低。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配电网线路损耗,比如说网架结构和用电行为模式等,加强数字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线路损耗的空分布特征进行展示,对高损耗区域和其线路进行确定。同时建立了电网损耗数据模型,调整电网运行方式,指导用户用电,降低配电网运行成本。
2.优化网架规划
智能配电网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孤立的。开发智能配电网的优点是相关性强、动态性强,具有更为复杂的性质。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这些特征有着明显的表现。对现阶段网架态势进行分析,对城市用电行为特点、趋势和预测结果等数据结合网架结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与实际趋势预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目标是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对网架规划进行制定,原有的网架规划中,以电网运行、供电可靠性或建设经济性为中心,对用户实际需求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对电网规划进行制定,加强用户的满意程度,提升电力企业服务的整体水平。对数据驱动网架进行优化规划。葱粉考虑电动汽车接入和分布式电源,利用大数据中类型不同的信息,比如用电特点和用电预测等,借助网架结构数据,做出聚类、关联分析,构建出分类分层数据模型,主要是将数据关联模型进行链接,以保证网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优化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提高网架的优化率。
六、总结
智能电网是各国公认的未来电力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节省了更多的资源。其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因此,对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自勤.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智能规划与决策平台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3):149-151.
[2]姚林.供电企业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41):274.
[3]苏超,亓富军,于贺贺等.10kV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及其发展的趋势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0):415.
论文作者:刘朝珊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网架论文; 电网论文; 用户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