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研究论文_王艳红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研究论文_王艳红

王艳红

韶关市浈江区文化馆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而且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文化馆建设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进步,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文化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改革,努力借助大数据数字化来优化文化馆的建设。因此,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如何提供数字文化馆服务,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数字文化馆的内容

一方面,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建立资源库,以数字为载体存在、传播和发展。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应侧重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建立海量的文化艺术数据资源库,将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内容分享给公众使用。数据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基础,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立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包含文艺资讯、在线直播点播、远程教学、艺术知识普及、慕课、公共文化服务论坛、搜索导航及互动功能等),公众通过客户端即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使文化馆得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2.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2.1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

以前,各级文化馆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是线下计划性的,大家只能参与或者享受到文化馆按照计划提供的各种线下资源,既没能精准满足大众需求,还费时费力,效果也是小范围的。数字文化馆的出现,将文化馆所有的线下资源变成了线上资源,这些线上资源不断积累, 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大家只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受文化服务。

2.2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文化馆职能的要求

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全民艺术普及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馆的业务功能已经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需要拓展新的阵地,在大众目光聚集的领域进行横向纵深开拓性发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就是传统文化馆拓展受众领域的一个重要支点。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展文化馆的工作,提高效能,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满足全社会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能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3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更精准的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依托大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大众各种文化艺术需求,包括喜欢哪种艺术门类、喜欢在什么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文化需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这样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就可以十分精准的投送数字资源和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1]。

3.大数据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不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馆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馆不能适应大数据背景的实际需求。首先,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各级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缺乏统一考核标准。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并没有统一标准,文化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合理的考核制度,约束、指导各级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因此统筹人才、设备、资源、素材等各类文化相关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形成一盘棋的数字化服务网络体系迫在眉睫;二是相关服务设备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获取需求;三是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服务相对较少,使群众难以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四是未能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池。各级文化馆站业务资源丰富, 但各类活动资源、场馆资源,自建资源、第三方资源等多而分散,群众需要从不同系统才可以获取到相关的文化资源,给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亟待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增强资源加工能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汇集中心。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编织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空间,社会公众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但是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没有活动、场馆入场验证的闭环O2O,数字文化服务没有完善的数据统计系统,数据统计信息化不足,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缺乏大数据分析,没有合理、有效的数据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还处于盲目开展阶段,难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可见,大数据环境对传统文化馆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馆的创新,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

4.1依靠大数据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是,打破物理界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全民艺术普及程度,联合社会力量,丰富供给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争取让国家少投入,群众多受益[2]。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终端化,多渠道多分支的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大范围覆盖,使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利和丰富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强化了精准投送文化资源,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它不仅扩大、代替了省级文化馆的职能,也大幅度提高了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到达率和服务效率。

如今,大数据影响了很多行业,包括新闻,营销和传媒业,这些行业都在开始进行受众的研究,商情分析等等。同时,大数据也在不断改进行业生产程序,不断影响并对传统传媒业态进行改造。但是,李彦宏认为,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实际上只有空架子,数据根本没有实现开放。他的观点是,要想真正利用和开发大数据,必须从政府的角度不断推动。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数据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所以,大数据对于数字文化馆建设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文化馆倚靠大数据来完成什么任务,怎么获取大数据,怎么分析大数据,大数据怎么指导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都需要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结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使数字文化馆具有丰富多彩的服务模式,拥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是更加“接地气”、均等、便捷和广泛,也更加先进,服务模式种类繁多,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个虚拟空间是省级一馆制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充分利用全省区域的优势特色资源,大范围扩展实现群众享受文化惠民成果。让文化馆在群众身边,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能够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4.2多方渠道进行技术队伍整合, 着力开展购买服务

数字化文化馆线上服务作为新型的文化馆服务方式,是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起来的,是具有现代性与科技性的,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各级文化馆属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不可能大规模招收专业的互联网人才,这就需要扩展思维方向,保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畅通,让技术服务引进来而不是把人引进来。现在各种科技公司和网络公司开始对文化馆关注,他们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显而易见,这正是各级文化馆现阶段结构上所缺少的。但是,这些公司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化馆事业,也不会直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所以,这就给各级文化馆尤其是省级文化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去整合这些模块化的资源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4.3深入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体系化应用服务建设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这是各级文化馆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职能。全民艺术普及让文化馆的职能分工更加清晰,其中全民艺术普及就是最基础的那一部分,也就像是金字塔的底层基础。基础越大越结实,公共文化服务的金字塔才能更大更高。做好全民艺术知识的普及、全民艺术欣赏的普及、全民艺术精品的普及、全民艺术技能的普及和全民艺术活动的普及,通过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全面提升全民艺术普及效果。

4.4运用好此种大数据成果,加强各参与方的合作粘性

数字文化馆服务平台的建成,面对的是众多用户、海量数据、多部门合作的局面。因此在诸如此种情况的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为运营、活动、决策等提供准确依据,为提升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供方式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运用好此种大数据成果,更有利于各参与方的合作粘性。

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工具,辅助在整个文化服务平台的运营过程中,以数据为核心,通过对公共数据、研究数据、定期报告、增值数据的分析,掌握用户行为、系统运行指标、外部支撑数据的变化,更好的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良好运行提供严格真实的数据基础,更为系统规划和宣传推广的策略提供数据依据。

5.结束语

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是现阶段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重要工程,所以必须依靠大数据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多方渠道进行技术队伍整合;深入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体系化应用服务建设;运用好此种大数据成果,加强各参与方的合作粘性等措施,来为群众带来更现金、更广泛、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溢. 大数据视域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分析[J]. 青年时代, 2017(20).

[2]丁建惠, 沈玉云.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初步探索[J]. 剧影月报, 2014(6):158-160.

论文作者:王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研究论文_王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