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辩证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辩证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重大发展,对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本质论概括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要全面掌握它的基本观点,认清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必须对它的几对关系有一个辩证的理解。

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质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关系。质是事物所有特性的统一。它使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人们认识事物就是通过认识事物的质,再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质表示事物间的区别,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本质是同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规定。本质规定着质,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特征、现象和表面的认识,而不是对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从哲学上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但是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也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超越了社会主义的“特征论”,但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的现象、特征,而是把它包含在“本质论”中。应该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主义特征包含着社会主义本质、而且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特征之中,决定着社会主义特征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特征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运动提供制度保障和结构基础。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特征的作用。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一开始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同样,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也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动力。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强调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而且纠正了以往的一个理论失误,即不顾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生严关系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未曾讲过的。唯物史观讲到社会主义只是讲要发展生产力,没有论证过要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业已证明,生产力不是自流式的发展,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严重的束缚和阻碍。在这种情况下,不解放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想”模式,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但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把二者结台起来才是全面的理解。只讲发展生产力,不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否与之相适应,只能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结果是生产非但没有发展,还会倒退下来。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解放生产力就是要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社会主义不仅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还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强调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基础作用,也讲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复杂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规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主要特征,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这一客观实际,社会主义本质论已经论述到了。虽然没有正面讲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概念。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可以说都包含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解放生产力讲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自我完善。离开生产关系范畴,解放生产力问题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但是还存在着剥削现象:剥削指的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劳动成果,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我国社会还存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剥削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消灭剥削现象,消除两极分化其本来的含义是生产关系问题。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剥削现象是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根本对立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即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才可能提出消灭剥削现象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须消灭剥削现象,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国富裕是根本目的。当然要消灭剥削现象和消除两极分化,解放生产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都有一个上层建筑的保障问题。整个关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内含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所谓目的指的是:人在进行任何一种活动,从事任何一种事业时,都有一个自觉的目的在驱使、支配自己,他对自己的活动、活动对象以及过程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就是目的含义。目的是实践活动的起点,又表现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归宿。它是原因与结果的统一。作为原因,它是动力和激因,推动事物的发展:作为结果,它是目的的实现。手段是有目的的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实现目的的工具、活动方式、制度、体制等等。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手段,目的是手段的产物,目的依赖于手段,受手段的制约。目的开始是观念性的东西,经过手段的作用,转化为实在的东西,从而达到目的的实现。手段是客观现实的东西,又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目的与手段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手段与目的是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时期,人们把手段的创造作为目的,而实现了的目的又转化为实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贯穿于全过程,支配人们的行动活动,它是观念性的东西,又是最终实现的结果。一切服从于它,服务于它的都是手段。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运用一切中介手段,包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些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这些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为目的,当生严力作为手段被创造时,它就成了目的。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要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在这里发展生产力是目的,改革开放等却成了手段。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手段,而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根本目是要靠根本手段来实现的。根本手段也贯穿整个过程,根本目的的每一步实现都要依赖生产力的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二位的手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反对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共富赖以实现的手段。

手段与目的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手段的发展具有优先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前提下,生产力的发展与共同富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它们的关系中,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手段与实现共同富裕这—根本目的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手段中包含着目的,目的中也包含着手段。共同富裕每实现一步都可以转化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了,它就转化为实现更高级目的手段。但是这已经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和范围,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了手段与目的的地位和作用,目的象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一条基线也贯穿始终,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种梦想和空想。

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通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它本身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这一思想原则的光辉成果。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概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界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处处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理论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他说实事求是是包括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辩证唯宿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中国语言就是实事求是。正是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指引我国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的实践观点,首先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上,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典范,同时他也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或教条主义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在发展,事物在变化,理论也必然随之而变化。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尊重实践,尊重实际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标签:;  ;  ;  ;  ;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辩证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