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置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论文_李伟 张庚 王亮 戴巍屹

李 伟 张 庚 王 亮 戴巍屹

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置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012年1月~2014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T管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期缝合,探究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T管引流;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6-02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取石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研究中主要对110例患者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后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012年1月~2014年4 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以及观察组(5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2:23,年龄在35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9±10.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0:25,年龄在36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1±10.21)岁. 将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相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以及研究. 1.2 治疗方法 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取仰卧位,对其实施全麻,之后按照常规的四孔法[1]对患者行腹腔镜穿刺,进入患者的腹腔,之后在腹腔镜下对患者的胆囊动脉进行切断,使得患者的胆囊管游离,接着暴露患者的胆总管,在胆总管的适当部位取一个较小的切口,取出胆结石. 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即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经T管置于患者胆总管内, 置管后对胆总管进行切口缝合. 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缝合,缝合部位与患者的胆囊管边缘部位相距1毫米~1.5毫米.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 的时候,则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2.1 手术相关指标 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不同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相对比(x-±s)

3 讨论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一般采用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治疗,而随着医学的进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治疗效果.腹腔镜具有微创的优越性[2],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的对照组患者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后行T管引流,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胆道压力[3],防止患者出现胆瘘情况,但其在拔管之后会造成胆道感染,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另外,经T管引流治疗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量胆汁丢失事件[4],其明显影响了患者的肠道消化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资料表明[5],在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其需要一定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一、胆总管的直径大于1厘米.二、经诊断,胆道中无残石,胆总管下端并未出现狭窄现象[6].三、在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并未发现患者胆道还有其他病变.因此,在对患者实施一期缝合前,需要观察患者适应证[7],若不符合即选择T管引流方式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下床时间短、首次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1] 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置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对照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7):492-496. [2] 董艳,李莉,马洁洁等.腹腔镜T管、内置管双重引流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1):74-75. [3] 殷子,徐康,孙健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G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6):404[ -412. 4] 彭云恒,谢德金,彭启全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042-1045. [5] 葛永飚,阙日升.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 (1):36-38. [6] 李建军.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11):836-838. [7] 潘峥,程张军,刘胜利等.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的临床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8):1135-1139.

论文作者:李伟 张庚 王亮 戴巍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置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论文_李伟 张庚 王亮 戴巍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