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在临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0年11月以来我院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60例,采用低位小切口三针缝合法 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阑尾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微创治疗;疗效观察
阑尾炎是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多采用麦氏切口[1],长约6 cm~8 cm。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小切口阑尾切除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小切口对于患者来说,不但美观,而且并发症少,较腹腔镜比较,减少了因腹腔镜穿刺以及气腹引起的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以来我院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60例,其中男40,女20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7.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本组患者中坏疽性阑尾炎24例,化脓性阑尾炎28例,浅表性炎症18例。
1.2 手术方法
选择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小儿选择基础麻醉+适当应用肌松药。选择麦氏切口,均为横行切口,尤其压痛最明显处偏内者,皮肤切口1~2 cm,而腹外斜肌腱膜切口应长约4 cm,切口达腹膜外时充分钝性分离使腹膜向切口膨出[2],以得于显露。护皮以蚊式钳夹腹膜与护皮垫,使腹膜完全覆盖切口,术前B超示有积液者应用吸引器避免腹腔渗液或脓液污染切口。阑尾寻找时应注意:由于切口小,应注意不可将肠管提出切口处过多,否则会因切口小而致卡压。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有脓液时,不冲洗腹腔,充分吸引,甲硝唑纱布蘸拭,尤其是直肠陷窝,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以小切口手术完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约40 min,且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卧床12 h~24 h可下床活动。经半年时间随访,均无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阑尾切除后感染的因素[3]:1、术前因素 年龄>60岁,体温>38℃,病程>24h;有腹膜炎体征,或有其他慢性疾病者;2、术中因素 术者年资<3年;局部麻醉;手术操作时间>60min,术中腹腔渗液>50ml;穿孔性阑尾炎;切口保护不当;阑尾逆行切除;切口污染者不用药液冲洗;术前、术中未用抗生素和甲硝唑。
3.2保护切口预防感染
做好切口的保护 对腹腔有脓液者,先做腹膜小切口吸引腔液,然后等长切开腹膜,并将其外翻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使“切口腹膜化”,若腹腔内仍有脓液需继续吸净,处理阑尾的全过程,必须严格用纱布与阑尾及创缘隔开。手尽量不接触阑尾,用器械操作。若阑尾腔内积脓甚多,张力过大,可用10ml注射器接8号针头行穿刺吸脓,以防阑尾壁破溃,污染切口及腹腔。阑尾残端以留0.3~0.5cm为宜,并用石碳酸、酒精处理,其包埋法视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3.3 B超在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2]:若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B超提示回盲部淋巴结肿大及肠间积液(往往考虑早期阑尾炎症的渗出),此时手术小切口的成功率极高(炎症反应轻,污染轻,粘连轻,术后恢复快);若B超提示右下腹管状低回声,而不是伴有粗大光点回声的液性暗区,表示阑尾炎症明显而未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这时手术小切口的成功率也很高;若B超提示回盲部淋巴结肿大及肠间或直肠陷窝积液,这样往往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位(结肠气体组织干扰不易发现阑尾),手术时轻柔操作,沿结肠带寻找也不困难的;若B超提示回盲部低位回声团块或提示阑尾周围脓肿,此时回盲部往往炎性反应显著,组织水肿较脆,易出血,手术相对损伤大,应充分显露手术视野,选用小切口是极为不妥的。
3.4良好的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肌松效果满意,切口伸缩性大,且腹膜切口往往比皮肤切口大许多,易于暴露,麻醉建议选用T11~12间隙[4],临床观察此段麻醉牵拉反应极轻,很少引起呃逆,这样术中腹压减轻,易于操作。
3.5 手术操作要点:(1)皮肤切口尽可能小;(2)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要大于皮肤切口,约4 cm;(3)钝性分离的肌层组织范围要大;(4)达腹膜外时充分游离使腹膜膨出,这样腹膜切口后宽大且阑尾易于提出切口外;(5)护皮应将腹膜提出至腹壁以上,以蚊式钳夹腹膜与护皮垫,避免切口污染;(6)寻找阑尾方法:①切口切开后如见回肠袢充填切口内将其向下内方推开,或提起一段回肠袢沿回肠系膜向右下方寻找,回盲部阑尾多位于其下外方;②如切口内所见升结肠,找出3条结肠带在盲肠末端汇合处,即为阑尾根部;③以术者食指沿右骶髂关节外动脉搏动,在该动脉搏动上行至骶关节前方手指受阻不能上行,是为小肠系膜根在后腹壁上的附着点终端,常可触及基底部;④若上述方法寻找阑尾困难,则沿盲肠及升结肠外侧切开腹膜,将升结肠及盲肠内翻,于盲肠后位及腹膜后位找到阑尾。
总之,阑尾经过小切口手术切除使病人的住院平均日缩短基本同腹腔镜手术,且加快床位周转率,相应提高每日床位收入,同时由于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临床观察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灵活可行、创伤小、经济、并发症少,且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的微创术式。尤其横切口沿皮纹方向,瘢痕形成不明显,不影响美观。本科自开展该术式以来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M.L.格利埃德曼.外科手术技巧图谱[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308.
[2]周永昌,郭万学.超生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040-2041.
[3]刘俊杰,赵俊. 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1.
[4]曹献庭.手术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57.
论文作者:房贤村,刘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切口论文; 阑尾论文; 腹膜论文; 手术论文; 阑尾炎论文; 小切口论文; 结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