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课堂也灵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动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生”课堂即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课堂.这种教学形式在面试或一些技能类大赛中经常用到,用以评选出类拔萃的选手.参赛选手在模拟课堂中经历的时间较短,但通过模拟课堂能较准确地反映出选手的数学知识、经验、能力.笔者结合3位选手(以下简称为甲、乙、丙)以“矩形的性质”为教学内容的模拟课堂展示,谈谈无“生”课堂值得关注的几个细节.
细节1 角色——定位要准、融入要早
模拟课堂中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配合,缺少了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要靠教师“自编自演”.这就要求参赛教师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以一个“我就是正在上课的教师”的角色尽早融入现场.
素材1 如图1,BO是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绕一条边的中点旋转180°,回答得很好!如果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的中点旋转180°会是什么图形呢?我们一起看:如图1,BO是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
选手甲:上一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我们是怎么研究的?有同学说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形成及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我要追问一下:平行四边形是怎样形成的呢?有同学说一个三角形绕一条边的中点旋转180°,回答得很好!如果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的中点旋转180°会是什么图形呢?我们一起看:如图1,BO是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
选手乙:如图1,BO是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老师呈现这个问题后,我会请学生上黑板来板书.画好后我会追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画图的?”学生会回答:“延长BO到D,使DO=BO,连结DA,DC.”让学生叙述画图的过程,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会在画图的过程中认识B点关于点O的对称点是D点,学生没有去找A点和C点的对称点,是因为A点的对称点是C点,C点的对称点是A点.
选手丙:……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下面请同学完成这样一个作图问题:如图1,BO是Rt△ABC的斜边AC上的中线,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
模拟上课虽不是真实课堂教学,但教学过程模仿实际教学.在素材1的教学中,选手甲以“有同学说、回答得很好、我们一起看”等语言形式,有效地将自己融入课堂的氛围中;选手乙以“我会请学生上黑板来板书、让学生叙述画图的过程,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等类似于说课的语言形式,显然和上课是有一定距离的;选手丙以“下面请同学完成这样一个作图问题”直接的语言形式,略显生硬.有人说模拟上课就是一出“话剧”,只不过这出话剧的演员只有执教者一人,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快速准确,迅速融入真实上课的氛围中.
细节2 导入——符合实际、时机恰当
导入环节是模拟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数学课如果导入适度,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因模拟课堂没有学生,如何使课堂既激发兴趣,又拓展思维,需要参赛教师精心研究,精彩生成.
素材2 矩形性质的探索.
选手甲: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我们可以试着从边、角、对角线不同的角度回忆.对,同学回答得很好!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性质的呢?对!通过三角形绕边的中点旋转180°得到的.如图3,如果将△ABC变化一下会怎样?这个问题你准备如何思考?
选手乙:(观察·思考)如图4,BO是△ABC的边AC上的中线,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CDA,四边形ABCD是什么图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将O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连结AD,CD,就 可以得到△CD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操作·思考)如图5,BO是Rt△ABC的边AC上的中线.
(1)画出△ABC关于点O的对称的图形;
(2)四边形ABCD是什么图形?
(3)四边形ABCD有什么特点?
(4)四边形ABCD和上一个问题中的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思考,有同学提出可以模仿上述问题解答……
选手丙:我们上一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我们是怎样研究的?请谈一谈.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形成、定义、基本元素(边、角、对角线……)、性质、判定等等,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任意三角形绕其某边中点旋转180°得到的,那么研究了任意的三角形“旋转”,通常我们接下来该研究什么?常见的特殊的三角形有哪些呢?直角三角形,等腰(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请利用你手上的工具(图6,前面研究平行四边形已使用过),将内部调整为直角三角形.与你的同桌合作,将直角三角形绕某边中点旋转180°.勾画出所得到的四边形,观察一下形状并交流.究竟矩形有什么特点呢?基于前面的学习经验,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还是从“形成”、定义、基本元素(边、角、对角线……)、性质、判定等角度来研究.
在模拟课堂上,不同的课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相同的课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对矩形概念和性质学习的导入,选手甲从“用一般图形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殊图形”的角度导入,选手乙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导入,选手丙从“研究四边形首先要研究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角度导入
细节3 版块——精心预设、自然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模拟上课只有教师唱“独角戏”,我们只能用精心的预设换来模拟课堂的精彩.
素材3 如图7,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探索矩形ABCD的性质.
选手甲:你是如何画出矩形ABCD的?哦,是通过画Rt△ABC的中心对称图形.Rt△ABC比△ABC多了什么?多了一个直角.不做推理的情况下,矩形ABCD比平行四边形ABCD多了什么?多了一个直角.你能利用这个直角结合平行四边形来探索矩形ABCD的性质吗?
选手乙:如图8,四个小朋友分别站在矩形区域ABCD的四个顶点处玩套圈游戏,若只有一个小立柱,请问小立柱应该放在哪里,能对四个小朋友都公平?谈谈你的想法.
有同学提出小立柱放在对角线交点,为什么?请与你的同伴交流.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矩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放在对角线交点就意味着小立柱到矩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相等,你能得出关于矩形的对角线的什么结论?对,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你还能知道矩形的什么性质?同学们可以再交流.
选手丙: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首先具有哪些性质呢?对,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矩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个直角,多了哪些性质呢?你能把这张表格填完整吗?
在“素材3”的教学中,选手甲通过引导、追问,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比较意识,探索矩形的性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矩形的性质.最后一个问题较为开放,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比较上来,将学生的眼光放开到图形的各个元素上,希望学生去思考图形的性质,并能表达出来.选手乙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学生猜想性质并不难,难在有条理地表达,尤其是对角线相互平分的说理.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说理”的过程自然流畅.选手丙让学生自己探究性质,可能杂乱无章,但教师在黑板上分类板书,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一般性质按边、角、对角线列出来,将矩形特殊的性质单独列在另一列,便于学生发现,没有直接告知,生成水到渠成.可见,在模拟课堂上也需要精心地预设,但各版块知识的衔接要自然无痕.
细节4 语言——置身现场、真实流畅
模拟上课不是说课,不是真实的上课,但流程又得按照上课的顺序来,只是把学生真正去练习的那部分时间省略了,偶尔还可以假设他们已完成,并给出评价.无“生”的课堂既容易又不容易.说它容易,是因为没有学生,一切尽在选手的掌控之中;说它不容易,是因为一切都要自己演绎.这就需要教师语言有置身现场的真实感和流畅度.
模拟课堂的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选手应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欲望的话题或主题迅速切换到预定的轨道上;模拟课堂中的提问应有计划性、启发性,要减少“好不好”、“对不对”这样程序化的语言.由于模拟课堂的时间有限,因此应注意尽可能突出重点的教学环节.尽管没有学生,但教学时,可将评委当成学生,也可以自问自答.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和必要的“反馈评价”,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模拟课堂结语要简明扼要.
模拟课堂最大特征是模拟,模拟就是接近真实,所以要和真实课堂教学接近.无“生”课堂的教学细节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有待完善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无“生”课堂不一定做到尽善尽美,但如果珍视细节,也能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呈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