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晋政办发[2020]10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晋政办发[2016]10号)同时废止。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谷寒梅[3](2018)在《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研究 ——聚焦自然灾害的分析》文中提出现代社会是典型的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政府是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应急管理是政府化解公共风险的重要方式。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部门,财政部门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突发事件的公共性和应急性凸显了财政角色的重要性。从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财政运行机制来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财政责任划分尚不明确具体:从制度层面看,应急管理属于交叉型事权,通常认为应以地方自救为主,中央补助为辅,只有救灾所需支出超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时,才能向上级政府申请救灾补助。但现实情况是,救灾事权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不清,支出责任更多由中央政府承担。根据公共风险理论的“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公共支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主张,本文着力于“利用风险归宿来解决公共支出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厘清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脉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级负担机制,并辅之以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减少道德风险和彼此依赖。这对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财政支出水平、最大程度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大致如下: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勾勒出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划分现状进行分析,揭露出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考察发达国家的划分实践,得出对我国的经验启示。最后,依据事权划分标准和实地调研走访结果,以清单形式明确列举出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事权,并通过测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支配财力,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应急管理支出比例,并试图设计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以调动央地双方积极性。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走访,列出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事权清单,虽有不尽完整之处,但这在已有文献中尚属首例,是一种创新;二是通过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自身可支配财力和自身实际支出能力的差距最小化数学模型,实证检验测算出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应急管理支出比例,为划分央地应急管理支出责任比例提供度量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影响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财政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法律传统、国家结构形式、政府层级、自然地理和资源条件;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应坚持六个基本原则:受益范围原则、效率原则、收益外溢原则、事权和财力相匹配原则、激励相容原则、应急响应级别原则。2.依据事权划分的原则和依据,中央政府的事权内容主要有:法律制度建设、计提准备金、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灾害救援与救护专用设备建设、灾害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灾民安置及救助、灾民住房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的事权内容主要有:计提准备金及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及公共设施建设、应急教育培训与宣传、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开发及维护、灾害基础信息库建设、风险源排查、灾害风险预警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受灾住房恢复重建、教育及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等,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3.对于中央和地方交叉事权的应急管理支出责任,本文通过测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支配财力,并考察各省份救灾实际支出情况,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应急管理支出责任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经济发达且容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省份,其实际应急管理支出比例反而较低。4.本文构建了一个使地方政府自身可支配财力水平和自身实际支出水平之间差距最优化的数学模型,测算出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应急管理支出比例,结果显示:地方实际应急管理支出与应急管理支出总额的比值为29%时,地方政府自身可支配财力和自身实际支出水平的差距最小;发达地区省份可负担应急管理支出总额的33%,中等发达地区省份可负担应急管理支出总额的30%,欠发达地区省份可负担应急管理支出总额的26%。5.建议从完善预备费制度和优化应急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两方面优化应急管理资金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分区域设定各省预备费比率,鼓励地方政府足额提取预备费,对预备费实行3年期滚动式基金式管理,扩大预备费来源,优化应急管理资金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间的支出结构等。
朱虹[4](2017)在《基于Petri网的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事件频发,人民群众对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非常规性,决定了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物流的处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停留在一般应急处置阶段。实务方面,多层次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协调机制、企业应急运输能力等关键要素均比较粗放,距离实践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福建省与台湾一衣带水,而台湾地区,因其所处的地质板块结构复杂,各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之大,危害面之广,往往是人们难以承受的,因此应大力健全各类应急预案,提升对台开展应急物流作业效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Petri网的原理、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 Petri网在构建应急物流系统领域的优势。基于对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发展的实地调研,采用Petri网对应急物流系统的关键节点进行了事件描述和建模,包括应急预案启动、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运输等主要环节的逐一建模,并基于单一环节模型完成了总过程的模型构建。归纳了常见的Petri网模型的评价分析方法,并提出Exspect系统在仿真Petri网模型方面的优势。采用实地调研所得的真实数据,应用Exspect系统对所构建的Petri网模型进行仿真,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有效性、可靠性分析。针对模型仿真实验中暴露出的现实系统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从仿真实验结果来看,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模块齐备,但在应对高强度突发事件方面还有不足,需要健全系统保障措施。考虑到和台湾地区的地缘关系,专门分析了福建省在对台应急物流作业中应发挥的作用。文章应用的分析方法、建模及仿真工具以及所得到的结论、设计的保障措施等,预期可以对福建省和其他地区的应急物流系统构建形成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子明[5](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刘增娟[6](2013)在《中、日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并不太平,各类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相继上演。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逐渐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在积极寻找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国际国内的做法如何?存在哪些差异,又有哪些相似?我国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救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面临哪些问题?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否为我国提供借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以我国和日本两个自然灾害典型国家作为研究的对象,在遵循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我国与日本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做法上进行了比较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问题确立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概括了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防灾法律、防灾意识培养、防灾规划以及救灾物资储备等方面对两国的灾前准备工作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对两国在紧急救援中的做法进行比较;第五部分灾后社会重建做法的比较研究;第六部分在前面比较的基础上寻找两国做法上存在异同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与日本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中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许多差异,我国政府在做法上既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这里边既有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手段等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各地区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人文关怀也做得比较到位,但在防灾救灾法制建设、防灾意识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日本灾害救助制度成熟、完善,在灾难面前表现出良好的秩序性,但也面临私有制等方面的困惑。我国应在保持自己优势的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国情以及具体实际,积极学习国外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灾害救助体系。
孙晓飞[7](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王利[8](2010)在《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如何更好地维护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能源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及能源不公现象的日益显现,传统单一的能源安全观已经逐步被综合性的能源安全观所代替,能源的供给、生态环境及社会公正问题也已经成为国际能源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在各国为了维护能源安全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中,法律的手段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而且能源安全也已经成为法的安全价值的重要追求,依靠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对能源安全予以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实践。现实中,法的功能的确定及选择对于法的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中法律的作用有时候呈现出消极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立法者对于法的功能选择的不恰当。虽然法的功能具有客观性,但是立法者可以依据维护自身根本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功能,有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法律的形式来改变法律的功能。因此,法的价值的实现有赖于立法者对于法的功能组合的合理选择及其有效的保障策略。在能源立法活动中,传统能源法常常突出了能源法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经济功能,但是环境保护功能、特别是社会公正的促进功能常常被弱化、甚至被忽略,这也是现实中能源活动领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不公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所在。即使是在各国加以强调的能源法经济功能领域中,由于其保障的策略应对体系的不完整、内容上的不完善等因素,在能源供给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的内容主要是结合着有关能源法功能理论的分析,突出了能源法在实现能源安全保障目标中其经济、社会及环境保护功能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同时针对不同的具体功能领域提出了完善的应对策略。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能源法功能的有关理论进行初步的分析。首先,强调了能源法服务的价值目标即维护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在本质上源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现实中则是因为能源供应短缺引发的“能源危机”的推动。由于法律调解人们行为关系的基础性、安全和法的价值及功能之间的契合性,采用专门立法的措施来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实践。其次,分析了影响能源法功能形成的基本因素。思想因素方面主要涉及到新能源安全观、科学发展观的影响,现实因素主要考虑到个体、群体、社会整体在能源领域中的不同需求,法律因素则主要是结合着当前的时代背景考虑了能源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后,指出了能源法在目前应该具有的三种基本功能:经济功能、环境保护功能及社会公正的促进功能,同时分析了三种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强调了实现能源法功能的策略的重要性及策略制定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了能源法的经济功能及其保障策略。能源法的经济功能一直被各国立法者所强调,这主要源于能源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物质基础。由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单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与他国及世界能源安全密切相关,充分运用国内外能源市场是保障本国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本部分在保障能源法经济功能实现的策略中强调了能源供给安全的自给自足策略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策略。在自给自足型策略中,主要分析了开源策略、节能策略及能源供给中断的风险防范及应急策略,并结合着我国上述策略中的问题及现有立法应对状况、国际立法应对的经验,对于我国上述相关领域中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策略中主要分析了国际能源合作及国际能源贸易手段对于实现国家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性,其中国际能源合作领域要注意在追求本国能源安全目标的同时兼顾对外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国际能源规则的积极参与等方面;在国际能源贸易领域强调了支持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加强国际能源领域投资安全保障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了能源法的社会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相比较于能源法的经济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能源法的社会功能在现有的能源法中常常被忽略,现实中能源领域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着社会公正理念的落实。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在能源领域提出社会公正的基础进行了分析。在理论渊源上,主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影响,具体涉及到生态伦理、代际伦理、代内伦理及经济伦理等视角。在实证因素上,分析了目前代际之内普遍性的能源不公现象,主要涉及到国家之间、个体之间存在的能源利益分享及责任分担之间的不公平。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能源与贫困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着当前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状况,对实现代际之间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公正领域的完整性问题也进行了简单分析。其次,结合着我国能源法领域社会公正问题的现实考察,对我国能源法应对社会公正的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在能源惠益分享与责任负担、能源市场的平等竞争、能源领域职业安全与健康等领域存在着突出的社会公正问题。而我国能源法在应对的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体现为执行社会公正的法律制度建设、执行机制建设及执行的配套建设不足;对参与能源领域社会公正问题实践所提供的激励动力不足;事关众多利益主体的能源领域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再次,以美国为视角对国外能源领域社会公正问题立法应对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借鉴。不仅结合着美国能源立法的目的方面体现出来的社会公正性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而且对美国能源立法内容方面的公正行也进行了审视,主要涉及到:能源利益的分享,如保障公民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公民对于新能源设备的使用;能源领域的公众参与,如保障能源信息的公布、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通过对垄断性的规制来维护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从而实现本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责任的公正分担,主要涉及到能源责任规定的细化、能源利益分享与责任承担的协调、多样的能源责任实现方式、完善的处罚程序;能源职业公平与健康的维护,如注重保护公众健康利益、能源管理部门员工利益、能源企业员工利益等方面。最后,对于完善我国能源法促进社会公正的策略提出建议,主要涉及到:保证能源法律制度的公正,从而解除能源领域社会公正实现的实践障碍。制度构建方面则强调了公正的能源事务决策公共参与机制、能源信息共享机制及能源领域社会防护性机制的重要性;注重社会伦理的励新,从而解除能源领域社会公正实现的主观障碍;保障能源经济领域中的正义,从而完善能源领域社会公正实现的支持手段。在保障策略中强调了保障能源领域社会主体的经济自由、社会主体经济参与的机会,保障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民主与平等的重要性。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能源法的环境保护功能及保障策略。首先,对能源环境问题产生及立法应对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能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在理论上源于熵定律的限制,实践中则是由于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没有协调好对于能源资源的无限需求和资源本身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生态危机的出现。在立法应对的基本策略中,主要包括:在能源供应领域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在能源消费层面注意能源需求的可持续性引导,在能源环境整体层面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同时,结合着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前景探析对能源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次,结合着我国目前的能源环境问题现状,对我国能源法应对的现状及其能力不足的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结合着能源环境问题立法应对的基本模式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能源法环境保护功能的基本应对策略。在完善的方向上,目标是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的途径涉及对现有能源立法目的的重新审视,解除可持续性能源环保立法障碍等。在具体的策略方面,需要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国内支持制度和国际支持制度,其中国内支持制度主要涉及到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政府调控制度、市场调整制度、社会调整制度,并加快能源环保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
贾建军[9](2010)在《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然条件的挑战和来自社会环境的有意或无意的损坏或破坏。同时,电力系统灾害也会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如何有效应对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害,是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电力工作持续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那些突发性电力安全事件,预防、减少电力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现状分析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找出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对策,通过与国外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比较,提出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在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方面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04)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今年以来,我省干旱少雨,水电发电量急剧下降,全省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机组发电。当前,受各种凶素影响,全国部分地区、行业出现了煤炭供应趋紧现象,省内铁路也产生临时性运输"瓶颈"制约,我省电煤及电力供应在短期内也将出现相应紧张状况。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巩固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福建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统筹调度全省电力、煤炭、油品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震灾害等级 |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
2.1.3 应急响应能力 |
2.2 基本决策方法 |
2.2.1 头脑风暴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
3.3.3 体系的修正 |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
4.4 结果分析 |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
5.1 灾情回顾 |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3 标准草稿 |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研究 ——聚焦自然灾害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必要性分析 |
2.1 公共风险和应急管理的界定 |
2.1.1 风险与公共风险 |
2.1.2 应急管理的内涵 |
2.1.3 应急管理的特征 |
2.1.4 中国应急管理框架——“一案三制” |
2.2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概念界定 |
2.2.1 公共风险归宿与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2.2.2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主要内容 |
2.3 财政支持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
2.3.1 应急管理需要财政支持 |
2.3.2 财政支持应急管理的意义 |
2.3.3 财政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
2.3.4 财政在应急管理中的基本职能 |
3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理论分析 |
3.1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理论 |
3.1.1 公共风险理论 |
3.1.2 公共产品理论 |
3.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1.4 委托——代理理论 |
3.1.5 博弈论 |
3.1.6 激励规制理论 |
3.2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一般分析 |
3.2.1 影响因素 |
3.2.2 划分原则 |
3.2.3 基本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 央地应急管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现状分析 |
4.1 央地应急管理财政建设成效 |
4.1.1 财政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
4.1.2 财政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
4.1.3 财政应急管理支持机制不断完善 |
4.2 央地应急管理财政建设现状 |
4.2.1 央地应急管理财政法制建设 |
4.2.2 央地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机制现状 |
4.2.3 央地应急管理财政资金筹集现状 |
4.2.4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划分现状 |
4.2.5 央地应急管理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
4.2.6 央地应急管理转移支付现状 |
4.2.7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以湖北省为例 |
4.3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存在的问题 |
4.3.1 应急管理法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2 应急管理资金筹集存在的问题 |
4.3.3 应急管理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 |
4.3.4 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 |
4.3.5 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4.3.6 应急财政资金使用的其他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国际比较 |
5.1 国际比较 |
5.1.1 应急管理财政法制建设 |
5.1.2 政府间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 |
5.1.3 资金安排 |
5.1.4 政府间应急管理转移支付制度安排 |
5.2 经验启示 |
5.2.1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应急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
5.2.2 明确具体的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
5.2.3 充足的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为应急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
5.2.4 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
5.3 本章小结 |
6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以自然灾害为例 |
6.1 央地应急管理事权划分 |
6.1.1 划分依据 |
6.1.2 事权划分的具体清单 |
6.2 央地应急管理支出责任划分 |
6.2.1 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和思路 |
6.2.2 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路径 |
7 央地应急管理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7.1 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7.1.1 转移支付的依据 |
7.1.2 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7.2 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
7.2.1 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7.2.2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Petri网的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灾害与应急处置 |
1.3.2 应急物流 |
1.3.3 应急物流系统 |
1.3.4 基于Petri网的物流系统建模仿真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思路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2 Petri网方法 |
2.2.1 Petri网的原理及分类 |
2.2.2 Petri网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势分析 |
第三章 福建省应急事件现状介绍 |
3.1 福建省自然灾害分析 |
3.1.1 自然灾害事件分析 |
3.1.2 自然灾害影响破坏 |
3.2 福建省应急物流需求分析 |
3.2.1 本省需求 |
3.2.2 大陆地区对台应急物流“桥头堡”功能 |
3.2.3 直接对台应急物流作业功能 |
第四章 基于Petri网的应急物流系统构建 |
4.1 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构成 |
4.2 福建省应急物流体系Petri网模型构成要素 |
4.3 福建省应急物流体系Petri网模型构建步骤 |
4.4 福建省应急物流体系Petri网模型的构建 |
4.4.1 应急预案启动阶段的Petri网建模 |
4.4.2 调运储备物资阶段的Petri网建模 |
4.4.3 应急物陆路运输送阶段的Petri网建模 |
4.4.4 总体流程的Petri网建模 |
第五章 系统仿真 |
5.1 主要分析方法与Exspect系统 |
5.1.1 主要分析方法 |
5.1.2 Exspect系统 |
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5.2.1 基础数据 |
5.2.2 数据的采集 |
5.3 仿真运算 |
5.3.1 重要Store的设置 |
5.3.2 仿真设计 |
5.4 仿真结果 |
5.4.1 参数设定 |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评价分析 |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6.1 完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
6.2 制定省、市应急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
6.3 探索应急物流作业标准 |
6.4 排除应急物流作业的安全隐患 |
6.5 探索基于“互联网+供应链”平台的应急物流模式 |
6.6 培养应急物流专门人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定位 |
1.3 核心概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
2.4 综合评价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案例选择 |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
1 四种理论资源 |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
3.3 “五年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
1 决策要素概述 |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
2 决策渠 |
2.1 决策堤坝 |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
3 决策溪流 |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
4 决策动力 |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
4.2 决策势能 |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
1.2 决策者 |
1.3 决策主体辨析 |
2 决策关键人 |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
1.3 议题构建 |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
3.1 成本与收益 |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
2.3 决策事件 |
3 触发机制 |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
3.3 决策中断 |
3.4 决策“冬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日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重大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危害研究 |
(二) 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研究 |
(三) 重大自然灾害后的社会常态恢复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然灾害 |
(二) 重大自然灾害 |
(三) 灾害链 |
(四) 灾害救助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目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研究的理论 |
一、风险社会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理论 |
四、灾害救助评估的理论 |
五、结论 |
第三章 中、日两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比较 |
一、防灾法律体系比较 |
(一) 综合防灾减灾立法 |
(二) 灾害救助专门立法 |
二、灾害防御理念培养比较 |
(一) 学校防灾教育 |
(二) 公众防灾教育 |
(三) 媒体在防灾教育中的作用 |
三、综合防灾规划体系比较 |
(一) 防灾规划管理 |
(二) 防灾规划体系 |
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比较 |
(一) 确定储备的依据 |
(二) 储备的主体 |
(三) 储备的内容 |
(四) 储备的管理 |
五、结论 |
第四章 中、日两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灾中应急救助比较 |
一、灾害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启动 |
(一) 国家领导人的反应 |
(二) 应急组织管理体制 |
(三) 灾害情报的收集与传递 |
二、灾害应急救助资源的调度 |
(一) 救援队伍的组织与调度 |
(二) 救援物资的调度 |
三、灾害现场的应对与控制 |
(一) 救灾主体间的分工与合作 |
(二) 灾民抢救与转移安置状况 |
(三) 灾害现场的医疗应急处置 |
四、结论 |
第五章 中、日两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比较 |
一、重建主体比较 |
(一) 灾民 |
(二) 各级政府 |
(三) 社会力量 |
二、重建内容比较 |
(一) 社会功能的重建 |
(二) 灾民生活的重建 |
(三) 心理重建 |
三、重建做法比较 |
(一) 灾后重建规划 |
(二) 重建资金 |
四、重建效果比较 |
(一) 生态环境的恢复状况 |
(二) 社会生活的恢复状况 |
(三) 精神生活的恢复状况 |
五、结论 |
第六章 中、日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差异的原因及启示 |
一、救助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 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 |
(二) 民族防灾文化方面的原因 |
(三) 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原因 |
二、日本的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对预防机制建设的启示 |
(二) 对灾害应急救助的启示 |
(三) 对灾后社会重建的启示 |
三、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8)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能源法功能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能源法的目标:能源安全 |
一、能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 |
(二) "能源危机"的推动 |
二、能源安全与能源法功能的契合 |
(一) 安全与法的价值契合 |
1、法的价值的理解 |
2、安全是法的价值追求 |
3、能源安全是安全价值的当然内容 |
(二) 安全与法的功能契合 |
1、法的功能 |
2、法具有保障能源安全的功能 |
(三) 能源安全立法保障是普遍的实践 |
第二节 影响能源法功能形成的基本因素 |
一、思想因素 |
(一) 新能源安全观 |
1、能源安全理论的演变 |
2、新能源安全观对能源法功能形成的影响 |
(二) 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
2、科学发展观对能源法功能形成的影响 |
二、实践因素 |
(一) 满足群体的能源供应安全 |
(二) 满足个体的能源获取安全 |
(三) 满足整体的能源生态安全 |
三、法律因素 |
(一) 能源法调节手段的市场化 |
(二) 能源立法的人本化 |
(三) 能源立法的生态化 |
第三节 能源法的功能体现 |
一、能源法功能的具体体现 |
(一) 经济功能 |
(二) 社会功能 |
(三) 环境保护功能 |
二、能源法功能的相关性 |
第四节 实现能源法功能的保障策略 |
一、保障策略的重要性 |
二、能源法功能保障策略制定的基本要求 |
(一) 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
(二) 能够有效平衡利益 |
(三) 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章 能源法的经济功能及保障策略 |
第一节 经济稳定发展与能源法的经济功能 |
一、经济稳定发展与能源安全 |
(一) 能源对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 |
(二) 经济稳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
二、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能源安全需求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状况 |
(二)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能源需求 |
三、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能源应对策略 |
(一) 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策略 |
(二) 能源供应的国际合作策略 |
第二节 自给自足的保障策略及其立法应对 |
一、"开源"策略 |
(一) "开源"策略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开源"型能源立法状况 |
1、传统能源立法 |
2、可再生能源立法 |
(三) 我国"开源"型能源立法的完善 |
1、完善"开源"型能源立法体系 |
2、"开源"型能源立法内容的完善 |
二、节约能源策略 |
(一) 节约能源策略的理解 |
1、节能概念变迁 |
2、节能与能源效率 |
3、我国实行节约能源策略的必要性 |
(二) 我国节约能源立法状况 |
(三) 节约能源立法国际经验及借鉴 |
1、国外节能的立法经验 |
2、典型国家的先进节能制度 |
3、其他节能制度 |
(四) 我国节约能源立法的完善 |
1、强化政府节能的示范责任制度 |
2、强化社会节能调整制度 |
3、重视节能的市场激励措施 |
三、能源供给中断的风险防范策略 |
(一) 我国能源供给中断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
1、我国能源供应的非自主性因素 |
2、能源供应国际市场存在风险 |
(二) 我国能源供给中断风险防范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1、立法现状 |
2、立法完善 |
(三) 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应急机制的立法完善 |
1、能源供应安全预防准备制度 |
2、能源安全应急响应制度 |
3、能源安全应急善后制度 |
第三节 能源安全的国际合作、贸易立法保障策略 |
一、能源安全国际合作、贸易的必要性 |
(一) 能源国际合作是实现国家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 |
(二) 国际能源贸易是实现国家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手段 |
二、我国能源安全国际合作、贸易立法的现状 |
三、我国能源安全国际合作、贸易立法的完善策略 |
(一) 基本思路 |
1、完善国内能源对外关系立法 |
2、树立能源外交的基本理念 |
(二) 具体策略 |
1、保障能源国际合作领域的积极参与 |
2、积极参与能源供应的国际市场竞争 |
第三章 能源法的社会功能及其保障策略 |
第一节 能源领域社会公正问题的提出 |
一、理论渊源: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
(一)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概述 |
(二)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具体体现 |
1、生态伦理视角 |
2、代内伦理视角 |
3、代际伦理视角 |
4、经济伦理视角 |
二、现实分析:能源不公现象 |
(一) 代际之内 |
1、能源利益分享与责任分担不公 |
2、能源与贫困问题分析 |
(二) 代际之间 |
第二节 我国能源法领域社会公正问题的分析 |
一、我国能源法领域社会公正问题考察 |
(一) 能源惠益分享与责任负担 |
(二) 能源市场的平等竞争问题 |
(三) 能源领域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 |
二、我国能源法应对社会公正的能力分析 |
(一) 执行不足 |
(二) 激励不足 |
(三) 参与不足 |
第三节 国外能源立法应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分析——以美国为视角 |
一、美国能源立法目的的公正性审视 |
二、美国能源立法内容的公正性审视 |
(一) 能源利益的分享 |
1、保障公民能源供应安全 |
2、保障公民对于新能源设备的使用 |
(二) 能源领域的公众参与 |
1、能源信息的公布 |
2、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 |
(三) 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 |
(四) 能源责任的公正分担 |
1、能源责任规定的细化 |
2、能源利益分享与责任承担的协调 |
3、多样的能源责任实现方式 |
4、完善的处罚程序 |
(五) 能源职业公平与健康的维护 |
1、注重公众健康利益 |
2、能源管理部门员工利益保障 |
3、能源企业员工利益保护 |
第四节 我国能源法保障社会公正的策略 |
一、制度的公正:解除能源领域社会公正实现的实践障碍 |
(一) 社会发展的制度公正追求 |
(二) 能源领域社会公正制度的构建 |
1、能源事务决策参与机制 |
2、能源信息共享机制 |
3、能源领域社会防护性机制 |
二、伦理的励新:解除能源领域实现社会公正的主观障碍 |
(一) 社会公正的伦理需求 |
(三) 能源领域社会公正的伦理励新 |
三、经济的正义:完善能源领域实现社会公正的支持手段 |
(一) 社会公正的经济正义需求 |
(二) 能源领域社会公正的经济正义保障 |
1、保障能源领域社会主体的经济自由 |
2、保障能源领域社会主体经济参与的机会 |
3、保障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民主与平等 |
第四章 能源法的环境保护功能及保障策略 |
第一节 能源环境问题及立法应对策略 |
一、能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熵定律——能源活动无法回避的理论现实 |
(二) 生态危机——能源活动无法回避的实践现实 |
二、能源环境问题的立法应对策略 |
(一) 能源供应领域: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优先 |
(二) 能源消费层面:能源需求的可持续性引导 |
(三) 能源环境整体层面:能源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
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2、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基于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前景探析 |
第二节 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及立法应对的能力分析 |
一、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现状 |
二、我国能源法应对能源环境保护的能力分析 |
(一) 我国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立法概况 |
(二) 我国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立法的不足 |
第三节 我国能源法环境保护功能的保障策略 |
一、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法律模式 |
(一) 命令控制模式 |
(二) 排污控制模式 |
(三) 技术强制模式 |
(四) 市场控制模式 |
(五) 社会治理模式 |
二、我国能源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的基本策略 |
(一) 完善的方向:构建能源可持续性的法律制度 |
1、解除可持续性能源环保立法障碍 |
2、重新审视现有能源立法目的 |
(二) 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立法的国内支持制度 |
1、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政府调控机制 |
2、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市场调整制度 |
3、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整制度 |
4、加快能源环保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 |
(三) 完善能源环境保护的国际支持制度 |
第五章 结语——《能源法(意见稿)》的功能及保障策略简析 |
一、能源法的经济功能视角 |
二、能源法的社会功能视角 |
三、能源法的环境保护功能视角 |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突发公共事件 |
二、电力突发公共事件 |
第二节 电力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及特点 |
一、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
二、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
三、电力突发公共事件特点 |
第三节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
一、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理论 |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 |
第二章 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发展过程 |
一、国内外典型电力突发公共事件的回顾 |
二、我国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开展的历程 |
三、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开展情况 |
一、华北—北京电力公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合演练 |
二、上海市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合演练 |
三、浙江首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联合演练 |
四、江苏首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联合演练 |
第三节 我国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电力应急预案体系 |
二、部份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
三、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薄弱 |
四、对重要应急预案的演练不够,社会电力用户应急联动能力不 足 |
第三章 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概览 |
第一节 美国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 |
一、灾害应急机构由总统直接领导 |
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 |
三、应急救援队伍分工明确训练有素 |
四、管理标准化、自动化、精细化、效率化 |
第二节 意大利的应急机制 |
一、实时监控、注重协商 |
二、重视演习、时刻备战 |
三、协调一致、应急救援 |
四、科学评估、减少损失 |
第四章 加强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指导原则与重点 |
一、政府应急管理的指导原则 |
二、我国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 |
第二节 我国电力应急管理下阶段目标 |
一、设置机构专门化与应急管理常态化 |
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
三、建立完善应急预案、重视开展应急演练 |
四、建立健全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机制 |
五、加强应急人员培训及应急物资准备 |
六、加强宣传发动,推动科普教育,做好舆论引导 |
第三节 积极推进电力应急演练开展 |
一、电力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及主要类型 |
二、电力应急联合演练的特点、目的和定位 |
三、电力应急联合演练的总体策划 |
四、电力应急联合演练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四、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01)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央地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研究 ——聚焦自然灾害的分析[D]. 谷寒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9)
- [4]基于Petri网的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D]. 朱虹. 福州大学, 2017(04)
-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6]中、日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比较研究[D]. 刘增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8]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D]. 王利. 武汉大学, 2010(05)
- [9]我国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D]. 贾建军.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6)
- [10]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能源及运输紧急调度指挥小组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