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桩基础是最基本的结构,其质量对建筑的整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建筑预制桩基础展开施工,确保其稳定性,这就需要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便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毋庸置疑的是建筑桩基础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是这一施工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文重点对这一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并且探讨了如何促进这一技术水平的提升,希望在今后现代桩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建筑;预制桩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桩基的特点逐渐凸显了出来,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并且保证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并且在沉降量方面具有均匀并且小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在众多的工程地质环境中。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桩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预制桩,一种是灌注桩。本文主要针对预制桩所应用的土建施工技术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
1桩基的应用
桩基础方案在很多建筑形式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粮仓和仓库等比较重型的厂房或者是承受荷载过大的建筑物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较为大型的设备,要求尽量的减小其震动,从而降低对结构的影响,还要尽量的控制基础的沉降和沉降的速率。对于较高的建筑物来说,还需要采用桩基以承受住更大的水平力和上拔力,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避免其倾斜。对于软弱地基或者特殊性土壤来说,要建造一些永久性的建筑物,那就必须要用桩基础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的建筑物。总而言之,桩基的设计应该满足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两个要求。在工程的实践中,可能会因为施工或者是设计上的因素,致使桩基出现不合要求的现象,甚至是造成重大的施工事故。所以,就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地基的勘察工作,还要谨慎的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只有做到更为精心的设计、施工,才能保证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桩型选择原则
建筑桩型有很多种,但是各个种类之间无法通用,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施工期间,如果施工人员未能考虑桩基础应用范围,工程必定会出现安全隐患,由此可见,按照相应的原则来进行建筑预制桩基础选型十分重要。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
2.1外加荷载,施工人员要对地基基础进行科学计算,并加以评估,以此保证外加荷载正确;
2.2充分了解地质情况。每个建筑工程地下环境都有差异,如果遇到突发问题,施工人员需要了解的地质情况加以解决,而且施工人员也需要以地质条件为依据,来选型;
2.3考虑对周围建筑以及居民的影响,预制桩施工期间,会出现在噪音、振动等,如不加以注意,周围环境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如果是钻孔灌注桩,还需要预先对泥水以及泥土加以处理;
2.4某些建筑工程地区比较偏远,因此运输成本会比较大,而且有些机器设备也不容易运行,这-点施工人员要考虑清楚;
2.5施工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并且比较紧张,施工人员则应优先选择预制桩。
3建筑预制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3.1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在开展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成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施工技术有很多种类型,如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冲击成孔等,在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所以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选择哪种灌注桩施工技术,以便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护壁的安全,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只有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坍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现场,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控制施工噪音以及避免挤土现象,因为这些因素对于周围的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控制,这样才可以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
3.2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在对预制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打桩顺序的基础上对桩尖的朝向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连续性的进行,对于保护层的控制也具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要达到25m左右的深度才能继续进行施工。在通常情况下,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是静力法或者是射水法等,以此实现对预制桩沉桩的施工,在使用振动法以及静力法的过程中,挤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桩基数量进行整体上的考量,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控制,这样才可以满足质量上的要求,在施工现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桩基形式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选择,同时根据土层特点的不同确定沉桩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建筑桩基础的土建施工得到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并且也不需要担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质量缺陷现象。
4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中注意要求
为了可以使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的质量可以更加优秀,同时可以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就需要时刻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实践,主要得出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4.1机械操纵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各个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一定的处理。在检查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试机,对机械的运转情况要进行密切的关注,对于设备和零部件的安全性也要进行检查,要严格的防止机械出现倾倒、倾斜或者桩锤不工作的情况出现,各种桩机的行走道路必须要保证平整和坚实,还要保证在移动桩机时的安全性,在操作相关机械的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各个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正常运转,还要加强对机械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4.2操作人员
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带病工作,还要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日常的检查工作,在施工的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要戴安全帽,对于在高处作业的人员,还要携带安全带保证安全,在高处进行检修的时候,不可以向下方乱丢物品,防止对下方的人员造成伤害。
4.3电气方面
对于电路来说,需要采取架空设置,对于绝缘层出现损伤的电线和不防水的电线要及时的更换,严禁使用违规电线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对于电门箱和电动机,必须要设置相关的接地装置,加盖相关的防雨罩,保证电路接头的安全性,开关也要保证有保险装置,在使用220V的电源引爆时,要使用专用的插座和插头。
4.4在夜间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保证照明设备正常工作,不能在恶劣的天气比如大风、大雾或者大雨的天气下进行施工操作。
5结束语
地基基础决定上层结构,由此可见桩基施工对于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对建筑物稳定性与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使其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工程质量,促使建筑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阳光.建筑桩基础应用土建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00-101.
[2]石振庭.建筑预制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和实践[J].门窗,2014,07:159-160.
[3]周扬.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12:170.
[4]覃培.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75.
作者简介:
周进(1990年12月29日),性别:男,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预制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身份证:321283199012294615。
论文作者:周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桩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建论文; 桩基础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