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变压器制造、检验和监测手段的不断提高,那些存在缺陷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标准应及时修订,一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和反事故措施应及时升级为标准、规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规程的作用,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大型油浸变压器;绝缘技术;问题
1常规预防性试验的有效性
测量绝缘电阻和tanδ时,绕组是短路的,纵绝缘不在监测的范围之内。虽然绕组绝缘性事故点一般是在纵绝缘,但即使纵绝缘严重受潮,也不能得到有效反馈。所以,测量绝缘电阻和tanδ,对发现纵绝缘缺陷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当绝缘电阻值比较大时,油纸绝缘的介质损耗主要是由极化引起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水分子极化。对于在试验电压下电场均匀分布的试品(例如电容式套管、电流互感器)含水量增加,tanδ的实测值将相应增加,对显示受潮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高电压大型电力变压器,绝缘的总体积庞大,主绝缘的体积也相当大。用10kV电压(现使用试验设备最高电压)测量tanδ时,作用在主绝缘上的电场强度比变压器运行或ACLD试验时小得多。在受潮体积不大的情况下,该部位水分子极化引起的介质损耗增量,相对主绝缘总的介质损耗很微小。因此,实测的tanδ值不可能有可以识别的显示。例如:曾经有一台240MVA/220kV变压器,漏进了约500kg水,tanδ仍然是合格的,但一投运绕组便烧毁了。由此可见,除非主绝缘整体严重受潮,tanδ可能有所反映,对于局部受潮,特别是“隐性受潮”,是不能依靠tanδ测试反馈的。绝缘电阻是随时间变化的,变化规律和数值取决于吸收电流和传导电流。用5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主绝缘10min的绝缘电阻,对于高电压大型电力变压器,实测值为10GΩ并不算大,而是比较小的。此时,通过主绝缘的传导电流也只有0.5μA。对于体积庞大的主绝缘,即使局部绝缘严重受潮,在没有达到对地形成通道的状态下,也不可能成为0.5μA传导电流的通道。吸收电流是由水分子极化引起的,取决于电场强度。由于测量绝缘电阻时的直流电场分布和强度与交流电场(变压器运行、或ACLD试验时)截然不同,因此,测量绝缘电阻对发现“隐性受潮”更不能发挥作用。由于上述原因,虽然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和tanδ的测量结果合格,而且一般都是高水平的合格,但在正常工作电压下依然突发绝缘事故。这说明对预防变压器绝缘性事故,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和tanδ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局限的。
2关于局部放电试验ACLD的作用
2.1被试变压器的状态有代表性
ACLD的试验结果,是由被试变压器的状态决定的,而状态是可能变化的。例行试验合格,只代表制造质量合格。变压器出厂以后,因为绝缘的状态发生变化,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出厂例行试验是合格的,在现场安装后的交接试验则不合格;二是出厂例行试验时,在1.5Um/3试验电压下没有发生破坏性局部放电,但在运行中、在正常工作电压下突发绝缘事故。变压器试验时不存在破坏性局部放电,变压器运行时的状况保持与试验时基本相同,就不可能在正常工作电压下突发绝缘事故。所以,在发现变压器状态可能发生实质性变化时,应该再次进行A-CLD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试验方法有可比性
测量局部放电量的方法属于比较测量,准确性和可信度取决于可比性。试验电压、监测局部放电的时间、接收局部放电信号的方式以及方波校验方法等不同,测量结果就缺乏可比性。为了保证试验方法的可比性,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
3关于油浸变压器运行温度的控制要求
3.1油浸变压器运行温度上限的要求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的油和绝缘纸均为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征气体和聚合度下降都是质变,将对绝缘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绝缘损坏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发生故障,油纸绝缘的质变是由热、氧、水引起的。GB/T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规定:“长期急救负载时,绕组热点温度和与纤维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部件温度上限值为140℃。”
3.2关于设定油浸变压器运行温度下限的探讨
3.2.1变压器油中水分对击穿场强的影响
水分在油中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油中称溶解水,这种状态的水分对油的耐电强度影响不大;另一种是以乳化状态悬浮在油中称分散水,这种状态的水分对油的耐电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水分在油中的这两种存在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相互转化的。在0℃~80℃范围内,温度升高时,后一种向前一种转化,温度降低时则相反。低于0℃时,水分将逐渐凝结成冰颗粒,而高于80℃时,水分将逐渐蒸发汽化,有的达30%甚至更多。在常温下,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水分,已使油的击穿电压降到只有干燥时的15%~30%了。
3.2.2温度对变压器油击穿电压的影响
水分在油中有两种状态,即分子溶解状态和乳化悬浮状态,前者对油的击穿场强影响很小,而后者则影响很大。受潮的油,当温度从0℃逐渐升高时,水分在油中的溶解性也逐渐增大,有一部分乳化悬浮状态的水分就转化为溶解状态,使油的击穿场强逐渐增高;温度超过60℃~80℃时,部分水分汽化,使油的击穿场强降低;0℃左右时,呈乳化悬浮状态的最多,故此时油的击穿场强最低;温度再低时,则水分凝结成冰粒,冰的相对介电常数3.2与油的相对介电常数2.3接近,对电场畸变的程度减弱,故油的击穿场强反而上升。对很干燥的油,就没有这种变化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的击穿场强只是稍有降低。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在整个油隙击穿以前,电极尖端处必先发生游离和扰动,油中的杂质水分不易形成小桥,因而不会出现均匀电场中的那种关系,只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击穿电压略有降低。不论是均匀电场还是不均匀电场,即使品质极差的油,在冲击电压作用下,油隙的击穿电压与温度没有显著的关系,随着温度的上升,油隙的击穿电压稍有下降。
4结论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是变电站的心脏,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如果安装细节上出了很小的一个问题,就可能引起变压器安装不合格,甚至运行中引起电网事故。作为管理、技术人员,我们要时刻保证有一个高度的责任心,在安装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每道工序完成后认真检查验收,这样才能交付一个合格的变压器。
参考文献
[1]郑鸿志.比较工作电压相位法在距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04).
[2]王全亮.浅谈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02).
论文作者:刘建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变压器论文; 电压论文; 电场论文; 水分论文; 状态论文; 温度论文; 场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