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理论的主观特征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生产力理论的主观特征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生产力理论的主体性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生产力论文,特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马克思正是通过对生产力内涵、生产力标准、生产力价值的科学阐释,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物质基石,为我们找到了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以及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范畴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归宿,既取决于主体的力量,又取决于主体的需求。邓小平依据这一理论,进一步突出了生产力内涵、生产力标准、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生产力内涵的主体性

生产力是表征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产力的结构、要素、功能有多种提法,涵义也不尽相同。(注:参见龚廷泰、胡凤英《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第2部分有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概念的分析, 载《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生产力概念的系统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十分强调生产力内涵的主体性特征。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论述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人是首要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工人,劳动力是生产力,而且他强调“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97页。)

——科学是重要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 科学“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90页。)

——分工、协作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为前提,分工和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因此,分工、协作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90页。)

——社会科学知识也是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作为生产力,既体现在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上,也体现在劳动者的智力素质上。而劳动者的素质因素,既包括劳动者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他们所具有的社会科学知识。他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科学知识,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0页。)

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生产力实体性因素的视角看,人是生产力首要的因素;从生产力智能性因素的作用看,包括“一般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生产力运筹性因素的层面看,分工、协作与管理是生产力的集体力。所有这些,都突现出生产力的主体性特征。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错误指导,不仅生产力的主体性特征被抹杀,而且连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也被当作“唯生产力论”遭到批判。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83页。)。在这次预示着中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会议上,以及后来的一系列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内涵的主体性特征作了科学的阐发。

第一,在生产力实体性层面上,邓小平同志在肯定体力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力中的主体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应该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脑力劳动?从事科学技术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对这个问题必须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有各种各样的脑力劳动者。有些人是完全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处在对立的地位。但就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如同列宁所说,他们本人并不是资本家,而是学者。他们的劳动成果为剥削者所利用,这一般是社会制度决定的,并不是出于他们的自由选择。马克思也曾经指出,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说,他们也是受资本家剥削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广大知识分子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所以,他们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不仅如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知识分子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在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85~87页。)

第二,在生产力智能性层面上,邓小平同志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进而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与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84页。)

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这样,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邓小平同志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本质联系,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这一理论符合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突现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为发展高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把发展科学和教育作为我国各项工作的战略重点。他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是战略重点,是关键。”(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页。)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要把知识分子的地位从“老九”提到第一。在这方面,我们宁可在经济上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知识分子工作做好。他还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地给知识分子当好“后勤部长”,每年都能给知识分子实实在在地解决一点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生产力中的主体性作用。

第三,在生产力运筹性层面上,邓小平同志在强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进而强调发挥运筹性因素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是生产力的运筹性因素,它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生产力的整体优化为目的,力图以整个系统的最佳方式调控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和各环节的关系,使之实现最佳的结合方式,寻求最佳的整体效应,从而形成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种运筹优化功能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而实现的。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在科技硬件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管理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他从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方法的更新的高度阐述了管理这一运筹性因素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在管理理论方面,他提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中心,要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符合社会大生产规律的理论,实现管理理论的科学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他要求实行管理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方法方面,他强调加强责任制,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善于选用管理人才,量才授予职责,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生产力标准的主体性

生产力标准的主体性是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它是相对于生产力中的客体因素即物的因素而言的,是指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坚持生产力标准,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以人作为生产力的中心和主体,以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使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满足自身和完善自身。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生产力标准的时候,他对生产力标准的阐述是全面的。他在提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特别强调生产力标准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发展生产力要激发人民群众的自觉性。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我们事业的力量源泉。因此,我党为了发展生产力,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在筹划每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的时候,决不是从本本出发,更不是从个别人的私利出发,而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而,改革能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激发人民群众的自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之中。

这一问题的提出,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统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的基本观点。它的基本要旨是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尊重民心、民意;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而检验这一路线正确与否和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则是生产力标准。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079页。)这就是说,凡是能够解放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路线和政策,就是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可见,生产力标准对一切政党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群众的人心向背,群众是否满意,能够产生出代表着每一时代潮流的主体精神,从而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走向。

第二,发展生产力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主动性。

社会主义是群众的事业,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也是群众的事业。群众的主动性的发挥、积极性的提高,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通过改革调动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就把生产力的标准与生产力的动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改革是群众的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改革首先要解决农村的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65页。),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发展生产力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创造性,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源泉,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既是一场革命,也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方案。所以,需要摸索和试验,尤其要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改革是一场试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4页。)。改革既然是一场试验,那么,就要发扬敢试、敢闯的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所谓敢试、敢闯的精神,一是解放思想,胆子要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干,不能因循守旧;二是不搞争论,允许试、允许看、允许等,从而避免因此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机遇的丧失;三是允许犯错误,及时改正错误,不搞运动,不扣帽子,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宽松氛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改革极大地发挥了人民群众的投身于改革的创造性,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

所谓生产力的价值,是指生产力的属人关系,是生产力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的关系。按照价值客体的层次划分,它属于社会物质价值的范畴,是社会生活领域价值系统的经济价值层次中的核心要素;按照客体性质来划分,它属于创造的价值而非天然的价值;按照价值的功能来看,它既属于手段性的价值,更属于手段性的价值。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来说,生产力是目的性的价值;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来看,它属于手段性的价值。因此,生产力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即属人的特征。

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社会主义本质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它的继承者,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求索。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前人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不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新概括,而且从中突现出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发展生产力,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不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处于很低水平也不叫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2页。)1986 年9月,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1~172页。)在1992年,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了完整的、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在这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价值之所在。可见,在社会主义本质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价值具有鲜明的属人性,即主体性。

其二是在“三个有利于”标准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虽然与生产力标准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和内在的承接关系,然而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后者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和客观标准,前者是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和价值标准。邓小平同志把是否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终标准,从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应该如何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展现了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特征。因为不论改革也好,发展生产力也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好,最终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必须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大胆地改革,大胆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还体现了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和改革动力的主体性之间的一致性。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动力。我国的改革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且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进一步依靠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要达此目的,必须通过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惠,否则,因为改革所造成利益关系的失衡,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而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破坏。同样,只要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人民实实在在地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那么,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标签:;  ;  ;  ;  ;  ;  ;  ;  

论生产力理论的主观特征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