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急救援能力是武警水电部队的核心军事能力,应针对存在问题,大力加强能力训练,全面提升核心救援能力,在应对各类特大工程地质灾害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应急救援 能力建设 自然灾害
武警水电部队作为应急救援专业部队,在98抗洪、汶川抗震救灾等应急抢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全面提升核心救援能力,在应对重特大工程地质灾害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充分认清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提高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对于提升国家危机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应对自然灾害高发频发态势的紧迫要求。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异常多变,环境基础脆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最近40多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上世纪90 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世界年均灾害损失的1/4,每年近千亿元。仅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353.7万人次受灾,158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73.8亿元。自然灾害高发频发,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国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二)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有效履行水电部队职责使命的应有之义。应急救援是武警水电部队的核心职能。2009年7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成为“国家队”,意味着承担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应急救援能力如何、关键时刻能否完成任务,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进一步彰显水电部队地位作用的战略需要。核心救援能力越强,应急任务完成得越好,越能凸显部队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越能赢得党和国家的信任、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始终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统筹好与其他建设的关系,扎实打基础,合力抓建设,推动部队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当前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托工程施工练兵的优势不复存在。水电部队经过40多年的积累,形成了水利水电施工组织指挥、技术保障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但此前部队专业技能的形成、提升、延续主要依靠参加工程施工练兵的模式,调整转型后,部队不再通过市场投标参工程建设,练兵平台、基本技能形成等固有优势将不复存在,急需从另外渠道予以解决和弥补。
(二)施工能力向抢险能力转化尚待时日。虽然组建以来水电部队承建了10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但施工能力并不等于救援能力,工程项目干得好并不意味着抢险救援就一定打得赢。核心能力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紧跟职能任务转型而转化,把核心军事能力从工程建设转移到应急救援上来,实现由 “善建”向“善救”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核心救援能力的生成途径仍需摸索。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训练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战斗力生成。保持部队常备的专业能力、迅速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抢险救援能力是当前形势的紧迫需要。如何尽快探索形成适合自身的训练模式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提升水电部队应急救援核心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能力训练体系化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训练管理机构,履行好训练检查、督导、考评的职责,及时发现训练问题,向训练管理要效益,确保训练绝对安全。建立“训考分离”机制,改变“谁组训,谁主考”的做法,利用比武竞赛、优秀教练员和训练标兵评比等有效载体,调动官兵训练积极性,大力营造训练氛围。建立军事训练的综合保障机制,结合国内重大自然灾害形势开展经常性的战备形势教育,充分借助军地融合式发展的机制,不断开发新资源,使训练保障与正规训练同步协调发展。
(二)准确把握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实战化的重点内容。要优化人装结合训练。水电部队以工程应急抢险为主,必须把“人装结合训练作为生成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按照先基础理论、后操作使用,先单项技术、后协同技术,先分段训练、后综合训练的步骤进行。要突出抢险指挥训练。机关练精确谋划,扎实开展指挥谋略、灾情侦测、技术保障、装备保障、政治保障、后勤保障“六个系统”分训;部队练精确协同,构建水电部队指挥员、工程师、技术士官救援“黄金三角”,组织分队开展编组作业、战术作业和单元合成训练,全面提升指挥效能。要研究防卫作战训练。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组织战争救援研讨,分析后方救援战例,全面提高战争素养;研究兵要地志,收集整理三峡工程等国内重要水工建筑物、重大国计民生工程、地形地貌、大江大河等基本信息,形成专门数据库;研究关键技术,重点是战争环境下的堤防溃决、堰塞湖排险技术,道路、桥梁抢通技术,大坝防渗加固、建筑物修补技术等,做到有备无患。
(三)不断拓展应急救援能力训练信息化的方法途径。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是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基地化训练。充分利用营区、野外驻训基地便于组训、便于保障的优长,使其在新兵训练、士官晋级训练、推广训练成果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力普及网络化训练。拓展网上教育训练信息资源,探索建立网络训练室或警官训练中心,积极开展网上教、网上训、网上考,推动网络训练常态运行。认真探索模拟化训练。注重运用信息化条件下仿真器材、模拟场景,创造近似实战的环境,努力实现模拟化训练与基地化训练、网络化训练的有机结合,利用军地联合演练、实战抢险等时机,不断研究探索训练中的实战化要求,提升应急救援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段海澎,陈永波.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自然灾害[J]地理教学,1997(3).
[2] 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N].新华网,2015-01-05.
[3]冉阿丽.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非战争行动后勤[M]海潮出版社,2008.
[4]李鸿均.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10(7)
[5] 李宣良,张东波. 习近平: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N]人民日报, 2013-01-30.
作者简介:魏振宇(1979-),湖北黄冈人,国防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任武警水电指挥部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校。
论文作者:魏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部队论文; 能力论文; 应急救援论文; 水电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核心论文; 能力建设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