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鉴别分析论文_徐平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76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区别,从临床实例出发归纳心房颤动时室内早搏和室内传导差异的鉴别纲要。方法:对我们医院住院或曾经住院的五十名病人进行病例研究分析,从病人的心电图R-R间期,QRS形态,QRS波群和QRS时间的差异出发,同时研究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鉴别的影响。结果: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与室内传导存在心电图可观性差异,可从以上方面入手对心电图波形波段结合病人具体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人心脏的具体情况。结论: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存在一定的鉴别难度,可从心电图的波形波段和具体临床病况进行区别。

【关键词】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室内差异传导;鉴别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080-02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发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房颤的发生和年龄,基础疾病,生活环境等等因素有关,六十岁以上的人有1%出现房颤。房颤的发生与心脏器质性病变息息相关。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引发心房颤动。室内差异性传导指的是当窦性或室性激动抵达心室时,心内传导组织尚未恢复应激和传导功能,从而使传导发生异常,使心脏的搏动过程有所改变,在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的GRS波群。由于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心率相关,故又称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常发生于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情当中。因此想要诊断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性传导,需要心电图的辅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随机抽取了在院或已出院患者50名。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27名。患者人群的评价年龄在47到82岁之间:心电图伴有VPB和/或AVC者。所有受调查患者心电图波形特点,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及心电图诊断标准。患者人群中,冠心病21名,高血压19名,风湿性心脏病8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名。所有患者均资源参加我们的调查,调查数据采自2016年10月2日至2017年1月18日。所有数据均精确有效,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我院采用控制变量的调查方式,对不同时间段入院的可能出现室性早搏和室内传导性差异的患者进行筛查和鉴别,并且用同一套心电图检测仪对患者进行心电检测,随机挑选五十名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比较患者们的心电图波形和机构特点,分析室性早搏和室内传导性差异的不同点。

2.结果

对于室性早搏和室内传导性差异的比较,我们在讨论后选择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差异的比对和分析。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患者,在R-T间期,QRS波群和QRS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这些数据的比对,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心脏病变情况,表格中的所有数据精确,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室性早搏与室内传导性差异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医务人员会发现分析心电图波形和间隔差异,对心脏疾病诊断有着重大的作用。详情参考表1。

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与心房颤动时室内传导差异比较结果:在我院随机抽取的五十名患者中,单纯室性早搏占到38%和单纯性室内传导差异占到35%。二者都伴有的患者比率占到2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要鉴别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和/或伴室内传导性差异就要进行准确细致的心电图比对,二者的鉴别和诊断对于患者之后的治疗流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患者的病历与心电图进行分析后,我们可发现当出现心房颤动伴室内传导性差异的时候,心电图图形可出现非典型的束支阻滞心电图形。QRS波群提前,时间延长则为为室性早搏的特征,由于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所以两者波形详尽,难以区别的时候,应以诊断出室性早搏为主。同时,当心电图记录展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形态的整体改变,也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我们会见到许多的生理性的室性早搏,由于它是一种生理性的传导障碍,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所以无需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治疗,我们的治疗应该针对的是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心脏病变引起本现象的心律失常患者。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为室上性激动在室内的传导异常情况。而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现象则是由于激动起源异常,他们俩的共同特征都是QRS波的宽大畸形,但是室内传导阻滞是属于生理性传导阻滞,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疾病,所以室内传导阻滞的出现,也可能标志着心室传导系统出现了病理性的变化,这两者的鉴别需要医务人员仔细区分。心房颤动时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和/或室性早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它指导着临床洋地黄药物用药的剂量和用药强度。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是在对病人进行医治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的用药指征,但是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现象的出现,却是在医疗过程中洋地黄过量的表现。由于要区分这两者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鉴别出现困难而又怀疑洋地黄用量不足的情况中,医务人员可以在心电监视的观察下,对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西地兰0.2毫克药物实验。在注射后药物作用高峰期0.5到2.4小时期间,对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心房颤动时室内差异性传导减少或消失,或室性早搏的明显增加的现象,对洋地黄药物使用用量进行判别。

总结:在这次的研究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电图波形对于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时差异性传导的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心电图波形,RTS形态与R-T间期等等图形因素,结合病人的具体用药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鉴别。二者的鉴别具有极大的难度,想要研究探索二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需要广大医务人员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秦榆林,聂丛,王成娟,崔至正.心室内差异性传导诊断鉴别和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4-244.

[2]黄婉,刘莹莹.临床心电图学[J].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教育出版中心,2016,157-189.

[3]秦非红.心房纤颤的当代认识与治疗[J].时代科技(上),2015,321-333.

[4]于琼芳.心电图检测与心脏疾病的密切联系与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6,179-199.

论文作者:徐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鉴别分析论文_徐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