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改革能否开辟另一条渠道--美国大学篮球比赛中的联想中国体育_篮球论文

竞赛改革能否开辟另一条渠道--美国大学篮球比赛中的联想中国体育_篮球论文

竞赛改革可以再辟渠道吗——从美国大学篮球赛联想中国体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篮球赛论文,中国体育论文,美国大学论文,渠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拂面风

3月中旬以来,美国体坛有一项赛事十分引人注目,它既不是足球、美式橄榄球,也不是棒球、冰球,而是篮球。不过,这段时间美国体育迷关注的焦点并非中国球迷熟知的NBA职业篮球赛,人们的目光集中在3月13日开始的一年一度的NCAA篮球锦标赛上。笔者近日在美逗留了几天,耳闻目睹这一赛事的火爆景象,颇有一些感触。

所谓NCAA,即美国全国高校体育联合会的英文缩写。它举办一系列大学生体育竞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学篮球赛。每年的新学年开始后,大约11月初左右,大学篮球联赛即拉开战幕。全国上千支高校篮球队分甲、乙、丙等若干级别,每一级别中又有不同的联盟(即分区),先进行的是常规赛,这个阶段每队比赛30场左右,最后根据各队总的战绩,从近200支大学甲级队中选出男女各64支球队进入3月的决赛阶段。决赛阶段采用一场决胜负的单淘汰制,不设主场,分东、东南、西、中西四个1/4区,各队均安排在外地城市作战,每个队所处的1/4区种子位置主要取决于其在常规赛中的成绩。经过6轮淘汰赛,到3月底,产生出本年度全国大学篮球男女冠军队。

这几天,美国各地报纸的体育版大多每天都以五六个版甚至七八个版的篇幅报道大学篮球赛,而对NBA的报道则减少到一两个版或更少的数量。购得独家电视转播权的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每逢有比赛的日子从中午到深夜,几乎不间断地从全国各比赛现场直播重点场次实况,及时报道各场比赛结果。连美国总统克林顿扭伤右膝这样的突发性新闻节目,也未打断比赛正常转播,而是放在比赛间隙播出。有意思的是,喜欢体育的克林顿动手术前后坐在轮椅上时,还念念不忘观看大学篮球赛的电视转播。美国体育迷们近来上班一见面,津津乐道的话题便是哪个大学队爆了冷门,哪位教练有望率队打入决赛……在将于本月29日、31日举办男篮半决赛、决赛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容纳近两万人的体育馆的门票,早早被抢购一空,大小酒店旅馆的床位基本上被各地球迷订光了,届时该市的热闹气氛不亚于今年2月举办NBA全明星赛时的克利夫兰市。

对于美国大学篮球赛,笔者以往听说过一些情况,但对它办得如此红火、如此引人关注,则始料不及。联想到近几年我国体育正在深入展开的竞赛改革,使人觉得大洋彼岸的这一比赛对我们可能有所启发。

首先是它的广泛性,参加美国大学篮球赛的有上千支高校队,遍及全国大中小城市。美国篮球水平高,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如果没有50多万高中篮球选手,没有2万多大学校队队员,仅靠二十几支NBA球队支撑,美国篮球岂不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许有人认为,大学篮球赛水平不会高,实际上这次一看,我们的甲级队要想打入他们的64强都不容易;当年钱澄海率中国男篮访美,与美国大学队交锋,很少有胜绩。中国的三大球正在开展职业联赛,体育主管部门的目光和精力仅仅放在职业球队、职业联赛上是不够的,还应当对青少年学校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学校运动队的水平,才会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

美国大学篮球赛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竞赛方法不拘一格,既富于竞争刺激性,又做到因地制宜。这两年,国内大球项目一谈到竞赛改革,就离不开主客场制、双循环制。这种模式在不少国家足球联赛中的应用的确很普遍,但它并非是吸引观众的唯一方法。国内有的联赛中,一些大城市的球迷对其主队认同感很差,体育场馆上座率不高,球队还要不停地飞来飞去奔波,把有限的经费都花在路途上。主办者为什么不能变通一下,把赛事安排在观众热情高的中小城市?体育竞赛的方式多得很,只要能使比赛更具有悬念,更吸引观众,更利于公平竞争,主办者不妨多试试几种方式。

美国的体育体制与中国有所不同,照搬人家的经验未必合适。但我们的体育发展不能仅靠体委一家的积极性,只有走社会化之路,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大学具有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不少有利条件,我国高校这方面的潜力尚未被发掘出来,如果通过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使我国高校也能多培养涌现一些体育人才,中国体育的基础将会更加雄厚,体育运动将更加普及。

标签:;  

竞赛改革能否开辟另一条渠道--美国大学篮球比赛中的联想中国体育_篮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