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_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_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与能力要素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人才论文,要素论文,基本素质论文,能力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生存与发展命运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建设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共同心愿和迫切任务。

然而,要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建设好企业管理人才队伍,首先必须明了从什么地方着手建设、提高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素质?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因此,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遂成为我国新时期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我们借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实证的方式,对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大课题进行研究。

结果与讨论

(一)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的标准体系

1.企业管理人才的功能——机理分析

表面看来,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改进与提高。但在逻辑关系上,二者之间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中间还存在一个中介变量——管理效能。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直接发生作用的是企业管理效能,而后通过管理效能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的改进与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才是我们分析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的真正突破口,也是唯一一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与头绪、摆脱不同认识角度困惑与干扰的最佳途径。显然,要认识企业管理效能,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管理。

一般来说,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对企业管理的认识才真正步入科学化时代。早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和著述的,基本上都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大量的社会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计量学家、数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等都加入了企业管理研究队伍,在给企业管理理论带来一片繁荣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头雾水,人们对企业管理的本质性内容越来越模糊,甚至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的边缘性内容。为了重新找回企业管理的本质,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60年代曾对所有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把他们分成了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模型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经理角色学派),并认为大多数学派都偏离了企业管理的本质和范围,真正称得上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只有管理过程理论一派,其他理论或是突出或强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是站在其它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甚至是解决企业管理中某一个问题的手段,根本不能把它看作是管理的本质,更不能代替管理。

至于管理过程,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法国最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个环节。虽然在现实实践中,这些环节的划分并不明显,甚至是处于网络交叉状态,但它在理论上还是完全符合逻辑推理的。科学地实施管理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计划工作,其次才是各种资源的组织工作、而后是指挥、协调,最后是控制,通过控制形成一个循环圈。尽管后来随着行为和技术等流派的发展,有关管理过程的划分也呈现出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没能超越这五个环节,都只能看作是五环节的分化与演化。

有意思的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认识与争论,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的认识又重新聚焦到最初的认识上,即只有过程理论才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本质,才是管理活动区别于企业其它活动的根本标志,才是企业管理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分水岭。

由此可见,从功能——机理的角度来说,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提高管理过程效率与效果的各种知识和技巧——出色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以及支持这些能力的个性特征。

2.企业管理人才的实际案例分析

为保证研究案例的权威性,我们选取的案例几乎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管理人才,如我们在《世界百年企业巨头传》中选取了43位拥有世界级影响的各国大企业家,在《谁是最好的管理者》中选取了25位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当代最杰出的企业管理人才。同时,我们还选取了《企业家》(武汉)1997、1998、1999年度刊载的国内76名企业家为辅助案例,他们来自中国的各个不同行业,多数都是在近几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显露头角的民营企业家。

通过运用文献法对这些企业家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我们发现在他们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基本共性:

(1)对某个东西或者叫事业有着强烈的兴趣。

(2)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现实与困境,敢于竞争,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3)他们对社会需求或商机有着敏锐的感觉,他们总是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了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4)他们中多数都在年轻时候(30岁左右)便显示出杰出的才能,甚至可以说在他们身上有着某种天赋,而没有经过学校和工作当中的学习与积累。或者说,他们身上的某种特性恰好与企业管理人才的工作活动性质相一致,如精力充沛,勤奋实干;适应性好,不拘泥于计划安排;善于沟通,喜欢和善于用口述表达思想;敏感性强,善抓机遇;自信心强,处理果断,敢冒风险;紧要关头能够较好地保持情绪稳定性,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变困境为机遇等。

(5)他们的进取心很强,喜欢求变,并创造出很多自己独有的东西。

(6)喜欢并善于与人打交道,心眼较宽,不计小节,关心人,团结人。

(7)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做事严谨,讲信誉,正直、守法,能在企业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3.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的标准体系

为了使人们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我们在综合功能——机理分析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实际案例分析中的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共性、以及企业其它活动职能(技术职能、商务职能、金融职能、安全职能、财会职能等)等要求之后,便将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分为了两个层面,也就是本文一开始便在题目中提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在基本素质要求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喜欢并善于与人打交道,关心人,团结人,心眼宽,并能从交往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精力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和应酬,勤奋实干。

(3)适应性好,不拘泥于现实安排。

(4)敏感性强,有远见,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5)善于沟通,喜欢并善于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6)有顽强的毅力,并敢于面对现实与困境,敢于竞争。

(7)紧要关头能较好地保持情绪稳定性,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变困境为机遇。

(8)创新性强,喜欢求变。

(9)自信心强,处事果断、敢冒风险。

(10)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做事严谨,讲信誉,正直、守法,能在企业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在能力要素要求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划能力

(2)组织能力

(3)领导能力,即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能力

(4)控制能力

(5)专业技术能力

(6)商务能力

(7)金融能力

(8)安全能力

(9)财会能力

(10)其它能力

这就是我们通过功能——机理分析和案例文献分析之后所得出的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的标准体系。

之所以分为两个局面,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管理人才成长的有效性和培养的可操作性。在此以前,大多数文献都将基本素质与能力要素混为一谈,结果总是没有给人指出一个明确的学习与培养途径,搞不清楚哪些要求是可以从学校中学来的,哪些要求是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锻炼积累来的,哪些要求是在社会化历程当中甚至是幼儿时期培养出来的。事实上,从培养角度来说,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所谓基本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特征,是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化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甚至带有一定的遗传性成分。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而有的人则不喜欢与人来往;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墨守成规,而有些人则什么事情都喜欢按常规办事,这就是一种行为习惯。一旦有人在外在压力下或有意识地去克服自己的固有习惯,我们一定会说这个人变了,不同往常。多数心理学家都肯定人的基本素质(个性特征)在成年之后很难改变,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竟认为人的基本素质在幼儿时期即已基本形成。据我们1998年在大学生中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每个成年人的基本素质都处于某一相对固化的水准,环境的变化只能影响其波动的频率与幅度,而不能改变其相对固化的水准。正是因为基本素质在成年期所保持的相对稳定性,所以心理学家和人事专家才能够依据惯常性的行为样本来测量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水准,并依据这个结果来推断其未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绩效,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所谓能力主要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巧。能力要素更多地是反映在专业知识与技巧上,是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可以教导和培养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我们今天才看到了那么多的MBA和工商管理培训班。应该说,只要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如何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如何组织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何领导企业的队伍冲锋陷阵、如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控制等要点与技巧,但是,在企业实践中,我们常常则感受到并不是每个MBA或受过工商管理培训的人都能够做好计划、组织好、领导好和控制好,相反,一些没有经过工商管理培训的人却反而做得较好,甚至做出了超大规模的商业业绩。这说明,在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上,至少存在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能力,另一个是能力之外的东西。

掌握了知识与技巧,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不懂得知识与技巧的运用时机、运用方式,即不具备能力运用的潜质(个性特征),你仍然成为不了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人才。而那些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并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的人,他们的潜质可能使得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好地符合管理的规律和本质,从而使得他们成为举世闻名的企业管理人才,这一点,我们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已经得到一部分证实。这大概也就是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必须对学生的潜质进行严格的筛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与能力要素的内容分析结果

1.总体分析结果

我们将上述企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素作为内容分析的分析类目,将收集到的62篇中外文献作为分析单元,得到如下结果。

在基本素质要求方面,最突出的是企业管理人才的敏锐性强、有远见、善抓机遇,比例高达79%,比第二位的自信心强、敢冒风险,创新性强、喜欢求变,品质超群、有强烈的责任感等高出约18个百分点。适应性排在最后一位,说明大家都认为企业管理人才应该特别务实,顺应潮流而不赶时髦,喜欢创新但不猎奇,这一点应该值得企业管理人才的高度重视。今天我们都喜欢说一个道理——适者生存,我们经常提的一句口号也是要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适应性,殊不知对于肩负企业命运的重大职责的企业管理人才来说,每一个举动对企业的影响都是全面而又深刻的,稍有不慎便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可见,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对每一个举动、出手的时机、程度以及启动点等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管理艺术吧。

在能力要素要求方面,管理能力(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尤其是计划能力最为突出,专业技术能力和商务能力次之,金融能力、财会能力等其它技能最后。这说明企业管理人才把握和控制企业发展方向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对企业进行整体的宏观管理与控制,其它的专业技术、商务、金融、财会等方面专业技能很强的任务都可授权由专业人士代劳,而不需自己亲自出马。这个结果与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论述的企业管理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基本一致。法约尔认为,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等级越高,企业越大,这种能力越起主导作用。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勾画出企业管理人才基本要求的大体形象,即:

(敏锐性+敢冒风险+责任感+创新+毅力)+管理能力+把握和控制企业发展方向(掌舵)

前半部分为性格特征,既有后天养成,又有遗传成分,更多是社会化历程中形成,它是把握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没有它,即使你制定计划的技巧再好也无济于事,甚至南辕北辙。比如说,事情发展的商机是火车,可是你没有看到火车的前途,你看到的却是汽车,并把发展汽车的计划做得非常出色、无可挑剔,可能最终的结局比那些不会做计划的人要更惨痛。在这个例子中,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看到火车的未来,这取决于你的敏锐性和风险意识等性格特征。但是,光有这点也不行,如果你不懂得后半部分,没有把远见变成现实的技巧,你仍然成为不了出色的企业管理人才,只配当慕僚或顾问。

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在62篇文献中论述基本素质的比论述管理能力要多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基本素质各项平均为33.2次,占全部比例的53.6%,而管理能力各项平均为18.6次,仅占全部比例的30%。

标签:;  ;  ;  

企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_企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