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以往污水处理厂相关工程设计经验,以某污水处理厂实际工程案例为基准,对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切实地把握好该类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点,进行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最为科学、合理地设计,以充分提升该类工程项目整体的设计及建设效果。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
伴随城市化建设与工艺化持续性发展,生活及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污水处理问题备受关注。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建设项目明显增多。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污水处理厂各项功能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就需对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相关要点开展系统化研究,以择取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效果,确保污水处理厂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工况
依据总体规划及排水系统情况、经济发展现状、污水量预测等,将污水处理厂整体工程建设的规模确定为1.5 万m3/d。根据收纳水体与省市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关要求,出水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2、工艺方案的择取
2.1 生化处理工艺
依据本次工程项目污水特征与污水处理各项要求,该工程项目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择取为A/A/O 方法。
2.2 深度处理工艺
基于该工程的污水当中总磷、BOD、氨氮、COD、总氮等各项指标去除存放在二级的生化性处理的功能段。如果经过深度处理功能段后,实施曝气处理,则必将导致其运行费用增加,致使工程项目投资不断增加。因而,建议将二级的生化性处理的功能段去除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不需要进行二次性曝气。故本次工程项目所应用的是混凝土的沉淀与过滤方法,为三级深度处理工艺方案。
2.3 预处理的工艺
当下最为常用的一种沉砂池,包含着旋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该工程项目应用的是旋流沉砂池为预处理工艺方案。
2.4 沉淀池的工艺
周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属于当下最为常用的一种沉淀池处理工艺。主要是由于它所应用机械化排泥,实际运行效果较为良好,现场管理较为简洁化。故本次工程项目所应用沉淀池工艺为圆形的辐流式的沉淀池。
2.5 滤池的工艺
针对处理之后剩余污水,如果主要是应用纤维的束滤池做处理工作,则长期下去必将出现板结情况,有着较高的气水反洗要求。针对V 型砂滤池,并不会有该种情况出现。同时,V 型砂滤池实际造价极低。故本工程项目主要应用V 型砂滤池为滤池基本工艺方案。
2.6 污泥的处理工艺
该工程项目所应用污泥浓缩池当中,加高压的隔膜性压滤机为污泥主要处理工艺方案。在经过污泥的浓缩池与压滤机有效处理之后,该污泥实际含水率可低于60%。目前,污水处理厂距离污泥的集中化处置优化项目差之千里,期间运输成本极高,运输期间存在着较大的二次污染风险。故该工程项目针对经过处理之后这部分淤泥,选择直接将其外运至垃圾的处理厂,实施最终的处置工作。
2.7 消毒处理工艺
对比分析这常用的几类消毒法,考虑到该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大的建设意义,二级的出水进入至过滤阶段时,污水当中存在着一定有机物,在滤池上会滋生大量藻类导致滤池堵塞,对滤池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故该工程项目建议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设计方案的择取
3.1 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污水处理厂为城市当中污水重要集散场所,建成期间对城市环境改善与美化有着一定积极作用。故污水处理厂设计与具体实施需体现出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经济收益及社会等。设计者应当遵从因地制宜与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原则,尽可能地运用原有自然条件,建立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的一个园林化工程,更好地符合于现实需求。因而,该污水处理厂整体工程设计基本原则为:其一,整体性设计原则。厂区建设的设计,需以厂区内部大环境为基本切入点,以空间之间联系为根本,结合厂区外部环境实际需求及工艺流程,综合性协调考虑建筑综合布局,一同建立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的一个园林工程;其二,点面有机结合设计原则。污水处理厂前区域为厂区综合性办公楼,针对其它一些附属性建筑物,均吸收厂前区与建筑细部的设计方法,突出其整体建筑连续性形象。
3.2 建筑平面设计
在综合分析整个污水处理厂区行与工艺流程支行,污水处理厂区工程项目可分成两大部分,即为生产区域与厂前区域。该污水处理厂内传达室与综合楼,均为厂前区域。同时,处于生产区域的所有建筑物必须具有一定简洁性及色彩统一性。该生产厂区内应当尽可能地做好绿化,把建筑物合理地映射于绿化当中,以营造最佳的公园式厂区设计效果。
4、结构设计方案的择取
4.1 结构安全性的等级及使用年限
该污水处理厂所设置实际使用年限应当在50年左右;建筑物的抗震性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的基础性设计为丙级;结构安全性等级则为二级。
4.2 抗震性设计
依据我国地震参宿的区划标准及建筑物抗震性设计相关要求,该污水处理厂工程现场抗震性设防烈度应当为7度,地震动的反应谱基本特征周期数值为0.35s,地震动的峰值实际加速度是0.10g,该地震分组设计为第一组,属于Ⅱ类的建筑场地。依据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抗震性设防基本分类标准及要求,排水类建筑工程项目。人口在20万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在7度以上范围,县级市污水的干管等,所在污水处理厂当中主要的水处理类建筑物、化验室、进水泵房、中控室等,其抗震设防的类别应当划分为重点的设防。因而,该污水处理厂工程当中建筑场所地震作用实际计算期间,应当按照7度来计算,抗震措施则需以8度为准。
4.3 抗浮性设计
依据地质勘查基础资料与各项设计工艺专业性条件,该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筑物底板,多数坐落在细砂层当中,抗浮设防的水位埋深于1.0m。因而,该场地的地下水实际埋深相对较浅,需对其结构抗浮予以精准性验算分析,包含着施工建设期间抗浮及使用时间抗浮,待验算分析后,则应用抗拔锚杆工艺来实施抗浮。
4.4 建筑基础材料
其一,混凝土建筑材料。水泥需选用超过42.5MPa标号普通硅酸盐性水泥;强度等级为C35;抗冻性等级为 F150;抗渗性等级为P8;基础性垫层与池内素混凝土类填料需应用C20混凝土;其二,钢筋为两种,即为HPB300、y=270MPa钢筋;HRB400、fy=360MPa钢筋。
4.5 防腐蚀、防水及防裂性设计
为防止混凝土在早期阶段会受自收缩、干缩及温差所影响,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收缩性裂缝质量问题,设计者需在混凝土实际施工期间,掺加有着一定微膨胀性复合型外加剂进行抗渗性、防腐蚀、防水及防裂性设计,确保污水处理厂工程建筑物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全面提升工程设计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对工程设计各项要求愈加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于当下对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各项建设设计要求,就需广大设计者综合以往的工程设计经验,把握好设计要点,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厂工程整体设计合理性,提升该类工程整体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纪涛,林小娜,李力捷,隋军,马振强.某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05):840-841.
[2]周浩嫦,李久安,周秋玲,谭周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的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34):323-324.
[3]邵丽,苏颖,刘东玲.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09):869-870.
论文作者:邓星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滤池论文; 工艺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抗震性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