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我国电力行业来说,电厂热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是我国电厂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基础,给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促进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对电力能源的稳定生产和输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刺激我国发电机组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1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
第一,DCS系统。电厂DCS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完成电厂的过程控制和管理。DCS控制系统在电厂中的广泛应用,可实现电厂机组的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报警和自动保护,实现机组运行的自动控制。第二,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硫系统主要采用PLC和FGD2DCS。电厂烟气脱硫系统通过fgd2dcs和PLC,结合计算机的键盘来控制开启和关闭的烟气脱硫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监控操作。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的控制点设置可以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将其结合在除灰系统外的电气控制室中。同时,连接到电厂DCS控制系统,保证电厂稳定运行。第三,辅助系统集中监控网络。为了满足电厂的安装、调试和初始运行过渡需要,在电厂集中监控系统中的辅助系统,采用的是控制器+交换机+人机接口的方式集中监控网络,结合一些水、煤和灰点位置来安排调试终端。
2智能化技术研究现况
2.1智能化操控体系的研究现况分析
之前曾有一位世界知名的机器智能技术专家已在一九七一年率先推出“智能化控制”的学术理论,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它的理论构建在持续地走向完整化。世界上每个国家均展开了大量的工业应用及实践活动。智能化操控体系总体上能够达到电力企业热力自动化发展的需求。智能化操控工艺在我国的应用成效不断增高,前景极为看好。然而,智能化操控在工艺特点及探讨内容方面均具备极强的不稳固性,而且纷繁复杂。故此,智能化操控技术体系在当今电力企业热力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研究内容不断延伸。
2.2智能化控制的重点操作手段
智能化控制的基本操作手段大体包括三种:模糊化操控、神经型操控及专家诊断型控制。模糊化操控是说运用模糊型控制装置,依托类似于逻辑推理的方式及模糊化的语言表达及方式,来陈述受控制目标的模糊化模型机构的动态状况及性能展示过程,进而实现控制的最终目标。此类技术侧重的是操作人员的操控经验,其控制机理是依托其委托人对智能化机构的实际控制来实现。神经型控制概念是对神经网络型控制模式的简称,说的是对其神经系统的实际控制。
3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的作用分析
传统电厂热工控制中,因控制技术的不足,而直接影响到热工的控制效率,影响到电厂的生产运营的经济性。在智能控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下,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厂热工自动化中,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结合,实现对电厂热工系统更全面的控制,从而保证电厂热工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热工自动调节理论、积累高级算法模块等,是未来电厂热工系统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项控制技术。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离不开硬件的支持,计算机技术也为智能控制技术实施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智能控制应用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结合电厂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拓展其控制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保证综合信息管理控制系统更符合当前电厂的实际发展需求。另外,在热工自动调节理论方面,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将现代控制论与智能控制论融为一体,并充分提高控制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结合实际的发展趋势在软件模块上实现直接调整,使得自动调节理论更趋于多元化的方向发现。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综合了多种算法模块,而在电厂热工中的应用,更能使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不断积累高级算法模块,更有利于提升电厂的生产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根据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的研究状况,可以得知智能控制的应用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落实,促进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朝着高效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基于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的了解,可以从实现给水加药自动化管理的模糊控制模式,有效控制电厂锅炉中的过热温度,加强发电单元机组的预警控制,全程监控电厂锅炉的燃烧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完成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的任务。
4.1给水加药
在电厂热工运行过程中,尤其是给水加药时,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中的模糊控制技术,实现对变频器输出的控制和调节,并且在给水加药时可基于电动自行旋转管控设备实现对其有效控制。从应用实践来看,该项智能控制技术有效克服了以往电厂热工控制过程中的给水质量差、效率不高等问题。模糊控制为电厂热工自动化提供了经济发展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济效果非常显著。
4.2控制温度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锅炉的过热温度是其检测质量的指标,在电厂锅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发现过热温度改变,就可以运用智能控制操作其热量系统,快速减少热量,控制其惯性和滞后时间,提高过热温度在系统的适应能力。而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运用模糊模式,过热温度和热负荷的控制能力就会加强,一旦到达过热温度时其单元系统就会更加稳定,提升电厂过热温度在其稳定性的控制能力,减少过热温度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电厂热工的锅炉燃烧中,通过智能控制可以加强对燃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控制,保证其中的能源可以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大增强自动化系统的精度。因为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燃烧过程,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4.3自动控制系统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其自动控制系统就要应用到智能控制,这是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厂的稳定生产,在其生产效率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厂热工的自动控制系统有很多设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引风、温度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其自动化。而且所有的工作环节都要应用智能控制,这样才能实现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运行,通过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热工系统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电厂热工的智能控制应用,是管理水平和热能产量提高的重要条件,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可以优化控制系统,使得系统更加可靠。智能控制的应用可以定期进行热工设备的检查,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提高监管水平,实现热工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是其运行的基础,必须要运用智能控制进行系统优化,为电厂热工自动化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条件。
4.4单元机组负荷管控设备施工安装
电厂热工自动化机组负荷管控设备应用过程中,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手段,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基于该种特殊性质,企业需要在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安装单元机组负荷管控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模型的准确度。对于测试智能控制单元结果而言,单元机组荷载管控设备抗干扰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具有高度的技术适应性,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结束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研究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是符合社会经济建设趋势的,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有效模式和策略促进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电厂高效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迎合智能控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趋势,满足人们对于供电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就需要不断创新电厂管理手段,尤其是要发挥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中应用的优势,使得电厂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洪滨.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23+20.
[2]刘武斌.浅谈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6):38-39+59.
[3]任易凡.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6,33(03):156-157.
[4]曹东.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6,8(05):192+198.
论文作者:孟宪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电厂论文; 热工论文; 智能控制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机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