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机遇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概念也越来越多地突破国家的界限而被刻上全球化的烙印。
我们感受到网络正在把全球连为一体,而信息的源流正沿着网络在全球传播。我们注意到跨国公司的研究机构正在遍布全球,各国政府间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多。科技全球化正是在这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来到我们身边的。
科技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它的成因又是什么?是谁在主导着科技全球化的进程?科技全球化能否带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的机遇或挑战?中国在科技全球化进程中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所有这些疑问、困惑都已经伴随着科技全球化的脚步摆在了我们面前,是每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技政策的研究者所无法回避的。本报告试图通过对科技全球化比较系统的研究,为回答以上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的主题、领域和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成果实现全球共享,以及科技活动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科技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科技人员全球科技活动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全球科技活动加速发展、国家间全球科技活动不断深入。
科技人员日趋活跃的全球活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规模巨大的科技人员留学和移民。以美国为例,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在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呈现不断增长趋势。90年代以来,每年在美获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有30%为非美国公民。而这些留学人员中有相当多数在毕业后都选择了留在美国。截至1993年,居住在美国的73岁以下的科技博士中,有23.0%是移民到美国的;在产业界也有15.5%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外国出生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无论对于留学还是移民,主要接收方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都是人力资源的输出国。
其二,迅速发展的科技人员国际合作交流。一方面,科技人员到国外参加合作研究或邀请国外合作方来本国进行研究的规模和频率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参加国际科技会议进行全球性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
加速发展的跨国公司的全球科技活动
跨国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海外的生产部门或技术服务部门中从事研发活动,而是纷纷在海外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甚至中央研发机构。欧洲、美国和日本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中心。对220家领先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目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最集中的地区是美国(41%)、德国(17%)、英国(12%)。在这些地区中,最主要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来自欧、美、日等国。如在美国的海外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德国、英国、荷兰以及北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新热点。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行研发活动的重要性,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一批独立的研发机构。尤其是,跨国公司加强了在新加坡、中国、印度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研发活动。
跨国公司一方面加强内部研发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加强与外部其他公司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据统计,1980~1994年的10多年间,国际间的企业技术联盟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8%,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领域,这一增长趋势尤为突出。目前,与战略性技术有关的多个企业之间的联盟有4000多个。
国家间科技活动不断深入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国际技术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根据联合国统计,60年代中期,世界技术贸易总额为25亿美元,70年代中期增加到110亿美元,80年代中期突破500亿美元,90年代初期,实际技术贸易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1996年,达到了40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5%。从1990年到1995年期间,世界主要国家的技术贸易基本上都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自80年代末期以来,发达国家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以及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贸易发展非常迅速。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在授权和专利收入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
2.跨国专利申请与许可发展迅速。从1985年到1995年,经合组织国家专利海外申请的数量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根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以及欧洲专利局的统计,1996年它们核准的专利申请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外国申请者,其中在高技术领域这一趋向更为明显。目前,欧洲与美国、欧洲与亚太、美国与亚太之间跨地区合作专利发明增长速度惊人,而后两者之间专利合作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需要指出的是,跨国公司海外机构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政府间科技合作日益深入。一方面,传统的政府间联合技术研究依然受到重视,如欧洲尤里卡计划,美、日、欧三方智能制造计划等都依然处在良好运作之中。另一方面,政府间科技活动也呈现出渐趋整合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双边或多边政府科学合作协议开始围绕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或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展开。此外,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的多边或双边科技合作也逐渐活跃。他们在充分发挥本国在某些专门领域的优势,与发达国家之间达成双边或多边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利用现有科学和技术基础建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但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政府间科技合作中的影响是微弱的。
科技全球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信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科技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构成了科技全球化的中坚力量,科技活动自身的新特点也促成了科技全球化的中坚力量,科技活动自身的新特点也促成了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首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而这些都成为了科技全球化的巨大动力。
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品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高技术产品以其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以及对相应技术服务产品要求高,带动了知识和技术的流动;而技术转让与许可、软件出口、版权转让等知识贸易的迅速增长则直接加速了知识和技术的流动。
对外直接投资也是科技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巨大的资金流动推动着技术、知识和其它生产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加速了母公司知识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扩散,直接推动全球技术和知识的流动。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科技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拓展研发资源范围,加快知识生产;改善知识沟通渠道,促进全球知识整合;促进全球知识分工与合作。
第三,跨国公司是科技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化战略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全球市场与营销网络的建立,到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建构,再到全球研发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对全球网络范围内知识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程度,对当地知识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实施全球研发战略的动机主要是:保持全球竞争力和战略柔性,促进知识的扩散和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利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科技探索日益进入复杂化、大规模的活动领域,科研活动的投资规模不断上升。这些特点要求科技主体必须加强合作。同时,科研资源分布的多极化趋势,科研能力分布的全球性趋势日益明显。这些特点要求各种科技创新主体采用全球性研发战略来有效利用全球资源,从而带动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
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中的地位和处境是讨论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影响的重要内容。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经济体系中属于弱势群体,在当代国际科学技术体系中同样也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普遍不足、研发产出严重不足以及对外部科技知识的获取能力的严重低下。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中处于相对被动中。科技全球化及其所引起的国际科技结构变化主要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学、研究机构等一般处于主动地位,对科技合作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收益也相对较高。与此相应,国际技术和知识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1995年全球技术流动总金额约为680亿美元,其中欧美日三者之间的技术交易总额即达660亿美元,占总额的97%以上,其他国家的总和尚不足3%。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目前仍然主要投向发达国家,即使投向发展中国家,也集中在少数几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没有改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的状况。同样,尽管战略技术联盟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构建技术网络的重要手段,但发展中国家企业因为技术方面的劣势而很难加入其中。90年代以后订立的3984个战略技术联盟中(1990~1996),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订立的只有240个,占全球技术协议的6.2%。
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不得不全方位地迎战几乎是巨无霸式的市场竞争对手;而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也将在人才和技术市场上直面跨国公司的挑战。同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入还有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路径依赖,或者自身技术能力的空心化。
在认识到科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在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绝对规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开发支出规模,还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流动规模,其数量在近些年都有相当大幅度的增加,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资源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科学技术基础设备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并最终完成经济技术的赶超大业。巴西、以色列、墨西哥、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赶超说明发展中国家是有可能在科技全球化中实现经济技术跨越的。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科技发展、产业研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都需要根据新的国际科技环境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应有效而主动地应对科技全球化。
目前,中国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人数不断增长。无论是政府组织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还是研究院所和大学进行的国际合作都有大幅增加。
中国参与科学研究全球化的成效是显著的:(1)加快了我国大型实验设备的建设,改善了实验手段和实验设备。(2)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科研水平。(3)加强了学科建设。(4)培养了青年人才。
科学研究全球化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挑战主要来自于:(1)人才资源的流失。(2)优先发展学科和研究领域的选择。(3)技术与科学的均衡发展。
在科学发展领域,中国应该采取的基本对策是:动员大量高水平科学研究人员和相应的科研经费,同时遵守国际科研合作规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争取作为一个平等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对关键性的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战略性的部署。强化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研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转移和在中国的研发性投资活动。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发展迅速,近年来逐步开始建立了研发机构,而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刚刚兴起,中国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战略技术联盟,同时,国际技术贸易的规模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研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产业研发机制、结构和规模的直接影响上。从长远看,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建立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它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研发资金和技术的获取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全球化外溢效应日渐明显,研发人才竞争的积极影响开始凸现,研发管理的学习效应日益显著。
产业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科技体制的冲击表现在: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重构国家创新体系,在研发投入模式、投入机制上进行改革。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政府作用定位的影响体现在:要求政府改善宏观环境。加强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重构国家创新系统,增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体现在:首先要充分应用后发优势,加速技术学习,缩短技术追赶的时间。继而实现比较优势的升华,即低成本创新优势,在主动开放中建立相对竞争力和创造优势。
经济一体化、政府多极化以及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及国家集团间竞争合作关系前移到知识和技术创新阶段。而知识的力量日益成为国家力量的基础,知识资产日益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由此,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本国知识资产,提高知识资产的收益水平,是当代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题。而国际性知识保护公约也在此背景下得到较大发展。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求中国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保证外部先进知识的流入。(2)要求中国各界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这种能力首先是在知识保护与知识获取和利用之间的平衡能力,其次是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能力。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专利申请和版权保护方面。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是:(1)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建设的战略意义。(2)从适应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尽快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3)提高知识资产管理能力,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作用。(4)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高科技人员知识资产运作能力。(5)加强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建设,建构知识资产管理的信息基础。(6)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国家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在科技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和生存环境安全等六个方面的内涵。科技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主要影响在于:(1)信息安全问题突现。(2)军事安全面临严峻挑战。(3)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趋于模糊。(4)对经济安全的影响。经济安全包括对生存环境安全、经济稳定增长、金融安全和产业安全等。
应对科技全球化,应采取的对策是:(1)提高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在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国家安全,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增强我国国家安全。在全民中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树立国家安全意识。(2)制定面向高级科技人才的有效激励政策,降低人才流失对国家安全的负面影响。(3)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必须由国内独立自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