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优化管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及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质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化
引 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地质档案管理渐渐走向信息化,这样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可是与此同时,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一方面,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更新换代太快。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联性太高,而且一旦启动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对人才的引进以及在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创新等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好这些问题。
1地质档案信息化内含概述
档案部门对于国家的一些地质资料用电子信息的方式,录入到国家的电子档案当中。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提高相关单位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是地质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2地质档案信息化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软件实用性有缺陷
当前我们国家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所以有很多档案管理软件应运而生。但是,在许多档案管理软件当中,由于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使用的计算机模型在规格、型号以及版本上的不同,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地质档案信息录入效率低,甚至很多档案不能进行录入等问题,在实用性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些档案管理软件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在通用性上也存在着问题。
2.2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有缺陷
首先,由于档案管理的等级不同,相应的规范发展以及服务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单位之间信息交流非常少,导致文件的共享性不强,这样有一些单位就没有办法得到持续更新的信息资源,大大阻碍了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进程。
2.3档案管理的人才匮乏
众所周知,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是我们地质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数字资源加工平台进行建立,是地质档案管理员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活动,由于各个数字资源需要进行相互融合,相互重组,对他们重新进行分类,最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结合体,所以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于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到一定程度,但目前我国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依然很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地质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 地质档案信息化及利用过程中的解决对策
3.1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实用性
有关单位在做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的时候,要多注意它的实用性,考虑到不同规格,不同开发系统的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融合,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用,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录入进程,提高有关单位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很多地质档案不能录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质档案信息录入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档案信息管理具有一定规范性的含义,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过程,有关单位会通过文件的指示对信息管理过程当中涉及的细节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有一定的标准。还有就是,要想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文件当中的档案信息隐含的价值寻找出来,并使之达到最大,这样档案信息资源的隐含价值就会成为我们在无形之中积累的财富。而且我们都知道,地质档案信息一般都是由单位的技术部门来进行应用的,而且技术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有着非常统一的科学标准的部门,所以我们要确保他们的工作与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与此同时,需要我们在档案信息方面进行规范化,尽可能使他们的工作效果达到最佳。
3.3大力培养档案信息管理的人才
信息资源的加工是地质档案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在我们国家,对于信息资源加工方面人才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相关单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定期对表现积极的人进行培训,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还要对他们的学习内容进行考核[1]。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加深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的理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熟练自己平时的业务技能,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国内档案信息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
3.4提升档案管理安全防护措施建设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安全的有效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对黑客、病毒的有效防范,避免外界恶意攻击对信息系统平台的安全威胁。其次,强化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特别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杀毒软件等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系统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系统安全[2]。再次,强化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规范操作,避免安全威胁造成严重的网络安全事故,导致档案信息丢失或损坏。
3.5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全面落实基础工作
当前,地质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环境条件欠佳,基础性工作未能有效落实。为此,一是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人员及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3]。二是创设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参与的积极性,并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协调配合,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序建设。三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加强激励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职务晋升等挂钩。
3.6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平台。在笔者看来,单位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的建立,特别是硬软件的完善,是搭建档案管理系统平台的重要基础[4]。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系统平台,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存储及传输,确保档案信息有效利用,发挥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地质档案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想使得地质档案信息化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越来越顺利,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更加标准化,而且在相关软件的开发上还要注重档案管理软件的的实用性。一方面,这样能够响应国家与时俱进的号召;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相关单位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相小英.新形势下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09):38-39.
[2]邓耀梅.核地质档案的开放利用与安全问题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4):105-106.
[3]李发福.地质勘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3):87-89.
[4]格日乐.新形势下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传播,2016,8(08):101-103.
论文作者:邓敬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档案论文; 地质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单位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