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栽培蘑菇”高产增效栽培技术_蘑菇论文

“大田栽培蘑菇”高产增效栽培技术_蘑菇论文

“田栽蘑菇”丰产增效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蘑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冬以来,福建福鼎市食用菌行业,切实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冬闲田,大力推广“田栽蘑菇”。据了解,全市在认真搞好“反季节”早产蘑菇和中期“棚架式”蘑菇种植外,又推出晚季“田栽蘑菇”,实现了“福鼎双孢蘑菇周年栽培”的新举动,赢得了“田栽蘑菇”丰产又增效的新技术成果。

蘑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据测定新鲜蘑菇含蛋白质35%,碳水化合物35%,脂肪0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故有“素中之肉”的美称。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核甘酸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人们称为健康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江南北的蘑菇内销市场火火红红,蘑菇产销行情看好,鲜菇价格趋涨的好势头。这一信息引起农民种菇的兴趣。今年全市新种植“田栽蘑菇”800多亩,折合面积28万平方米,实现了“冬菇不足春季补”的发展新举措。

“田栽蘑菇”生产与棚架式栽培时间推迟1至2个多月,它是利用中晚稻秆和冬闲田进行“地栽蘑菇”,是一项“周期短、投资少、成本低、管理便、见效快”的“育秧式”栽培方法,很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选择冬闲田种“田栽蘑菇”,具体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向阳,坐落忌北朝南,利用冬季地热优势,栽培季节从12月下旬播种,到翌年4月底收成结束。

“田栽蘑菇”的培养料配方比架式菇棚减少一半,一般每亩可种“田栽蘑菇”330平方米,用稻草6750公斤、石膏150公斤、过磷酸钙150公斤、进口复合肥75公斤、尿素30公斤、石灰粉150公斤。堆料时先将稻草预湿,建堆时,将隔层加入化肥、石膏粉和过磷酸钙,石灰粉在每次翻堆时均匀加入。堆料时间一般为16天,即6、5、3、2天,上下里外翻堆4次即可上“田畦式”菇床。每110平方米播种量为:广口瓶100瓶、盐水瓶120瓶、烧酒瓶130瓶的麦粒蘑菇菌种。播种15天后待菌丝布满床面,然后进行砻糠覆土,覆土时用1公斤福尔马林掺水,对土粒进行消毒。继之用稻草编分两边覆盖于拱形式薄膜上,使菇床保温保湿。利用南北两头开闭,调节温度和通风,防止拱房内“薄膜汗”产生。

集约化栽种“田菇”的流动菇架,随时可以拆迁,可与粮食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产菇期间5个多月的自然发酵培养料,每110平方米的田菇料,可收回堆肥3吨。相当于含氮15%、磷15%、钾10%的复合肥料04吨。蘑菇堆肥的效力对来年“退菇还耕”,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据科学上测算,菇农将大量的蘑菇下脚料堆肥施用于茶园、果树、稻田、地瓜地、山场,增收部分约占蘑菇收入的1/4,是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福鼎市种植“田栽蘑菇”,每平方米需花生产成本1080至1350元,可在短期内收回鲜蘑菇6至75公斤,按正常市场价格每公斤400元计算,每平方米剔除一切费用成本,可纯收入15元。因此说,利用冬闲田种“福鼎模式”的田栽蘑菇,不但可降低生产成本,时间短、效益高,而且还可以为城市“菜篮子工程”服务,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条件,是一项百利无一害的“绿色食品”工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标签:;  ;  ;  ;  

“大田栽培蘑菇”高产增效栽培技术_蘑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