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法探讨论文_毕国针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可以综合调配各项工程建造方案,优化建设资源。房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从施工前后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原有的项目管理方案,制定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方法,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创新方法

1.施工管理创新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中的全面施工管理模式开始广泛应用,成为工程单位控制成本造价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阶段,不仅要重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还要注重工程建造过程中造价控制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方案,如图1,从而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发展。全面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新思想,工程单位要注重造价分析与管理改革。

图1 全面施工管理要点

1.1增加收益。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工程项目全面施工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工程项目收益水平。我国市场经济大部分保留着传统经济模式,一些新型管理体系系并未完全融入市场战略,这导致建筑工程市场与管理工作达不到预定成效。新时期企业步入新战略计划时代,全面提升盈利收入水平是根本目标,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施工管理模式作用,为企业经营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1.2分配资金。实施全面施工管理可以增强企业成本控制力度,从多个方面采取费用核算与管理机制,为经营者提供科学指导方案,进一步调控现有资金的收支方向。针对企业施工管理存在的漏洞,要及时调整原有的施工管理工作模式,并且列用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广泛的造价处理平台。因此,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最大限度控制资金流失带来的不利影响。

2.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流程,施工期间要面临多方面的风险隐患,这也增加了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控制难度。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深入总结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改革对策,才能建造更具使用价值的房屋设施。

2.1成本问题。按照传统的做法,当企业设定了一个项目后,参与这个项目的至少会有好几个部门,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而不同部门在运作项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需进行协调,而这些无疑会增加项目的成本,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率。传统工程建造模式中,相关单位仅注重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造价缺乏足够的调控措施,导致工程竣工后期收益水平降低,不利于项目建设活动有序进行。

2.2技术问题。房屋是目前人居生活的主要设施,房屋结构质量与地区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建立科学技术方案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房屋施工技术水平落后,房屋结构性能与标准要求存在差异,一些先进结构支护方案得不到全面实施。例如,软土区房屋建造中,支护结构层加固不牢,房屋基础结构遭受水流冲蚀而发生病害,减弱了房屋设施的综合使用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

2.3工艺问题。现场编制工艺方案不达标,工程材料性能得不到全面发展,制约了房屋项目施工水平。长期以来,施工单位盲目地追求施工进度,对项目管理流程缺乏自主化管理,导致各种工艺流程执行受阻。例如,钢结构房屋建造中,钢材料安装与施工工艺落后,房屋整体结构性能与使用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不仅影响了居住使用后的安全系数,也降低了竣工后期的收益水平。

2.4维护问题。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难度大,如何维护工程建造收益是行业普遍关注的内容。新时期工程建设投资理论日趋成熟,除了对工程费用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外,企业对其他基本建设费用也给予了多方面关注,严格控制其他费用对降低工程总成本也是极为有利的。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要深入总结房屋结构维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通过优化维护模式实现收益最大化。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日趋增多,施工单位要坚持施工管理创新原则,及时解决传统项目管理存在不足的问题,构建更加和谐的建筑市场环境。针对上述总结的管理缺陷,应坚持从技术、材料、施工、维修等环节采取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基于创新原则下,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3.1技术方面。设定房屋技术管理方案,主要依据建筑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施工要求拟定技术作业标准。一般来说,房屋工程学主要研究房屋结构设计、施工、检定、试验、养护等方面;这些都是房屋施工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施工单位为了提升施工作业效率,必须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平台,利用高端科技辅助施工管理操作。例如,信息技术融入房屋施工管理,从多个方面建立现代化管理平台等。

3.2材料方面。在建桥材料方面,以高强、轻质、低成本为选择的主要依据,仍以发展传统的钢材和混凝土为主,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材料成本是项目管理主要对象,工程建设除了主要材料费用外,还有其他基本建设费用消耗,如:加工材料、维修材料等,这些都影响了工程建造收益。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材料成本方案,利用成本预算、材料收支、造价控制等措施,避免各种费用超支现象。

3.3施工方面。在房屋施工方面,对施工组织将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经济有效的管理。在施工技术中,将不断引用新技术和高效率、高功能的机具设备,借以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施工单位从房屋设施特点出发,结合现场施工作业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如图2。此外,要注重人工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防止人工操作失误而影响施工质量。

图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3.4维修方面。注重房屋建筑后期维修,建立符合建筑使用标准的维修体制,这对于施工管理创新具有实践性意义。维修管理是立足于现场施工流程的管理方式,施工单位要根据现场作业环境提出科学的维护、检修方案,及时发现房屋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比如,房屋建筑常遇到各种病害,及时添加修补方式具有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综合使用性能。

4、基于信息化施工管理方法

我国建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远程遥控在建筑行业化生产中具有调度功能,可借助远程平台建立智能生产控制模式。因此,无论是建筑行业化生产或智能化管理,可积极采用传感技术作为支撑平台,综合利用传感设备完成多功能操作,建立更具科技性的施工管理模式。

4.1专业化。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远程化”是建筑行业生产运行升级主要方向,智能调度技术将成为建筑行业工程建设的核心支撑。远程遥控利用专业理论与技术方案,设定符合建筑行业生产指标的控制体系,创设更具安全性的操控体系。现阶段,施工单位利用传感器设备构建调度方案,协调了施工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等分配流程。

4.2集成化。建筑行业系统涉及到多方面控制内容,传统建筑行业调度具有能耗大、周期长、易干扰等缺陷,阻碍了资源在地区内的优化配置。借助传感技术构建施工管理平台,可实现了远程遥控模式最优化,降低各种因素对传感器形成的感染。例如,信息处理与传感器的集成,传感器、处理单元、识别单元的集成等,这些都为施工管理创新提供依据。

5.结束语

总之,经过较长发展历程之后,建筑行业逐渐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其对建筑结构性能及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性意义。施工单位要深入分析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屋建筑施工问题。此外,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为平台,构建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对房屋建筑作业也是极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姗姗,武建民.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

[2]关于对近期几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通报[J].中国勘察设计.2010,(03).

[3]侯学良,朱宏亮,关罡.中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循证管理方法及其实证研究(1)——质量问题的群因素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8,(07).

[4]郭汉丁,刘应宗.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及其特征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3).

论文作者:毕国针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法探讨论文_毕国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