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118例分析论文_彭义华

衡南仁济医院,湖南 衡阳 421167

摘要 目的 探明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并筛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118例,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给予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观察指标主要有:比较治疗前后病患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治疗结果,治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情况,统计指标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统计指标结果发现,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VAS评分、JOA评分结果均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研究组病患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上升,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研究组病患的治疗结果中有效、无效例数少,不良事件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效果显著,明显改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机体的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且经外力作用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至后方或椎管内,使得神经根受压迫,出现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或麻木等症状[1~2]。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案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常常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但部分病患在手术治疗后会有遗留疼痛症状,表现为皮肤局部麻木、畏寒等,且在服用维生素 B1后效果不佳[3]。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效果,具体报到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经病患和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进行手术治疗,无针灸禁忌,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重要脏器损伤,合并其他疾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不配合医生等。研究组男3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8.2±9.1)岁;平均病程(2.2±0.6)月。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4±9.9)岁;平均病程(2.6±0.9)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发现差异有可比性,P>0.05,可在同一基线上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即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氯唑沙宗片。研究组研究对象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首先将针灸治疗仪的参数设置好,病患在俯卧位的情况下,采用消毒的针对肾俞、夹脊穴、阿是穴、腰眼穴、大肠愈等穴位进行穿刺,然后连接针灸治疗仪,节律性跳动增加力度,30min/次/d。两组病患菌治疗半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标标准 记录两组病患的疼痛和腰椎恢复情况(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结果和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VAS满分10分;JOA满分29分,内容有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活动受限、膀胱功能4项。治疗结果:病患疼痛消失,直腿可抬高70度以上为治愈;疼痛感明显减轻,直腿抬高30~70度间,不影响正常生活为显效;疼痛有所减轻,直腿抬高15~30度间,偶尔需服用止痛药;疼痛感无变化。治疗有效=(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采用SPSS 19. 0软件统计、处理指标结果。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病患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较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结果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且近些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4]。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以服用抗炎、抗过敏和镇痛等药物缓解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但起效慢,恢复效果不佳[5]。随着目前中医的广泛应用,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效果。较常规西医治疗,中医针灸可活血化瘀、舒经活络、调理气血,通过缓解肌痉挛、改善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效果[6~7]。

就本次实验结果而言,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较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结果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治愈、显效例数多,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几项指标结果说明中医针灸能明显缓解病患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印证了中医针灸的效果佳。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因本次实验的样本量小,需要做多次大样本实验进一步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和常规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的意义及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7):29-30.

[2]于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01):55-57.

[3]刘燕丽.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6):51-52.

[4]仲春光,李治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51.

[5]赵飞.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疼痛68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6):33+35.

[6]丰效杰.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疼痛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439-1440.

[7]邓栋,李亦聪.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03):639-642.

论文作者:彭义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118例分析论文_彭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