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论文_张双辰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论文_张双辰

河北省隆尧县魏家庄中学 05535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利用好实验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课堂便会缺失精彩,甚至出现低效。因而,把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发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功效,也就使实验教学成为化学课堂中一篇美丽的乐章。

一、“活化”实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讲有其独特的魅力,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实验,便能诱导学生愉悦地走进你的课堂,继而快乐地进行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要结合实情去精心预设,方能见到精彩的生成。趣味化的实验能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认真研究教材,积极了解掌握学情,从而把趣味化的实验灵活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新课时,若能设计切题的实验,对整节课的教学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就进入了学习的积极状态。如在《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小小的对比实验,先是把无色的稀硫酸喷到用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白花上,学生看到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从而产生了疑问:两种物质之间可能没有发生什么反应?这时,教师又把稀硫酸喷到了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红花上,学生惊奇地发现“红花变成白花了”,继而又产生了疑问:两种物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自然引入了新课。新课教学中,适当穿插小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教学《酸的化学性质》中浓硫酸的腐蚀性时,穿插一个蔗糖变“黑面包”的小实验,能使学生听课的激情高涨,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谋划”实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于“兴趣的激发者、活动的组织者、方法的指导者、效果的评价者”,通过对实验的精心策划,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的问题和兴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问题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的开始,教师创设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你已经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它们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时,你认为应考虑哪些因素?③如果给你们几组药品,你想怎样来确定哪一组更合适呢?学生自然进入了思考、讨论、交流的场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通过实验来探究的精神。

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是凸显学生主体的一种很好方式,能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需要有一定的方案引领,方能使课堂教学高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探究实验装置时,教师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谈谈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装置的一般原则,再让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自己该怎么设计实验装置,做到人人心中有草图,再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设计,目的性、实效性就强了。另外,许多科学探究性的实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去构建合理的探究方案,在师生的互评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升华。

三、“细化”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大多都是分层推进的,实验的整个过程环节齐全,现象明显,便于学生把握。但是有些实验稍纵即逝,学生较难把握,而一旦错过时机,会影响到当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实验过程,特别是实验的现象。实验前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醒学生,到了实验的关键处,在不打扰学生的前提下,也要用恰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暗示,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初中化学的教材中氧气的性质实验,如硫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等,其过程性很短暂,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表格内容加以引导,还可以设计成投影的形式进行指点。从而让学生认真观察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其实,在学生全神贯注、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调动了个体感官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每个实验都有其赋予的内涵。如验证性的、探究性的、推理性的、对比性的实验等。课堂上的很多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的,不能只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有深度的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实验,对实验进行透析,挖掘其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空气》一课中,课本上安排了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到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1/5。对于这个实验的处理,教师首先要从实验的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能通过实验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让学生懂得所选用的装置利用了压强变化的原理,自然涉及到:为什么要选用红磷做这个实验?继而解释、分析也就顺理成章了。然后讨论分析:为什么瓶内只进入约1/5体积的水,而不是全部呢?在层层递进的分析中,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气体压强变化的原理。最后,借助课本的一个讨论题:实验中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测定的气体体积少于1/5呢?引导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分析中,使课堂的实验教学氛围达到了高潮。

“花香自有蜂蝶舞,情真学子乐于耕”。课堂永远是学生宽广的舞台,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旋律,实验教学只是这个主旋律中一个美丽的小音符。我们一线教师只有用心研究,实践创新,把教学中的每个音符都弹响,才会奏响我们课堂教学的美丽乐章,从而实现教师精彩的教育人生。

论文作者:张双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论文_张双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