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岳阳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2.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医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48%,对照组为82.61%,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1.74%,对照组为4.35%,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大,不可长期服用,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育龄期女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高达20%至30%,是危害女性生理健康的主要病症[1]。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聚焦超声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高,而米非司酮则是其中一种常用药物。此次试验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了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得到不同结果,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6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2岁、57岁,中位数年龄(43.50±6.17)岁;其中,壁间肌瘤25例,粘膜下肌瘤10例,混合型子宫肌瘤6例,浆膜下肌瘤3例;②观察组。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3岁、58岁,中位数年龄(43.12±6.26)岁;其中,壁间肌瘤26例,粘膜下肌瘤11例,混合型子宫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2例。根据上述信息可知,从基本资料上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对比的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确诊,接受药物治疗;②此次试验计划上交至医学伦理委员会后,通过审批,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实验内容后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子宫腺肌症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②用药禁忌症患者。
1.3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从月经后的第3d,睡前口服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每日1次,用药前2h禁食禁水,持续服药三个月。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日剂量为12.5mg;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日剂量为25mg。
1.4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肿瘤体积的改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肿瘤体积至少缩小至原来的一半;②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体积肿瘤缩小,但不超过50%;③无效,不符合上述指征者[3]。其中,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
服药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用药安全性的评价依据。
1.5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百分率(%),组间对比方式为χ2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的结果,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48%,对照组为82.61%,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妇科疾病,好发于40岁左右经产妇人群,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失调、经期紊乱症状[4]。非司酮是一种抗早孕激素药物,对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有着极强的亲和力,能够产生引产效应,可软化和扩张子宫颈,在治疗子宫肌瘤中有着显著疗效,不过容易引起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此次试验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大,不可长期服用,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症状酌情调整剂量。
参考文献:
[1]龚巍,卢艳丽,谢群,刘娜,万莉.活血化浊解毒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7,07(06):688-691.
[2]周绵莉,毛惠,喻小兰,张露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ER和PR水平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8):971-974.
[3]朱杰华,陈喜悦,黄健,李玉姿,姚金淦.自拟消癥经验方内服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E2变化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02):224-226.
[4]韩兆忠,刘茜,郑伟然,孟晓璞,王振中,萧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03):543-551.
论文作者:刘璐1(通讯作者),刘凯2,刘爱国1,杨晨曦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剂量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肌瘤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