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立法相对滞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大
从工作规范上看,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的范畴已经
不能涵盖当前审计实践的要求,审计评价规范准则亟需建
从工作程序上看,存在着组织部门和纪委、人大、政府等
多头委托;联席会议的组成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等现象;项目
计划管理水平低,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有的审计机关搞被
动突击,甚至简化必要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从评价标准看,目前的审计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准确,反
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某些重要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
城乡居民收入、农民负担等的真实性,审计部门很难进行核
实;财政、财务收支范围以外的领导干部经济违法犯罪问题难
以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审计机关对经济
责任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责任界定的标准各
不相同,宽严尺度也不一致,有的环节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加
大了审计风险。
2、“先离后审”的惯例弊端较大,而“先审后离”落实很难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原则上应该坚持“先审后
离”,即在审计完毕确认没有问题后,领导干部才可以离任。当
前普遍采取的“先离后审”的弊端有:第一,严肃性低,社会威
信度不高。“先离后审”容易给人造成“走过场”、“马后炮”的感
觉,影响了工作的严肃性。第二,干部责任心不够,新官不理旧
帐。审计发现问题,前任已经离任,无法执行审计结论;造成新
官不理旧帐,审计部门反而进退两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
性循环,同一问题会在同一单位屡查屡犯。第三,审计结果难
以充分利用,隐性风险易给组织部门造成被动,影响党的形
象。由于干部调动或者升迁的决定已经下达,审出一般性问题,也不好改动任职决定,只好权当没有问题,而一旦审出了
重大问题,造成干部使用的失误,会使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
门陷入被动,影响组织威信。
3、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和定位存在偏差
有的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存在错误倾向:一
是过于强调审计结果的局限性,对审计内容不做深入细致的
研究,只偏重于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很大。二是对审计结果的局限性认识不充分,对领导干部
的经济责任泛泛评价,对一些没有查深、查实的问题盲目定
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简单化、绝对化。
4、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十分突出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任务繁重,审计力量不
足。《审计署关于近两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的通报》
显示,一些省份每年完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只占到总工作
量的一半左右。任务繁重,而专业审计人员又较少,制约了经
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二是审计质量要求高,审计
实施时间不足。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广,而审计时间
往往比较紧,如果审计中又发现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经济
问题,那么要彻底澄清干部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工
作业绩,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很难达到目的。三是审计人员的素
质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经济责任审计的
政策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并且关系到领导干部功过是非的评
价,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审计人员
知识结构老化,全局观念和宏观意识不强,从而影响了经济责
任审计的质量。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 时政论文; 离任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