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经济政策与紧缩性消费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政策论文,性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0)04-0022-0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减缓的趋势,整个供需领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现象。为了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这些突出的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是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经济发展仍在低通道内运行,这就引发了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思考。
1.重新审视扩张性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从1998年起发行特别国债1000亿元,加上银行配套资金1000亿元,使得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一个明显的上升幅度。这对于1998年乃至1999年的经济止跌企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种作用与我们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据测算,1998年经济增长中的投资贡献率为25%,与1978-1996年的平均投资贡献率34.7%相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在我国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投资回报率的大幅下降值得我们深思。
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需求的推动,二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投资的推动是通过投资支出的扩张来直接推动产品总量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投资的增长转化为经济的增长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说投资的增长是一个潜在的增长。1998年我国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55.7%,1978-1996年消费需求的平均贡献率61.7%,正是消费水平的下降导致了近几年的低投资回报现象的发生,从而弱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低迷的消费需求削弱了财政支出的力度,阻滞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要着力把增加财政收入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争取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1998年,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2.4%,距十五大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而要实现十五大的目标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增加税收,这必然会减少居民的收入;二是减少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受我国当前现实情况的决定,增加税收减少居民的收入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减少财政支出的比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财政政策启动国民经济,一方面微弱的消费需求已经不可能带来强有力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宏观政策面的大量财政支出增幅也已经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才是当务之急。
2.重新审视扩张性货币政策
为了尽快使经济走出相对过剩的局面,我国政府已经多次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同时银行的准备金率和贴现率也做了相应的下调。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初衷是通过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降低来扩大货币的供应量,通过利率的下调来鼓励民间投资的增加,达到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从我国1998和1999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利率政策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从中国改革的经验来看,民间投资的增加同国有投资的增长有着较强的相关效应。只有国有投资的大量增加并启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时,民间资本才会大量跟进,而国有投资的退出会带来民间投资大幅度退出经济领域。见表1,通过1994-1998的数据可以看出,1997和1998年财政支出政策的弱化效果没有带来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也就无法刺激民间投资的大量涌现。
表1 单位:%
项目 年份 19941995 1996 1997 1998
国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91
7.45 6.17 7.34 19.6
非国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3.92
16.9115.58 6.94 7.98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
正如前面分析,在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作用不甚明显,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太突出的条件下,国有投资即使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民间资本也很难大量的涌入投资领域,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约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另一方面,民间投资除了受限于国有投资规模及其绩效之外,民间投资规模的大小还取决于市场的状况。旺盛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引致民间资本的出现。但是我国当前的消费市场不景气,市场消费无热点,消费低迷和萎缩的现状使得许多民间资本仍处于潜伏状态,无法发挥出资本资源应有的效率。
综上所述,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与紧缩性的消费需求的并存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不合理现状,理性的经济策略由于存在于一个非理性的消费基础之上而难以发挥了其本身应有的功效。
二、我国当前消费现状的分析
如前所述,低消费已成为制约宏观经济政策正常运转的“瓶颈”,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尽快走出“低消费陷阱”,是我们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这要建立在对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特点的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着二元化的经济结构,这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使得我国消费市场上存在着农村与城镇两大消费集团,这两个消费集团在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消费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偏差,表现出消费的非同步性,因此,在对我国消费特点进行分析时,要针对农村和城镇分别作出了分析。
1.收入抑制性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16元增加到1997年的516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7年地2090元。但是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放慢的趋势,尤其进入九十年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见表2)。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994年的32.49%下降到1997年的8.51%,而城镇则从1994年的36.07%下降到1997年的17.88%,消费支出与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有着强烈的正相关系,居民收入的减速增长必然会抑制居民的消费有效需求。
表2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年份 199419951996 1997
农村 32.4929.23 23.638.51
城镇 36.0722.45 12.4417.8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从城镇来看,近几年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经营状况恶劣,破产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带来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许多下岗职工仅仅能够拿到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60%,是市场消费的主要力量。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多和职工收入骤减会对消费市场产生负面冲击,抑制城镇居民的即期消费。
从农村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两部分。持久性收入主要指农民的种粮和农副作物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指农民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收入。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形势一直较好,但是连年的丰收带来的却是农民的增产不增收,造成农民的持久性收入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偏低。第二,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中仍存在乱收费和乱摊派的现象。第三,农副产品的收购过程中仍有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第四,农业的科技投入过少,另一方面,大批乡镇企业的倒闭减少了农民的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城镇职工的纷纷下岗减少了农民在城镇的机会,从而使农民的暂时性收入也开始减少。根据恒常性收入理论,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消费支出与持久性收入成正比,如果居民获得一笔意外的暂时性收入,必然会扩大居民的消费,如果暂时性收入不确定时,这笔收入不再支出,而是形成储蓄。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持久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暂时性收入的绝对减少必然会抑制农民当前的消费支出。
2.积累滞后性消费
居民从低消费阶层向高一级消费阶层的过度要经历一个收入的积累过程。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储蓄和节俭”作为美德的国家中,在信贷的消费观念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情况下,这个积累过程更是必不可少的。
表3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
年份
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农村70 219 272 338 420 563 721 887
城镇
421 172022232681348648696671858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我国农村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建房热”之后,农民手中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从表3可以看出1996年底农民人均储蓄900元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储蓄不过几千元。农户空荡荡的住宅急需添置家电等消费品,而上千元的家用电器对农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收入的缓慢增长使农民在短期内很难形成城镇在80年代那样的耐用品消费热潮。农民的家用电器消费要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城镇,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已基本趋于饱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应该转向高档消费品,而居民人均的储蓄只有8000元左右,以家庭为消费单位的群体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高档消费品也是难以承受的。收入低幅增长,消费升级的条件还未形成,汽车、住宅等新一代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被迫进入升级前的收入积累阶段。通过表4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来,居民的储蓄增长率经常大幅度的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消费正经历一个消费的积累阶段。
表4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储蓄增长的比较 单位:%
项目 年份
1986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农 收入增长 6.614.1 3.310.617.632.529.223.6
村 储蓄增长 34.228.824.224.224.334.028.123.0
城 收入增长 20.811.318.228.036.022.512.417.9
镇 储蓄增长 32.536.029.220.630.039.637.028.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消费者对将来的预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一段时期,中央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住房体制由福利房向货币化分房转化,教育体制由国家拨款向个人自筹经费转化,医疗体制也由公费医疗向统筹帐户转化,使消费者意识到将来用于住房、教育、医疗的支出将要扩大。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之中。在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化的改革结果尚不清楚,对将来社会保障的预期持犹豫的心态的情况下,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人们在安排消费支出时,对自己将来的预期支出就会增多,也就是居民的储蓄增加,而用于即期的消费减少。截止1998年6月底为止,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经突破了5万亿,这种为了不确定的预期而减少消费支出的行为带来了社会消费的滞后,造成了居民“捂紧口袋,有钱不敢花”的现状。
3.效应递减性消费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和利益分配的格局呈现出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1989年我国最富有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9.38%,最贫穷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社会收入的11.65%。到1994年,最富有和最贫穷家庭的收入分别占到全部收入的44.64%和6.04%(国家统计局),而到1998年上半年为止,城乡居民收入中的40%以上集中在10%的少数人的手中(何清涟,1998),基尼系数由1979年的0.31增长到1997年的0.479。随着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聚集,富人的消费倾向就会降低,从而降低了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在收入不变或缓慢增加的条件下,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必然减少,形成消费支出递减态势。
同时,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消弱了消费支出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周学,1998),消费品按照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三种,发展型商品、主导型商品、衰退型商品,而主导型商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和带动作用。在中国目前相对过剩的家电耐用消费品中,只有自行车和电风扇基本饱和,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全国普及率仅在25%,尤其在广大的农村,耐用消费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见表5),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耐用消费品还应是主导型商品,耐用消费品对中国经济的带动至少还有十余年的时间(易钢,1998)。而住宅、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则仍属于发展型商品,住房和汽车拉动经济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高收入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他们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还不是主导型商品的高档消费品,而中低收入者尽管对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农村居民)有着很强的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应该是巨大的,但是受到不合理收入的制约而被迫压抑了这种消费冲动,从而使消费支出效应随着收入不合理流动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表5 我国城乡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
项目 自行车 电风扇 彩电 洗衣机 收录机 照相机
农村 139.82 100.46 22.91 20.54 31.151.94
城镇 193.23 168.07 93.50 90.06 46.1532.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4.结构断裂性消费
我国由短缺经济步入过剩经济,原来短缺经济下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过剩经济并不是没有短缺,从卖方市场保存下来的供给结构与当前买方市场下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演进,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性滞后主要体现在:(1)基本消费品早已经供大于求,适合农村市场的耐用消费品供不应求。不符合消费的高档住宅大量积压,而符合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型住房供不应求。(2)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过低形成了农村比较恶劣的消费环境。农村的乡村电网、通讯线路、卫星接收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农村的电价和通讯费用则过高,这种结构性偏差造成了农村居民在对耐用消费品有了一定的收入积累之后,潜在的消费转化为现实的消费会受到障碍。(3)城镇的供水、供电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的投入还无法满足以汽车、住房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升级的要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造成了消费与供给的脱节,形成了过剩经济下的新的供需矛盾,出现了供给不适应消费需求的断裂现象。
另外一方面,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间的巨大断裂带直接导致了当前市场上“消费无热点”的这一普遍现象。我们知道,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增加不同的产业部门的产出率,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低迷的消费需求无法带来产业升级所应有的动力。因此,滞后的产业结构带来的断裂性消费与断裂性消费对产业结构抑制两者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当前消费不振的一个关键性原因。
三、启动消费的政策性思考
经济学的原理认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求(萨缪尔森)。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同时经济的增长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再次带动投资、消费需求,这是经济运动的一个良性循环(见下图)。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如何找到这一循环的切入点,使我们政策制定顺利导入这一循环当中,推动该系统的良性运动是我们现阶段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目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主张从上述循环中的收入这一节点入手,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通过税收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施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当前消费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不可否认,这是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一条合理思路。上文在对我国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中已经提到,消费领域内确实存在着收入抑制性消费和效用递减性消费的现象,这是由于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低且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以收入这一节点为突破口,制定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收入的分配政策会受到该循环的前一个节点经济水平的制约,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政策空间也是有限的。
根据对我国现阶段消费性状的分析,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经济循环运动中的“消费”这一节点。经济形势的紧缩造成居民的消费预期过高,结构的失衡造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偏差都成为困扰消费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就形成了当前的积累滞后性消费和结构断裂性消费的特点。而对消费节点的内部修正(消费结构、消费预期等)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开由于整个宏观不景气带来的各个节点相互抵减的弊端,在不受其他节点不振的影响的条件下,在现有的居民收入基础之上,挖掘消费领域的内部潜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的需求,以消费的启动带来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根据居民的消费结构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扭转结构性失调,实现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对接。(2)居民的收入不仅仅有即期现实的收入还有远期无形的收入(如养老、医疗、住房体制的补贴),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增加居民远期收入,刺激即期消费的增加。(3)稳定居民消费心态,改变积累消费,树立起信贷消费的观念。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居民等待观望的消费心态会更加浓重,在这种情况下要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使众多的理性消费者对将来形成一个乐观的预期,形成一部分先期的消费群体,进而形成社会的消费。
收稿日期:2000-04-05
标签:耐用消费品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