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对幼儿进行科学有计划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幼儿教育应从点滴抓起,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恰当合理的进行教育,为幼儿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健康教育;情感教育
前言:
幼儿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发展幼儿教育是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的培养,提高能力的培养,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幼儿教育发展的概念
幼儿教育是政府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教育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保适龄幼儿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幼儿教育第一,教育机会平等,这主要体现在入园率方面,即每一个适龄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即儿童应该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条件。第三,教育结果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入学准备上,即儿童在接受教育以后,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一致的。
2、幼儿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幼儿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幼儿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包括许多内容,如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自控能力、礼仪等。幼儿期正是培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从小养成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在幼儿期幼儿的自主性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活动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是形成各种技能,学习各种习惯的好时机。如果这时老师及家长不提出合理的要求,不注意对幼儿的有关行为进行控制,完全可能使孩子养成恶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有益于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孩子将来事业成就。因此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必要的,需要老师不断循序渐进,长期养成,需要我们耐心地帮助和等待。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幼儿教育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幼儿做事经常是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如果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引导呢?首先不要打断孩子的活动,无论孩子在专心致志的玩看电视还是干其他什么事,如果随便打断,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利于培养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性和坚持性,这些良好的品质恰恰是日后专心学习的重要条件。不要同时给孩子分配几件事情,会让幼儿干这件想那件事情,结果一件事也干不好。父母还要进行适时地指导,经常鼓励检查或者提出新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注重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让幼儿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使幼儿养成的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4、幼儿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可塑性非常的强,幼儿园的幼师和幼儿家长应共同依据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用科学而理智的爱让他们迎接美好的明天。幼儿就像是未开的花朵,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会有所影响,为了建构一个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幼儿生活环境,教师要从自身情绪管理和沟通方式两方面双管齐下,促进师幼的良性互动。首先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幼儿的各种反应,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智能,调整幼儿的消极情绪,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5、幼儿教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绪和情感的世界,孩子要由最早的原始情绪发展到人类的各种基本情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幼儿情感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只有当孩子在这一时期接受了各种良好的教育影响,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才会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既是教育目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当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时,从道德情感入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期是健康情感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期,幼儿情感教育还为其他高级情感的行成奠定了基础。
5.1家庭中的情感教育
家庭情感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义不容辞的有着对孩子情感的教育,作为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情感教育。首先懂得爱,爱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懂得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人格,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学会尊重父母,尊重是相互的。
5.2幼儿园中的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的情感教育侧重信赖感和情感觉察能力,侧重和群感及求知感专注能力,侧重在自信感,自我激励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幼儿各个阶段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让孩子们在竞赛中得到积极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在师幼互动的游戏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的因素。了解幼儿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根据每个个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特定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发掘幼儿的潜质。要充分的信任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愉悦的幼儿园集体,让情感教育贯穿在幼儿生活的始终,渗透到师生的一切活动中,真正做到“以情育情”。
结束语:
学龄前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播种了便会有收获。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幼儿教育的成败关系儿童的终身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命运。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需要我们不断的认识并完善,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梅仲寻.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振宇.新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徐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幼儿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情感论文; 孩子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他们的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