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张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静脉恒速注射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律(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有效改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方面状况,提升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有效促进肺癌根治术顺利开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占据肿瘤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胸闷胸痛以及咳血痰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肺癌根治术是当前我国临床治疗肺癌的首要方式,虽然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其存在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以及恢复速度较慢等缺点,就传统的手术麻醉方法来看,其基本符合现代化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但是,患者术后苏醒较慢,并且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根据我国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手术患者应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适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1];因此,我院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9-67岁,平均年龄为(58±14.5)岁,肿瘤分期:早期21例,中期15,晚期4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50-71岁,平均年龄为(60.5±15.5)岁,肿瘤分期:早期21例,中期15,晚期4例。

1.2方法

所有肺癌根治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仰卧位,给予心电监护,对其心率(HR)、血压等生命基本体征进行严格监测,连续吸氧5分钟,接着按照手术规定顺序实施常规麻醉诱导处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咪唑达伦,靶控输注丙泊酚,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直至64分度后课作进一步给药处理[2]。

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恒速注射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具体剂量为舒芬太尼0.4ug/Kg,维库溴铵1.0mg/Kg。

观察组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具体剂量为舒芬太尼3ug/ml,维库溴铵0.8mg/Kg[3]。上述所有患者根据肺癌根治术的实际需求,对麻醉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诱导期间心律(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4],并且对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者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分别为(82.8±10.5)min、(60.6±9.9)mmHg、(97.8±11.1)mmHg,观察组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分别为(79.6±8.9)min、(60.3±10.0)mmHg、(95.6±10.8)mmHg,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 )

 

2.2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分别为(2.2±1.0)min、(11.5±3.2)min、(10.6±4.9)min,对照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分别为(2.3±1.2)min、(15.8±4.0)min、(16.2±4.6)min,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舒芬太尼是临床上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属于芬太尼当中的一种噻吩基衍生物,根据我国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其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7倍至10倍之间,并且麻醉所需要的诱导时间比较短,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现象,保证正常的心肌供氧[5];然而,丙泊酚是一种短效性的全身麻醉药物,其具有代谢速度快、起效快、维持良好的麻醉效果以及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特征等优点,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手术治疗中经常应用的睡眠性麻醉药物;靶控输注技术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给药方式,与静脉给药相比较,其具有精度高、可控性强、安全性好以及稳定性高等优点,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浓度的稳定性[6];因此,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术中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术后苏醒快,有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包娜日素,韩亚升,张生茂,王爱桃,杜晓冰.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6):956-958.

[2]洪太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2):70-71.

[3]姜玉凤,郑阳芝,陈良贤.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09):111+110.

[4]何元伍.不同麻醉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45.

[5]段峰,郑洋.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5,13(11):85-86.

[6]王明宇.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07):1615-1617.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张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