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言应该是孩子的语言_青蛙论文

小学语言应该是孩子的语言_青蛙论文

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是论文,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生处于儿童的年龄段,称之为小学生,着眼点在于学业程度。严格地说,当小学生的可以不一定是儿童,而“儿童”则是生命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人生之旅十分重要而珍贵的驿站。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小学”这么一种学业水平,更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而今天的儿童,正在遭遇可怕的成人化的入侵,过早地告别他们本应具有的童真面目,这不仅有来自社会、网络、影视等现代媒体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的课程教学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能无视这种现象。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

“童年”的重要,在于它会对每个人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童年留下的印痕,往往终身难以磨灭。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言:“我们都生性自然地清楚地记着童年时期所吸收的东西。”人这一辈子,在乐与苦、逸与劳的时刻,都会不时地在对童年的回忆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这一切都因为儿童可以享受的,正是我们成人可能已丢失殆尽、十分珍贵的东西。儿童尽管幼稚,却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着造化的赐予;儿童尽管不如成人成熟圆滑、能够灵活应变,可他们单纯、简洁,更安于当下,从他们自在的生活中去发现丰富的乐趣;儿童尽管没有成人那么多喧嚣的节目,那么多时尚的诱惑,那么多微妙的人际关系,可他们总是能在自己简单的游戏中快乐地尖叫;儿童尽管不能去很多地方,像成人那样闯荡四海,领略人生甘苦,可他们拥有一个比天地更开阔的想象世界,那可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私密空间;儿童尽管没有能力应对效率社会中工作的快节奏、强刺激,可他们却能比成人更深地体会到亲情,更直接地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也就能更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这就是儿童,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啥也不懂的乳臭小子,却比我们成人拥有多得多的人类的良知和天性。这就难怪英国大诗人弥尔顿会说:“儿童引导成人,如同晨光引导白昼。”

童心并非只在童年阶段存在,它可以在一生中发挥出神奇的力量。它是健全人格的开端,是终生活力、创造力的源头,是一辈子自由、幸福的基石,甚至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健壮活力的标志,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话语、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某些现状却不容乐观: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儿童观念也在逐渐淡化。

一、莫让“高雅”扼杀了童趣

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强化,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巨大进步。但是,在有些语文课堂里,对“人文”的理解似乎有点偏颇。富有人文情怀的语文课,说得简单些应当是最亲近儿童生命状态的课,最能滋润儿童心灵成长的课,最能生发儿童情趣的课;而不可误以为只有那种和之者寡的“高雅”,脱离儿童接受水平的“深邃”才是人文的。教师在教学语言中旁征博引的诗词曲赋,成对成串的对偶排比,过分含蓄的双关和叠床架屋的形容,再加上重复累赘的文史资料的引入……这些刻意的斯文和过度的雕琢,令儿童似懂非懂而兴味大减。此时此刻我们也许可以听到钦佩教师文学功底的掌声响起,可惜它不是来自“服务区”(学生),而是从听课的老师那里发出。这种难以引发童趣、赢得童心的“高雅”,只能是一种被成人“秀”了的“虚高”,由于缺乏儿童的心灵感动,也就难说有良好的教学实效。笔者曾从报上读到一个案例,作者盛赞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独具语文韵味的诗化评价语言”,深感这些语言“为课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案例中列举的所谓美的评价语言是:

“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

“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天。”

“你个性的发言是土,博大幽远。”

“你个性的发言是金,灿烂夺目。”

“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了你独到的见解。”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你的答案。”

“领异标新二月花,你的发言富有诗意。”

我们没有现场聆听过这位特级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但如果真如案例所言,是这样混沌一片的评价,只给人一种“月朦胧,鸟朦胧”的感觉,别说孩子不懂,连我们也不太明白。教师对学生的当堂评价,不仅是对儿童学习行为的积极勉励和缺失的补正,更有着开启心智、交流沟通、即时引领的重要功能。所以,明白晓畅、准确鲜明是评价的基本要求。否则,理解尚且困难,又何来引导的功能?如果说学生的发言“好”,好在哪里竟是一片混沌,难以捉摸,学生即使能笼统地感到被夸奖,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好,好在何处,并不能受益。再说,“发言是土”“发言是金”又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理解得清楚?教师也许觉得这样设喻意蕴深远,且又新鲜生动,富有诗意,可孩子能对这种半懂不懂的话产生兴趣吗?这样的“高雅”,叫人如堕云雾,如坠深潭,大脑一片空白。多次这样,儿童也就不会再去专注倾听,童趣当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拒绝矫情

语文课的价值取向之一当然是要让孩子心灵感动。儿童不应当只是为了受教育才出生的,把儿童一味当作学习工具来对待,是对童年不该有的忽视和摧残。语文教学在学字习文的同时,还担负着人的精神建设的重任,因此,儿童心灵感动就更有其重要意义。否则,童年将变得“贫血”“缺钙”。如果孩子们失去了心灵感动的能力,那将是民族莫大的悲哀。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重视在课堂上“以情感人”。但是,要怎样才能以情感人,以什么情去感人,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一个课堂现实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必须以“真情”感人,事实上,也只有“真情”才能感动人。

有时候,教师过于“感人”心切,动不动就想“以情感人”,或者误把“感情”当技巧,把一种千篇一律的僵化模式当作激情的法宝,其结果只能是成了一番“矫情”而难达“感人”的效果。如在学习一些表现英雄人物或历史伟人的课文时,教师每每要让学生作一番心灵表白——“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之类,如教学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确实情动而辞发,有跃跃欲试之求时,这样让大家畅所欲言,自然效果很好;但如果只是把这种心灵表白视作一种激情技巧而不顾课堂现场火候,广为滥用,就只能使儿童勉为其难,他们只能矫情地说些废话以应付尴尬,或者言不由衷地贴几张成人化的标签以迎合教师。事实上,文学作品讲究的是意境,孩子在已有所意会有所感动的情况下,一时难以言传是正常的,未必都要作激情演说。再说,孩子毕竟是孩子,对有些历史伟人或英雄人物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要真正理解乃至感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不如让学生多读课文去体味一番为好。另一方面,最深沉的感情往往会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一定要即时简化为几句简单的口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坏了这种情绪。所以,真情有时不一定要说出来,如果硬要学生表白,师生双方就难免陷入“矫情”的误区。课堂上矫情多了,做作多了,大话、假话、套话也就多了。

某市举行优质课选拔赛,共有6名来自不同县区挑选出来的参赛者,其中一位老师执教《黄继光》(三年级),一位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年级),还有一位老师教的是《詹天佑》(六年级)。三篇不同年级的课文,主人公是不同时代的人,又由不同的老师设计、施教。可奇怪的是课末的环节竟如出一辙,都是老师说:“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又一次崇敬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则三次声嘶力竭地呼喊主人公的姓名。最后又都在“感动中国”的评选颁奖中,由学生写“颁奖词”结束。如果说这只是一次巧合,“巧合率”也太高了。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以为是因为执教者把这样的“煽情”仅仅看作是一种操作技巧、一种课堂教学的构成元件,可以任意拆卸、搬用和重新组装,而全然不必顾及不同教学现场的不同情感氛围与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感特征,忽视了课堂情感应当源于儿童、教师的心灵感动,而心灵是否真的被感动,则是一种生命原生态的存在。它可以适度引导,而不能用一种外加的、僵化的形式加以“图解”,逼其就范。显然,如此全然不顾孩子的情感特征,会造成对儿童情感的误导、伤害,甚至可能害及终生。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保护儿童的想象

与成人相比,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做梦的季节,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这话有一定道理。这也就意味着想象是儿童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会忽视对儿童思维方式的维护,不讲场合地用自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过早地告别他们本应具有的童真面目,对于与孩子年龄并不相称的早熟给以各种形式的鼓励。老师给四五岁的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位幼儿说月亮上面是不能居住人类的,它是地球的卫星,哪有嫦娥。老师便会表扬他“聪明”“懂得真多”。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感到欣喜还是悲哀?

有一个案例:课堂上正在学习《鹬蚌相争》的故事,一个学生高高举起小手:“老师,课文有问题。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于是,教师组织大家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要给编辑写信,可以把课文改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老师以教育实践智慧机智地作了处理,不仅肯定了同学的这一提议,而且临场生成得相当精彩。但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有了新发现:“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内,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于是,似乎还得研究“蚌的嘴在哪里”这个难题。

当然,学生们那种不迷信课本,敢为课文挑刺的精神确实不错;课堂上这种思维活跃、敢于独立思考,坦陈己见,确实也是充满活力的一种表现,应该受到老师的鼓励。

但这也引起了我们更深的思索:这样改就没有问题了?不,其实从学生修改意见中的“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这句话中,我们是否还可以再问“蚌有眼睛吗”“蚌的眼睛又在哪里”……如果再深入下去,那么还有“鹬会说人话吗”……如果还要深入下去,那么被儿童视为天使的许多童话和寓言是不是都会成了不真实、漏洞百出的故事?这又该怎么办?

显然,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可消解了儿童善于想象、乐于想象的思维方式,不要引导孩子对美丽的艺术想象去一一加以科学的实证。尽管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但教师引导解决的途径应当多从维护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孩子是善于想象的,而寓言是想象的故事,是从生活中来的,让他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像“鹬蚌相争”这样的事,他们就不会再去关注“嘴被夹住就不会说话”这类问题,如此,才能从发展孩子独特的想象能力着眼去正确解读寓言、童话一类的文学作品。

再来看一课例: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深读《啄木鸟和大树》这一课时,多数学生批评大树不愿治病的态度,但也有几个孩子批评啄木鸟缺少爱心:“他只对大树劝说了一次,而且是在大树病还不重的时候,如果啄木鸟能更多地关心大树,多去劝说几次,特别是在病重的时候,大树他是会接受治疗的,这样大树他也不会死了!”显然,课文的本意在于说明小病不治,后果严重,不可讳疾忌医的道理,而孩子曲解了这个意思,因此为大树死得可惜而责备啄木鸟了。当时,执教的老师觉得难以应对,只好不了了之。

其实,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去重点研读表现大树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态度的文字,帮助学生端正认识;甚至也可以这样处理:其实啄木鸟是好几次劝过大树的,但都被大树拒绝了。故事编成课文的时候,把这简化了。现在既然大家对这个问题很关心,我们可不可以来写一段“啄木鸟二劝大树”的情形,好吗?显然这样处理会更符合儿童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的思维方式。虽然这是老师的美丽编造,但不仅无伤大雅,而且融合了拓展课文、强化主旨和读写一体的多种功能,当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小孩子懂什么”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儿童是世界的明天,时代的未来,但成人主宰世界、引领时代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如此,成人总是居高临下地看孩子,觉得儿童能懂什么!

《半月谈》上刊登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叶兆言与女儿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身为父亲的叶兆言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却在潜意识里以自己的思想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才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他说:“小女曾说过,我这个当作家的父亲让她还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先教她学会了批评。这一点真让我汗颜。”

请看一位老师写的一则“教学笔记”,也颇能发人深思:

我们正在学习《太阳》一课,就在我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一只小手高高举了起来。是铭——一个喜欢发言却又词不达意、经常会制造点麻烦的孩子。我皱了皱眉,有点无奈地请他站起来说。他结结巴巴地讲:“老师,太阳不……不是圆的……”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们天天都看到太阳,太阳怎么可能不是圆的呢?”……可是铭涨红了脸,固执地坚持:“真的,太阳真的不是圆的。我从书上看来的。”我不假思索地说:“你是不是有点信口开河,你能把那本书拿来让我们见识见识吗?”

第二天,铭拿来了一本厚厚的书,他翻到了书签夹着的那一页,指着其中用铅笔画出的句子让我看:“太阳的光球是我们肉眼能见的部分,其实光球并不如我们肉眼所见的那样是圆形的,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看来我确实错了。我为自己的无知和骄横感到后悔不已,这份后悔也许会伴随我终身。

孩子虽然幼小,但他们也是独立的生命。生命之间,不论成人、儿童应当是平等的。在“小孩子懂什么”的背后,是成人对孩子的蔑视态度,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平等待遇。这会很伤儿童的心,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种轻视儿童的观念是落后的儿童观的历史阴影。从历史的进程看,人类社会对儿童的态度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历程:由“忽视儿童阶段”(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只是没有开化的生命)到“俯视儿童阶段”(承认小孩子也是人,但十分幼稚,一切都得听大人的话);从“平视儿童阶段”(意识到儿童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在人格上和大人是平等的)到“重视儿童阶段”(认识到儿童不仅和成人是平等的,而且童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尽管鲁迅早在1919年就提出过“儿童胜于成人”,应当重视儿童的结论,但落后的儿童观并不会很快就销声匿迹,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提升对儿童的认识。

另外,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他们拥有信息量的渠道和机会,几乎和成人一样。对于今天的孩子,我们自然更应当刮目相看,“小孩子懂什么”的观点,终将成为历史陈迹。

五、警惕儿童失语

语文教学当然要学语言,但因为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我们就不能忘记作为学习主体儿童的生命状态。教师应当引导、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质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要致力于把一些知识概念、所谓课文的中心思想、标签化的人物评价和标语口号式的思想内容分析,简单化地灌输给孩子。这样做,只能促使儿童普遍地去模仿、挪用成人的话语,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可悲的“儿童失语”现象。听说在“少代会”上,一些少儿代表写了挺不错的提案,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根本说不清与提案相关的情况。原因是这些提案是大人们给搞的。这说明儿童的失语现象,是因为他们处在无时不被成人话语“人为遮蔽”的状态。这些成人话语又往往以尊严、正确、霸权的态势,挤压了儿童话语的存在理由和空间。

当然,儿童话语有时会有其不正确、不规范、不全面的一面,这是正常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儿童话语是儿童的思想表白、精神宣泄和心灵交流,是他们的一种生命状态,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对其欠缺的一面,教师完全可以作富有亲和力的循循善诱。请看下面的案例。

在一堂低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教《小蝌蚪找妈妈》。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来谈谈对青蛙的了解好吗?

生:青蛙会捉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是吗?

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是人模仿青蛙的动作。

生:青蛙的肉很好吃。(教室里一阵哄笑。)

师:哦,你吃过青蛙肉吗?

生:我吃过,爸爸说青蛙会捉蚊子,吃了青蛙,蚊子就怕我了,不敢叮我。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你吃了青蛙,也不可能变成青蛙,蚊子怎么会怕你呢?

生: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一天能捉很多的害虫,要保护它,怎么能吃呢?

生:如果我们把青蛙全吃了,那地里的庄稼不就被害虫吃光了吗?我们人类还吃什么?

生:哦,原来不能吃青蛙的肉!

造成儿童失语现象的原因很多,社会强势语言(如网络语言、股市语言、娱乐圈语言、外语等)的影响,成人霸权语言的挤压,时尚流行语言的诱惑,都会使儿童不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对童年的十分严重的入侵。语文教学必须非常重视呵护儿童的话语权。从上面的案例看,这些低年级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语畅谈感受有多么精彩,真是五花八门、童言无忌。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毫无顾虑直抒胸臆,是和老师懂得尊重儿童的话语权,极富亲和力的正面鼓励孩子说自己的话分不开的。即使孩子说错了,教师也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引导大家在自由发言中自我纠正。因为儿童的话语权,不仅涉及话语的思想文化内核(话语内容),也包括话语的言说形态(话语形式)。儿童应当表达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真情实意。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时代如果孩子说大人的话,想大人的事,那么大人就会说孩子的话,做孩子的事。这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显然,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行动,应当引导儿童敞开心扉用自己的话语与课文对话。这才是儿童的语文,因为这不光是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学习了语言,更因此润泽了儿童的生命,呵护了儿童的精神家园。

六、语文知识应是可爱的

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我们不该疏远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语文不可能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学字习文无法回避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如果语文课不注重学语习文,那“语文”之“本”就不复存在。所以,儿童语文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学习语文知识,而是怎样学习语文知识。在儿童语文中,语文知识应当使儿童感到是可爱的才好。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写词语,其中几位发展水平不一的学生被教师请到讲台前写在黑板上。听写结束,大家对照课文找错误,何冰儿在黑板上把“一户人家”写成了“一尸人家”,把“鸟儿”写成了“乌儿”。老师没有批评何冰儿,而是笑着对大家说:“今天的听写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学写错了能自己发现、自己改正。有趣的是这些写错的字,它还是一个字。你们看这‘一户人家’的‘户’,头上少了个点就不是‘户’了,而叫做‘尸’,‘死尸’的‘尸’。这个点就像脑袋一样,一个人脑袋掉了还能活吗?不就成‘死尸’了?(孩子们开心地笑了。)再看这个‘鸟’字少了一点,就不是‘鸟’,而变成‘乌’,是‘乌黑’的‘乌’。这一点就像是鸟的眼睛,鸟儿眼睛没了,不是就乌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孩子们笑得更欢。)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啊!”

分明是教识字,又分明是学生错写了两个字,可教师即时生成,随机点化,十分风趣地讲了有关识字的知识。这就使课堂不仅不显得枯燥乏味,而且生动有趣,化“错”为“宝”,深入浅出地激发了儿童识字的兴致,调动了他们学字习文的积极性。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坚持了一个理念:学习语文知识也应该是儿童化的。

请别以为所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都是机械僵化的,都会欠缺人文情怀而不为儿童所喜爱。

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台湾蝴蝶谷》一课时,讨论到描写彩蝶飞舞的情景时,一个小朋友打了个比喻——“这些彩蝶就像在空中飞动的一条绳子”。教师并不忽视孩子的这一说法,而是要大家再读读课文,品味一下“这个比喻像吗?”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番议论:

“说像一条绳子,就不像蝴蝶飞舞的样子了。因为绳子是细细的么。”

“把很多彩蝶在空中飞舞说成一条绳子,就不美了。”

“绳子怎么会在空中飞呢?好像要打人、抽人,叫人害怕。”

“彩蝶飞舞的景象,应该更像一条彩带在空中飞舞,因为蝴蝶是彩色的呀。”

“彩蝶飞舞很美,就像人们翩翩起舞时,舞动的彩带在空中飘呀飘的。”

于是,教师因势利导:“是呀,要写好一个比喻句真不容易,现在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群蝶飞舞的美景,再写一个合适的比喻句,好吗?”

谁也不会否认这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但这样的训练是鲜活地生成于学生随堂发生的错误之处,融合在儿童对课文的赏读之中,不同样以浓浓的人文情怀为儿童所接受,所喜爱吗?在课文中语文知识本来就是和人文情怀血肉相连、难分彼此的。儿童喜爱课文又怎么会对课文赖以存在的语言形态不生喜爱之情呢!问题就在于教师该如何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健康深入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离不开正确观念的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正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被我们忽视了的问题。个人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之本是要追寻儿童的语文,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要用儿童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标签:;  

小学语言应该是孩子的语言_青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