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许多地区都忽视了对城市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从目前的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也较为严重,流失的速度比较快,而且面积比较大,对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水土流失的治理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能改善这一问题。
一、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视
许多地区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只重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缺乏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地区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影响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也比较多,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无法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开展,导致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2、水土破坏情况依旧存在
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环境破坏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但是政策的落实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许多地区还存在着水土资源的破坏情况。管理工作不到位使水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水资源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限制,但是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许多地区的绿化带破坏较为严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改善生态工程的相关措施
1、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
想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则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实现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充分落实。并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宣传工作,使人们了解到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促进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市在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时,积极配合各地区项目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帮助群众算好经济帐,引导群众种植矮秆作物,使经果林长势良好,同时积极争取管护资金,提高群众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近年来,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水利局、发改局的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程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工程治理中,成立了技术指挥部,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为所实施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目标和任务,从上到下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指标落实到技术指挥部,明确进度,强化管理,跟踪检查,定期通报,形成逐层抓落实,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资金充足是项目工程开展的基础,想要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首先,要改善资金的来源结构,以往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国家政府支持,但是水土保持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公众事业,人民群众也需要重视这项工作,并出贡献出一份力量。只有丰富资金的来源,才能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其次,需要拓展筹资方式,可以让企业进行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最后,政府部门需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展示出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实现资金的合理应用,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内容,对资金进行科学配置,提高资金的应用效率,保证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质量。
4、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工程建设思路
生态农业是农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地区的水土问题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生态化的改良,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对原来的果林种植、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引入大户或农村果蔬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专业果蔬合作社或大户+农户模式,大户或专业果蔬合作社提供土地,种植采用经果林通过招投标由公司承包种植,种植后交大户或专业果蔬合作社进行管理,改变了原有重建轻管的种植、管理模式,保证了经果林成活率,为增加农户收入,保证实施后效益奠定了基础。
5、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大监测力度
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大监测力度,可以对水土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握,这是做好治理规划的基础。首先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该地区人们的水土资源保持意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其次,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队伍的建设,保证该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依法开展相关工作;最后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小煤矿和采石场等进行了水土流失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为预防监督奠定基础。
6、重视绿色建设,发展典型引路
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新理念为指导,开创性地推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新举措,实行"综合治理 + 生态修复"的做法,整合并优化水利、水保、农业、林业、环保、国土等部门的先进技术和资金等。
项目区经过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合理布设,形成了立体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保护土地不遭受破坏,避免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通过大面积栽种地埂经济植物,充分提高土地的复种系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项目区林草植被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可有效减轻项目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极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结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政府部门想要提升生态环境的建设效果,则需要做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在治理的过程中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做好全方位的管理工作,从各个方面入手,实现对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保证水土保持治理效果,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富磊.水土保持治理问题及生态建设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1):209-210.
[2]严珍.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水土保持措施研究[D].南昌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作论文; 地区论文; 水土论文; 治理工作论文; 资金论文; 生态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