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预防措施论文_席甲锋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预防措施论文_席甲锋

陕西汽车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裂缝是固体材料的某种不连续现象,混凝土裂缝是其材料中的不连续现象,可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肉眼可见裂缝主要有三种:1、粘着裂缝;2、水泥石裂缝;3、骨料裂缝。根据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经验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说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如对抗裂要求过高,必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可以认为砼有裂缝是绝对的,无裂缝是相对的,所谓砼结构裂缝控制只是把裂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减少和缩小砼的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

一、表面修补法使用于对承载能力无影响的表面及深进的裂缝以及大面积细裂缝防渗漏水的处理。

1.表面涂抹砂浆法:使用于稳定的表面及深进裂缝的处理。处理时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深进的)凿成深15~20mm、宽150~200mm的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道,然后用1:1~2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为10~20mm并压光。有渗漏水时,应用水泥净浆(厚 2mm)和1:2.5水泥砂浆(厚2~5mm)交替抹压4~5层,涂抹3~4小时后,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在砂浆中掺入水泥重量1~3 %的氯化铁防水剂,可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

2.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法:适用于稳定的、干燥的表面及深进裂缝的处理。涂抹环氧胶泥前,将裂缝附近表面灰尘、浮渣清除并洗净、干燥。油污应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净。

3.表面凿槽嵌补法:适用于独立的裂缝宽度较大的死裂缝和活裂缝的处理。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V型、型或凹型槽,槽内嵌入刚性材U料如水泥砂浆、环氧胶泥;或添灌柔性材料如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丙烯酸树脂、硅树脂、聚氨脂以及合成橡胶等密封,表面作砂浆保护层或不做保护层。

4.表面贴条法:适于裂缝移动范围不限于一个平面并有防水求不便凿槽修补的活裂缝治理。方法是将一条具有柔性的氯丁橡胶密封条置于裂缝上面,用氯丁橡胶粘结剂将周边粘贴于混凝土上,使密封条中部能随裂缝活动而自由活动,长的裂缝可分段粘贴,分段密封条间的连接采用氯丁橡胶粘结剂粘贴搭接,搭接处下压槎应切成斜面搭接,长度为 100mm。

5.扒钉铆合法:适于修补厚壁大截面结构构件混凝土裂缝处理,可部分地恢复结构抗拉能力。处理时,在裂缝两侧一定距离用人工或凿岩机打孔,然后将扒钉两端插入孔内,灌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砂浆。扒钉通常用长120~300mm薄扁钢或直径6.5~10mm的钢筋制成,设置时应注意扒钉的长度、位置、方向都不应一致,应根据裂缝外形合理分布,务使对裂缝的铆紧力分布于整个结构物上,而不集中在一个平面上,扒钉间距应在靠近裂缝的端部逐渐缩小。扒钉可以单面设置,也可以双侧设置,但两侧扒钉的位置应不互相影响。

二、内部修补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

1.水泥灌浆法:一般用于大体积构筑物较宽、较长裂缝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包括以下各项:(1)钻孔:采用风钻或打眼机钻孔,孔距1m。除浅孔采用骑缝孔外,一般钻孔轴线与裂缝呈30~45度斜角。孔深应穿过裂缝面0.5m以上,当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孔时,宜交错或梅花形布置,但应注意防止沿裂缝钻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冲洗:每条裂缝钻孔完毕后,应进行冲洗,其顺序按竖向排列自上而下逐孔进行。(3)止浆及堵漏:缝面冲洗干净后,在裂缝表面用1:1~2 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4)埋管:一般用直径 19~38mm、长 1.5m 的钢管作灌浆管(钢管上部加工丝扣)。安装前应在外壁裹上旧棉絮并用麻丝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口管壁周围孔隙可用旧棉絮或其它材料塞紧,并用水泥砂浆或硫磺砂浆封堵,以防冒浆或灌浆管从孔中脱出。

2.化学灌浆法:化学灌浆与水泥灌浆相比,具有粘度低、可灌性好、收缩小以及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一定的弹性等优点,恢复结构整体性的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裂缝修补及堵漏、防渗处理。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缝宽和干燥情况选用。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浆液、甲凝丙凝等。其中环氧树脂浆液因具有化学材料较单一、来源广、施工操作方便、粘结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应用最广。

三、结构加固法适用于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损坏严重的,表面、深进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

1.围套加固法:当周围空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混凝土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如钢筋扭曲已达流限,则加焊受力短筋及箍筋(或钢丝网)重新浇筑一层3. 5cm 厚细石混凝土加固。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强度的方法处理。采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控制水灰比,加适量减水剂,注意捣实,每段一次浇注完毕,并加强养护。

2.钢箍加固法:在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

3.预应力加固法:在梁、桁架下部增设新的支点和预应力拉杆,以减少裂缝宽度(甚至闭合)和提高结构承载力,拉杆一般采用电热法建立预应力。也可用钻机在结构或构件上垂直裂缝钻孔,然后穿入钢筋施加预应力使裂缝闭合。钢材表面应涂刷防锈漆两遍。

4.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GN - 1 或JGN -2J型粘结剂粘接到构件混凝土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

5.喷浆加固法:先将裂缝损坏的混凝土全部铲除,清除钢筋铁锈,严重的采用喷砂法除锈,然后以压缩空气或高压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在外表面加一层钢筋网或钢丝网与原有钢筋点焊固定,接着在混凝土表面涂一层乳液水泥浆以增强粘结。凝固前用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一般用干法,它是将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均匀的水泥、砂、石子干拌合料送入喷射机内,利用压缩空气将拌合料经软管送到喷枪嘴,在喷嘴后部与通入的压力水混合,高速度喷射于补缝结构表面,形成一层密实整体外套。

结论

施工中应重视采取正确的施工浇注顺序,严格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浇注和振捣方式,重要工程应有在线测定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的措施,根据实测结果调整养护措施。夏季要注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并尽量提前在混凝土处于塑性的阶段开始采取降温措施,避免横跨断面的温差;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无论夏季、冬季,都要注意采取合理保温制度,避免混凝土内部降温太快。避免拆模时产生热冲击,要尽早开始湿养护,并避免间断浇水,不得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达高峰时开始浇水,湿养护周期要足够。

参考文献:

[1]《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白冰 文献来自: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 第12期

[2]《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周保国,王玉格 文献来自: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 第03期

[3]《浅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杨淑平,赵恒忠 文献来自:煤炭技术 2004年 第04期

论文作者:席甲锋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预防措施论文_席甲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