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吴凯 魏文锋

浅谈家校合作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吴凯 魏文锋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石桥铺九年义务制学校 422206

国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因此,从小抓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学校教育则起主导作用,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无正确的“学生观”则是关键,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是重优生而轻差生的,差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出现“自卑、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偏差”等心理障碍;由于“光晕效应”,优秀生则往往因为学习优秀而“一优遮百丑”。其实,作为教师,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劳动过程中,最敢于做最脏最累的活的学生当中,优生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这就可以隐性地显示出:知识素质与良好的人格品质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而且,在长期处于“群星捧月”的独特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优生们很容易形成“自大、嫉妒、任性、虚荣、不堪一击”等不良心理,稍微遇到挫折,就极易出现心理障碍。近年来,优生自杀、出走或伤害他人的案件是屡见不鲜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要有正确的情绪感染力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力量,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要求时,教师通过情绪感染,使他们体会到愉快和成功。例如:低年级的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你给他一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他都会欣喜若狂。教师热情的赞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学习兴趣变得更浓,心理轻松,无压力,身心也得到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情绪感染力,教师还要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面若冰霜、不凶神恶煞、不表露不快,要真正做到语言亲切、教态自然。

三、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

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像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谈心、心理问卷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等都可以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近年来,我一直教高年级,我觉得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一些必要的游戏、活动外,增加了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比如,在学生答卷中发现学生有焦虑的不良心理,为了让他们掌握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答卷情况,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像“意识调节法”、“注意转移法”等,也可以组织这方面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组织学生介绍经验之外,还可以整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学习方法、技巧及学习习惯等,通过学生阅读分析,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为了缓解学生的考前紧张,可设计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再请一些学生介绍经验,最后教师总结一些基本应考策略;为了增加学生人际交流经验,可以设计“接受建议”的自查问卷,通过自查及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接受合理性建议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正反事例,使学生学会一些“拒绝对方”的合理方法。以上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等,都是建立在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恰好弥补了低年级游戏活动的缺点。

四、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的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吴凯 魏文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浅谈家校合作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吴凯 魏文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