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分析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96例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盲探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采用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操作方便、快速安全,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便携式纤支镜;气管插管;盲探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方法,在肺部疾病、呼吸衰竭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盲探气管插管操作方便、对设备要求低,但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气管插管失败,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额外的痛苦,还会延误疾病的抢救[1]。本文分析了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96例患者,术前患者已详细了解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存在气管插管禁忌证、鼻窦炎病史、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等患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年龄(52.45±11.32)岁;体重45kg~81kg,平均体重(63.43±12.65)kg;气管插管原因包括肺部阻塞性疾病30例、脑部疾病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外伤4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8岁~72岁,平均年龄(53.12±11.64)岁;体重46kg~84kg,平均体重(63.78±12.37)kg;气管插管原因包括肺部阻塞性疾病31例、脑部疾病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外伤5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气管插管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盲探气管插管,将患者头部稍后仰,气管导管末端弯成J形,经患者鼻腔置入。助手提起患者双下颌,插管者左手按压患者喉结下方环状软骨水平,右手顺势将气管导管通过声门插入气管。如遇阻力时适当旋转调整导管,注意动作轻柔。胸部听诊法或监测呼气末CO2分压来判断是否插管成功[2]。
实验组患者采用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患者去枕平卧,术前采用2%利多卡因喷雾麻醉鼻咽部,一侧鼻腔插管,另一侧鼻腔吸氧。将气管导管套于便携式纤支镜外。导管头部与纤支镜涂抹无菌液体石蜡润滑,将纤支镜经鼻腔插入至声门上方,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助手迅速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后快速退镜,气囊充气[3]。
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均严密检测血氧饱和度,如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应暂停操作,待上升至90%以上时再次操作[4]。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
实验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采用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是临床对危重患者抢救的关键步骤,能否尽快地成功插管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传统盲探气管插管术的成功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如一次插管不成功,导致插管时间延长,易引起高碳酸血症,继而诱发血压升高、心率过快,使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应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暂停操作[5]。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纤支镜辅助下经鼻气管插管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显露出明显的优势。纤支镜辅助下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操作短。对面部畸形、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等患者也适用。纤支镜柔软、可视范围广,使一次插管成功率大大提高,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损伤小、痛苦轻,无需进行全身麻醉,仅需鼻咽部局部麻醉即可,不会导致自主呼吸抑制而出现危险,有效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平稳状态,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高,避免反复插入的不良刺激,插管过程中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小,引起呼吸骤停、心跳骤停、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大出血等风险大大降低。此外纤支镜可直接观察气管导管的位置,避免插入过深,减少气管插管所致的并发症[6]。
本研究中采用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盲探气管插管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盲探气管插管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盲探气管插管者。上述结果表明: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操作方便、快速安全,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丽华,张建,郝兴亮,等.便携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医学信息,2010,1(8):2036~2037.
[2]王雄,陈焕林,王建睿,等.经鼻清醒盲探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6):2094~2095.
[3]王海,刘锦,刘建华.盲探手法联合纤支镜引导在困难气管插管麻醉患者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11):4269~4270.
[4]田雨,李杨,喻益勇,等.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0~21.
[5]秦军,高媛.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5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83~1584.
[6]霍敏琴,陈亚利,梁碧云,等.意识清醒患者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44~46.
论文作者:张小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导管论文; 成功率论文; 操作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