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蓝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68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研究,把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效果好,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甲状腺疾病,主要发病地区为缺碘地区。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通常情况下单纯性甲状腺瘤无明显表现,瘤体光滑、质软、无粘连,病情发展速度较慢。临床上有15%左右的甲状腺瘤患者会出现恶性癌变,主要表现是瘤体迅速增加,患者声音发生变化[2]。为研究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68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68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研究,把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在20-57岁之间,平均年龄(40.62±6.72)岁。患者病程在0.2-2.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0.77±0.21)年。包括甲状腺癌患者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5例、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对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34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实施颈丛阻滞麻醉,取其颈前的弧形区实施横向切口。其中手术切口和患者的胸锁关节上缘处的距离为2cm,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甲状腺瘤实际大小适当把手术切口延长。在手术视野下使用高频电刀对其劲阔肌间隙和颈前筋膜实施皮瓣游离。游离处理的标准是患者舌滑区域,其下方的游离标准是胸锁骨关节的上缘区域。临床医师对患者的颈白线实施切开处理,保证患者的甲状腺瘤和颈前肌充分暴露到手术视野中。按照手术下观察的位置、大小等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的切除范围;手术治疗后对患者颈部放置引流管并给予其抗感染治疗。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34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其手术体位和麻醉方式均相同。在患者锁骨上方的1.5cm处作平行手术切口,在其两侧的锁骨交界位置实施手术切口。手术切口的长度在4-6cm之间。在其手术视野下对切口区域的相关组织实施药物干预。用药治疗选择为使用肾上腺素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使用,注射药物完成后把患者皮下组织和皮肤切开。在手术视野下沿着皮下组织把患者前肌群以及对应的组织实施分离,分离到甲状腺上级的1.0cm处。沿患者颈正中线把其颈白线切开,在没有结扎处理的情况下不实施颈前脉的切断处理。把患者甲状腺组织充分暴露到手术视野中,对患者甲状腺的性质实施检查与切除,切除治疗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处理,术后给予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3] 观察使用不同术式治疗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患者资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后发现,使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见表1:
3讨论
引发甲状腺瘤的主要病理为患者甲状腺增生导致甲状腺组织肿大。目前在医学研究中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4],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检验分为三种类型:①放射性的同位素明显少于其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冷结节,无毒性反应。②放射性的同位素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相似,无毒性反应。③和放射性同位素浓聚热结节,治疗中又被称作毒性甲状腺肿瘤。目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和改良小切口术治疗。经过研究后发现,传统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有较多的出血量,容易导致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血肿;并且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状,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有明显瘢痕,对爱美的患者带来严重困扰,因此临床使用效果一般。改良小切口治疗术属于全新甲状腺瘤切除术,其主要特征是把手术切口压低,这是改良小切口的核心因素。研究发现,把手术切口压低不仅会把手术切口的长度减小,不给患者带来明显瘢痕,同时该种治疗方式还可最大限度保证患者颈部肌肉群的完整,把其病灶完整切除的同时还可最大限度保证患者颈部有正常的功能,保证其手术切口美观大方,止血治疗后无需在患者手术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减少了并发症状[5]。并且研究发现,因改良小切口手术出血量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只要手术操作合理,术后可保证患者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恢复,对患者手术后及时恢复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使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和严景辉等学者[6]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改良后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有推广意义。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效果好,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8):85-86.
[2]吕风国,吴瑞强.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62-63.
[3]雒红军.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10):65-66.
[4]娄前进.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4,(9):454-454.DOI:
[5]曾新忠.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60-60.
[6]严景辉,韦文,邹凤,等.改进的甲状腺肿瘤微创腺叶切除术与常规手术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2):272-273.
论文作者:孔庆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甲状腺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切除术论文; 小切口论文; 传统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