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黏液腺癌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杨俊芳

子宫颈黏液腺癌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杨俊芳

舟曲县人民医院 杨俊芳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 至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I期38例(I bl期24例、I b2期14例),Ⅱ期32例(II a期10例、II b期22例),Ⅲ 期1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28%(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I b1期宫颈管型腺癌,1例为Ib1期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I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经宫腔镜下大块组织切除活检确诊。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性锥切及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其诊断。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妇科;子宫颈;粘液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YS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至2018年收治的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预后情况,为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宫颈黏液腺癌患者88例,占同期宫颈腺癌的49.7%。8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4至78岁,中位年龄为44岁。

1临床分期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标准,I期患者38例(I b1期24例、I b2期14例),Ⅱ期32例(Ⅱ a期10例、II b期22例),Ⅲ 期18例(ma期1例、 Ⅲ b期17例),Ⅳ期0例。

2病理类型

所有病例的病理诊断均依据WHO(2003)标准分类,经免疫组化染色[ER、PR、p53蛋白、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p16蛋白、细胞角蛋白(CK)7、CK20、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CDX2)、波形蛋白(vimentin,Vim)、癌胚抗原(CEA)、CA]鉴别并排除转移性肿瘤, 并再次经本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复阅切片,其中两例复阅后排除出本研究(1例为腺鳞癌, 1例为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纳入本研究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

3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活组织检查

采用传统的宫颈细胞涂片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查(即采用妇科木制刮板刮取宫颈及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细胞学结果采用Bethesda系统分类法。88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因外院病理检查提示宫颈癌,直接行切片会诊;34例患者因肉眼可见宫颈病灶直接行宫颈活检,而未行细胞学检查;余36例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6例宫颈细胞学结果:正常或炎性反应26例,2例提示不典型腺细胞,8例见癌细胞。有10例患者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黏液腺癌,2例为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I b1期宫颈管型黏液腺癌,1例为I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I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因反复阴道排液,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内膜中度不典型增生,而行宫腔镜检查,镜下见宫颈管及子宫峡部异常增生物,行病变部位大块组织切除活检而确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治疗方式

88例患者中, 45例I bl~Ⅱ a期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8例为单纯手术治疗,13例因宫颈局部肿瘤较大术前辅以1个疗程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37例因淋巴结转移、 深肌层浸润、 脉管癌栓或切缘阳性等高危因素存在而术后辅以放疗和(或)化疗。39例(主要为Ⅱ b~m b期的患者)以放疗为主,放疗方案:采用60Co体外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腔内治疗采用坶2Ir后装照射。全盆照射每周5次,每次2.0Gy,盆腔中心总剂量为30—40Gy;盆腔四野照射(中央遮盖)每周4次,每次2野,前后交替,每次2.0Gy,宫旁总剂量为15—20Gy;腔内后装照射每周1次,A点总剂量为35—42 Gy;其中7例为单纯放疗,32例辅以同步化疗(方案为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每月1次)。4例患者因经济困时难1个疗程化疗后放弃治疗。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 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6结果

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88例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6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 临床分期、 肿瘤大小、治疗方式与预后有关。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情况。45例I b1~lIa期手术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卵巢转移。将患者年龄、 临床分期、 肿瘤大小及治疗方式纳入预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P=0.013)。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黏液腺癌各临床分期的分布。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1I b~Ⅲb期患者占其所有患者的7/11(I b1期2例、 I b2期2例、11 b期3例、Illb期4例);5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中仅1例为II b期,其余4例均为I b1期。

7讨论

本研究36例患者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仅为28%(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最后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或宫腔镜检查、诊断性锥切才确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早期更容易误诊或漏诊。本研究11例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中,7/11为中晚期患者;4例患者(I b1期2例、Ⅱ b期1例、 mb期1例)表现为异常阴道排液,妇科检查宫颈未见明显病灶,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也未见明显异常,最后经宫颈组织大块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或宫腔镜、诊断性锥切才确诊。宫颈微小偏离腺癌组织分化好,与正常腺体很难区分,其腺体较其他类型宫颈腺癌的腺体位置更深而使得普通的活检难于诊断。因此,对于那些临床症状可疑而细胞学检查阴性、细胞学报告中发现不典型腺细胞、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或活检可疑的患者,因尽早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查,必要时行诊断性锥切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朱梅娟, 陈婕,刘瑞旭.子宫颈黏液腺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79-82.

[2]佚名.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 34(10):105-107.

论文作者:杨俊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子宫颈黏液腺癌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_杨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