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吴麟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吴麟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30001

摘要:模板施工技术不仅代表了现代建筑施工的科学变化与发展过程,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为全面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步持续发展、促使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做出较大贡献,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本文结合该技术的发展流程,就该技术在具体建筑施工中应遵循的技术要点加以分析及探讨,同时对其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简要阐述,以确保进一步提高模板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模板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20世纪70年代,建设部提出以钢代木的技术政策,促使了我国的模板技术由散支散拆木模板、定型木模板向新型模板转化。到了80年代,由于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建筑结构发生了变化,砖混结构逐渐转变成现浇注混凝土结构,模板技术在飞速的发展下形成了永久式、工具式和组合式三大体系。在现浇楼板的施工中,承重模板的周转速度对模板投入量和工程花费有很大的影响,常规支模法周转需要的模板和支撑投入量大,而现浇模板选择早拆技术对跨度小于两米的水平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拆模强度,因此,只要增加支撑点,支设模板转变楼盖的跨度大小,降低拆模强度,使模板早拆,就能加快周转速度,减少模版配置。高层建筑采用爬升模板,爬升模板在竖向混凝土结构中很受用。

二、建筑工程中模板技术要点分析

1.基础模板技术

模板材料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图纸内容,检查模板的尺寸、位置,确保各项参数,符合图纸的标准。模板本身要具有强度和稳定性的标准,由此才能承担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向力,固定建筑的结构。模板基础技术内,全面检查模板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设计好模板的承受压力,模板构成要简单,方便安装到建筑工程内,同时还能简化后期的拆卸。基础技术内,要求模板连接位置,达到密实的标准,做好接缝的加密处理,预防接缝漏浆。

2.模板配置要点

建筑模板配置,依照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实行,根据尺寸配置好模板结构。模板配置时,不仅以图纸尺寸为主,还要查阅相关的规范,控制模板、断面以及横档的距离,避免影响模板配置的效益。模板配置时,复杂构件方面,需要采用放大样的措施,以图纸为依据,从地面上,规划出结构等同的实体状态,运用实体结构,测量复杂构件的具体尺寸,通过尺寸测量,制作出所用的模板。由于此种方法耗费时间长,占用空间大,所以引入计算机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配置好模板体系,既能保障模板中,复杂构件配置的准确性,又能缓解模板配置的工作压力。

3.墙体部分模板施工技术

墙体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其施工质量和位置直接决定建筑整体的性能和质量,为此,在进行墙体模板施工时,应当对所有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加以明确,同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通过调试模板等将墙体位置精准化。在具体运用模板技术施工中,现有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要点有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墙体模板进行安装时,应当以基层中心线为主,顺着中心线确定其两侧模板的边线的主要位置,并根据确定的边线对模板位置进行校正和确定,提升模板标高、垂直度的准确性,保证墙体模板的位置及其规范性满足施工方案及标准;第二,确定墙体模板体系后,应当利用有效的支撑方式提升墙体模板的稳定性,依照墙体尺寸、规格和施工要求利用穿墙螺栓提升模板固定性,同时在墙体模板两侧的50mm处设置钢管架,保证校正后的墙体位置不会出现偏移,进一步提高墙体模板的稳定性,保证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楼梯模板

建筑楼梯结构,运用的是钢管支撑,在楼梯模板施工时,就要利用大样图的方法,全面把控平台梁,以便发挥楼梯模板的作用。根据楼梯模板的图纸,安装好平台模板、平台梁和基础梁,在此基础上开始底板模板的施工,完善楼梯模板的施工过程。楼梯模板的支撑底板,格栅要保持着相同的间距,格栅下侧,横托支撑格栅结构。在横托的两侧,采用斜支撑,各项斜支撑,运用木条固定。楼梯模板的帮板上,采用钢筋绑扎踏步侧板,侧板的左右侧,错开间距设计,促使侧板能够处于直线位置。由此降低模板的施工材料,楼梯模板以定型的模板为主,提高模板的施工效率。

5.安装柱模

建筑工程的柱模结构中,板柱模施工时,需要在模板的外部设计立楞,主要采用木枋结构,把控好立楞的距离,立楞的外侧设计双水平钢管,支撑着板柱模结构。双水平钢管间,采用拉螺杆拉结的方法,维持柱模的稳固性。柱模间综合运用剪刀撑、水平撑的方法,加强拉结固定的控制力度,以免柱模有歪斜、变形的情况。

三、提升建筑工程模板技术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1.提升人员模板施工技术水平

模板技术中主要运用模板进行施工,因此对于人员的模板施工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为此,在具体施工时必须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能够精确地掌握模板技术施工技巧,通过在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相关培训,确保人员整体模板施工水平及专业能力符合施工技术基本要求,提升其技术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技术施工流程稳定进行,将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工期内,提升模板技术施工质量。

2.严格控制模板材料质量

首先,选择质量较高的模板生产商进行合作。要求所有采购模板的人员和监管人员成立采购小组,对市场上所有相关模版生产商加以对比和分析,对生产商的信誉和以往生产经验等加以检查,并对生产商提供的相关模板资料和检测报告等进行仔细分析,选择具有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家加以合作;其次,对模板生产过程加以监管,并考虑不同模版在施工中不同的应用对其规格等加以严格要求,对于生产出的模板质量加以检测,如发现出现拼接等问题应立即与厂商进行协商,严格把控所有模板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加大模板保护及安装的控制力度

首先,对于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模板应妥善保管,将模板放置在安全区域内并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针对模板材质、特点等严格控制管理环境,保证模板的质量,以免因磕碰、砸伤等对模板质量产生损坏,避免对工程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其次,加强对模板安装、拼接过程的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控制拼接流程,保证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及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水平。

4.模板质量控制监测

首先,应当要求技术人员加强对建筑使用模板的规范程度加以监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仔细观察所有施工人员及其施工过程,如发现施工错误环节应立即勒令该环节人员停止施工,并对该环节进行技术调整,避免因施工不断出现模板变形、偏移等情况,以免出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其次,加大对模板体系的监管及保护力度,实时对模板整体结构进行监测,确保结构的有效性,同时加大对施工过程的完善及控制力度,保证所有模板施工流程在可控范围内,符合施工标准和目的的同时,提升模板施工质量。

四、结语

模板施工技术现已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之一,该施工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便捷性,同时也适用于各类高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步发展、保证我国建筑行业走向科学化、先进化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该技术施工要点,并加大对模板技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同时利用技术要点规避所有技术类风险,将其施工质量及技术水平提升至最大化,为全面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推动我国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留勤.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

[2]陈克汤.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8(7).

论文作者:吴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吴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