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论文_吴学琴

(宝应县博爱医院外科 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于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综合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46-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微创手术类型之一,具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症状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疾病主要治疗手段,现已于临床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术后患者易现感染、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故及时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综合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且排除心肺等严重基础性疾病。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8~67岁,均龄(42.3±2.1)岁;疾病类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1例,胆囊息肉8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5~68岁,均龄(42.8±2.2)岁;疾病类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2例,胆囊息肉8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

1.2.1术前:①制定健康教育及护理计划:选择工龄长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予以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结合患者年龄、心理、疾病状态等因素予以综合评估制定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②疾病基础讲解:向患者讲解疾病基础知识,了解手术治疗必要性,提升手术配合度;③术前准备:术前1d患者需沐浴更衣,注重脐部及会阴部清洁卫生,保持脐部皮肤完整;术前2d禁食牛奶等易产气饮食,进食需清淡、易消化、低脂,避免过量饮食;术前1d晚间口服20% 100ml甘露醇加400ml生理盐水混合液清理肠道;术前12h禁食禁饮;④心理教育: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介绍主治医生,保持心情愉悦,适当听舒缓音乐,消除或减少紧张等不良心理。

1.2.2术中: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消除紧张,告知患者若术中打孔现痛感需及时报告,调节麻醉剂量,减轻痛苦;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行规范性手术操作。

1.2.3术后:①病情观测:术后密切观测血压、体温、脉搏及尿量等指征,去枕侧卧,避免误吸,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输液,术后肛门排气第2d始少量输液;②饮食护理:术后禁食,1d后拔胃管、导尿管,少量流食摄入;2d半流食摄入;3d可给予低脂、高蛋白、易消化普食摄入,忌辛辣、生冷饮食摄入;③皮肤护理:术后及时检查有无手术烫伤,密切观察伤口颜色、有无渗血等,若无异常可适当减少换药次数;若现皮下气肿,及时热水擦浴、局部按摩;④并发症护理:术后密切观测有无胆管损伤、胆漏、大出血等并发症,若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⑤出院指导:嘱咐患者摄入低脂、高蛋白饮食,3月内禁提>5kg重物,遵医嘱用药,自行检查腹部情况,若现腹痛、体温升高等及时就诊,定期复诊。

1.3 疗效评定

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以饮食、疾病知识、手术禁忌症、注意事项、用药等10方面为调查内容,每项1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知晓情况越好。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取χ2/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对比分析

表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经术后现1例胆漏、2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现3例恶心呕吐,3例胆漏,2例腹腔内出血,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3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意义(χ2=3.0832,P<0.05)。

3.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创手术已逐渐应用于胆道系统疾病治疗,成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等首选治疗方法[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但患者于术后仍会产生胆漏、尿潴留、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故于围手术期积极予以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则尤为重要[2]。

综合护理是现代临床护理常见护理方式,该护理方法旨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机体症状、疾病病情等因素予以病情监测、饮食、用药等综合性护理及指导,从而使提升护理有效率,降低或避免各护理危险因素产生[3];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予以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促进患者对正确用药知识的掌握,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应用,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均经胃肠道护理、保守治疗,止血等治疗后均消失,护理效果良好[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于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萌.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旬刊,2011(9):27-28.

[2]马建先.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58-159.

[3]黄小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 10(11):477-477.

[4]辛俊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3,19(37):85-85.

[5]李海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1086-1086.

论文作者:吴学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论文_吴学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