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良好发展,我国社会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迅速提高,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社会和居民对电能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力系统中的现代电网调度运行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如今,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智能化
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对电力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所以国家需要十分重视电力工程的建设。然而随着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这对电网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电网的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满足当下电网运行要求,对电网进行综合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电网的运行要求。
1智能配电网简介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智能配电网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应用了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满足了全面集成配电网在线数据、用户数据等方面的要求,以配电网为中心来对电网进行实施建设,能够在配网系统正常运行或者事故状态下对配网进行监测、保护和控制,让用电和配电之间实现智能化管理,方便后期的运行维护和排除故障,从而使电网更加可靠,运行安全。
2电网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2.1电网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存在缺陷
电力系统的日常管理、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和电力工人的管理这些都是电网运行管理涉及的内容,所以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电网运行管理的时候要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而这些因素有些是不可控的。比如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突然主变压器出现漏油现象,发生变压器起火等故障,那么电网运行管理人员需要立即找到判断该故障发生的原因,并立即安排就近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变电站检修过程中,运维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变电检修环境,上一次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为变电检修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电网运维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运维管理人员综合各个要素作出综合判断。
2.2技术漏洞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总的来说,若是电力调度工作具有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就会使得调度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危害。例如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合格的理论知识水平,又或是辅助部门的没有配备令人满意的专业设备,或者相关的自动化、通讯等设备维护不足、故障率偏高,这些也许都会使得调度工作出现技术失误。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可靠性。不仅如此,在现阶段的电网运行调度工作中,有一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着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无视调度纪律,不按《安规》、《调规》进行相关的操作和工作。这么做的话,一旦发生事故,整个电网系统都将会遭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的途径
3.1保护和控制智能配电网技术
智能配电网在运行时要能够实现自动保护和控制,而保护和控制智能配电网技术分为广域保护、自适应保护两种。广域保护又分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保护,继电保护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实现对辅助系统进行主保护,能够实现对电网安全定值进行自动变化。智能配电网是一个结构细密的工程,其系统规模较大,单一进行集中保护几乎没有可能实现。配电系统要能够具备快速模拟仿真,网络重构等技术功能优势,便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实施时可以迅速确定继电保护区域,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检修。
3.2确定科学管理制度
调度部门有必要优化管理制度,从而加强现代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工作的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讲,现如今不少基层调度部门的相关实践操作还是有相当多的缺陷,所以电力调度部门有必要综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来优化管理制度。在确定具体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规范化以及统一化,杜绝因方式不合理导致的各种异常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对调度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熟悉电网方式。不仅如此,在展开具体的调度操作以及工作申请审批时,调度方式部门一定要严格地执行审查制度,不能让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影响电网运行。
3.3提高电网运行方式的人员素质
为了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提高运行方式综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定期举行相关技术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相关的电力知识,比如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等相关电力设备的结构和特点,从而对这些电气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为电力运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电力企业应该投入部分资金,组织电网运维管理骨干到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或者机构进行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需严格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3.4提高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供电企业在智能配电网自动化方面进行了深度应用,也积极推进了此方面的工作。配电运行自动化可以灵活地根据季节、用电量变化来分配电压,进行无功补偿,自动调压的作用。在设备的运行维护上,后台监控人员可以通过数据监测,判断出故障位置,方便运行维护人员迅速赶到指定现场,进行故障的排除,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我国目前的配网供电可靠性不稳定,网架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推广智能配电网来达到优化配电网运行的缺陷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管理稳定性。通过自动化配网技术实施,逐步消除供电缺陷问题,能够直观地反应用户的用电信息。
3.5安全方面的优化
电力企业在电网建设、运行、检修的各个环节,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安全工作,调度方面的安全直接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转。如果希望提升电网调度的安全性,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考虑:首先,各个部门一定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如果出现安全事故,要做到可以明确地追究责任。只有如此,才可以很好地降低生产过程里出现问题的概率。其次,若是调度工作中出现了安全风险和隐患,一定要及早地采取补救措施,消除隐患,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日常生产中遇到的种种安全风险点实施跟踪调查,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预防工作。
3.6建立电网运行管理数据库
随着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电力系统采集的电网运行数据越来越多,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数据计算、管理难度。而各地供电公司各自为阵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因此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信息时代,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网公司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各级电网公司将变电运行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不仅有利于电网公司及时了解电网整体运行状态,而且还能为电网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电网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故障信息数据库、分析计算数字数据库和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库等各种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管理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避免因为数据信息混乱造成电力故障。
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飞速地向前迈进,现代电网调度与运行方式优化显得尤为关键。电力部门有必要对调度工作中遇到的状况展开分析,而且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处理。这么做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前进,让经济建设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键.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1):5382.
[2]董大威.浅析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5(51):336.
[3]粟文翠.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4(22):53-54.
[4]朱小兰.浅析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133.
论文作者:陆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电网论文; 方式论文; 工作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数据库论文; 数据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