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_环境承载力论文

城市群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_环境承载力论文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载力论文,研究进展论文,城市群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08-08.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群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形式,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地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发育起来的、国家和各省正在培育的、计划有条件培育的大小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共有28个[1]。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沿海三大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发展实力雄厚,在我国未来的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此外,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中北部、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地区、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等都有希望发展成为新的规模较大的城市群[2]。包括沿海三大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等在内的我国将形成的十大城市群,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因此,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主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同时,城市群地区也是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高度集中且激化的地区。近年来,城市群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已成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继续恶化的趋势还在继续,并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已威胁到区域乃至国家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集中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城市热岛效应面积与市区建成面积呈同步扩大趋势;“水质性缺水”现象普遍,水资源日益短缺,水环境污染呈现流域性蔓延态势,城市河段水质污染严重;城市群大气环境污染呈区域复合态势;土壤污染严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越来越突出;固体废物堆积,无害化处置比率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环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城市环境地质灾害表现突出;沿海地区河口及近海污染严重,赤潮频发;此外,城市群的快速形成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原有的景观格局和地表结构,从而严重威胁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等等。当一个地区城市化和市场化发育到一定程度,根据资源最优配置和环境功能整合的原则,要求跨越原有行政界限重新构建经济组织、空间组织(城市体系)时,城市群就应运而生了。同时,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城镇密度提高、产业集聚发展、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等现象,这些要素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这一矛盾亟待提供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和科技水平都相对落后,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从理论上、方法上和技术上探讨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第20章明确提出“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从理论到实践,已成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科学基础和核心指标之一。20世纪初期,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已具雏形;20世纪末期,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再次成为资源科学研究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和政策问题。研究普遍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既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作为衡量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判据,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人地关系理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开展城市群各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2.1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

关于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的研究,国内学者进行了较多的评述,而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和评述不多。因此,本文在此仅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行评述。

2.1.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梅多斯等[3]学者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就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包括土地、水、粮食、矿产等)环境与人的关系进行评价,构建了著名的“世界模型”,深入分析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为避免世界经济社会出现严重衰退,提出了经济的“零增长”发展模式。英国的Slesser[4]提出采用ECCO模型作为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该模型在“一切都是能量”的假设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能量为折算标准,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弹性关系,从而确定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发展优选方案。该模型在一些国家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5]。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随着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资源或环境单要素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及片面性[6],积极探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成为承载力理论研究深化的重要趋势。

王学军[7]提出的“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的空间内,在保持一定生活水准、并不使环境发生不可逆化前提下,生产的物质和全体环境要素状况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限度”,它是“由地理环境各要素和人类本身的数量、素质、分布、活动,以及区际间的人员、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所决定的”。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的权重,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就中国分省区的地理环境承载力潜力进行了评判。

刘殿生[8]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认为一个包括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稀释自净能力等方面综合因素的环境承载力可称为“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①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②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③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他采用专家咨询法针对5个要素:大气、水质、生物、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选取了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发展变量集和制约变量集,然后将发展变量集的单要素与相对应的制约变量集中的单要素相比较,得到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再将各要素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值。

毛汉英、余丹林[9]在对环渤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探讨了区域承载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等。提出区域承载力是指不同尺度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并提出以状态空间法作为研究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辅之以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定量方法,进行区域承载力与承载状况的现状分析、动态模拟及趋势预测。指出在区域承载力研究中,应用状态空间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除遵循共同原则外,在指标选取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承载体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强度、后效、潜力与相互替代等特点,为此,分别设计了以下3类指标:①承压类指标;②压力类指标;③区际交流指标。为了确保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行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分析,尽量减少由于指标间的重叠信息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方法,以最小二乘原则求算。

张传国、方创琳等[10]将区域承载力相关理论和方法引用到干旱区绿洲系统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中,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承载力的概念,即:绿洲系统承载力是指绿洲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绿洲系统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以及经济活动能力(生产承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生活承载力),也即绿洲系统承载力是由处于支持层的生态承载力和处于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三部分组成,简称为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10]。进而系统探讨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1]、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12]、模式类型与更替机理[13]等。方创琳等[14]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模型互补对接支持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进行了多情景预测分析。

综上所述,以资源环境为对象的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方法是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9]。其中,水、土地等资源承载力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环境承载力研究拓展了承载力研究的范围,将大气、水环境等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畴。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叠加了环境容量部分,并试图通过评价包括环境容量资源在内的资源观,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16]。

2.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伴随着城市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群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城市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国内有部分学者已经针对我国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开展了实际的研究工作。浙江大学《长三角都市带人口容量研究》课题组[17]充分考虑到大都市带这一高度开放的地域社会经济系统特征,认识到除了都市带区域内部以土地为载体的资源和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利用本区域以外(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他们区别于传统的区域人口承载力,探讨大都市带的人口容量问题。该课题从开放系统的角度,提出影响都市带人口容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为:产业集聚规模、资源支撑条件和环境承受能力。并对长三角都市带域内土地、水资源环境和域外资源的人口容量支撑能力进行了简要评估。虽然该课题在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探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但其从开放系统角度探讨大都市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对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主要是将城市群作为一般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如张磊[18]引入“相对剩余环境容量”的概念,提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对重点城市之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比较与分析。蒋晓辉等[19]采用多目标分析决策核心模型对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周纯等[20]针对城市群区域的特殊性,提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新定义为: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人类生态环境(安全)良性发展为前提,一个区域土地资源可承受的最大人口和城镇发展规模。其优点是考虑到区域的开放性和土地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支撑程度。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陈红、回燕斌[21]分析了辽中南城市群的水资源承载力。谈家青等[22]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其2000-2004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刘登伟[23]对京津冀城市群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布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线路,进而建立了基于“互逆式”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模型,并开发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系统。吕斌在《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课题[24]综合报告中,采用单要素承载指数和综合指标体系两套方法对我国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五大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并从城市未来发展的供需两方面入手,通过调节城市化速度、资源结构、资源利用效率等重要因素,模拟城市对各个要素的需求,进行预警分析。

综上所述,虽然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而且真正从城市群这一类型区域的自身特征出发对其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的更加匮乏,目前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

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因此,国内外承载力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是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综观国内外承载力研究发展历程,从马尔萨斯第一个注意到环境约束可能成为人口增长的极限条件,到生态学应用这一概念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用它广泛讨论各种环境与资源问题;从以人类以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和粮食制约下的人口问题,到资源环境制约下的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从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到环境承载力,再到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从最初的logistic增长曲线方程,到系统动力学模型,再到K值可以动态提升的双logistic曲线方程及生态足迹、虚拟水、能值分析;从全球尺度的“世界模型”,到发展中国家的土地生产潜力,再到省域、城市群、城市等中小尺度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中,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15]。但是目前承载力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深度。

3.1 承载力研究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自马尔萨斯人口论[16]提出以来,在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承载力概念至今尚未完全成熟。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25]。承载力概念从被提出开始,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反复不断地受到批评、质疑甚至否定[26-32],并由此引发了关于承载力的大量争论,这些争论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时间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息过。总结起来,承载力研究在理论基础、调控机理和估算方法三个方面面临着关键困境:(1)理论基础困境—承载力是不是客观存在的;(2)调控机理困境—是什么原因或机理导致了承载力无限增长;(3)估算方法困境—如何构建可为决策服务的承载力估算方法[33]。因此,它作为研究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深入探讨。这使得本应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而有效应用的承载力概念,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纯理论性的研究和探索性的尝试,而不能有效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依据[33]。

3.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集中于单要素研究,综合要素承载力研究欠缺

综观国内外承载力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些单要素的承载力研究,特别是短缺性的水、土、能源等资源要素以及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的承载力研究。其中,目前研究最深的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继土地资源承载力之后,开展研究比较多的领域。9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热潮。问题是,人类生态系统是个有机的统一体,各个资源、环境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要素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某一种要素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其他关联因素相应变化,而且由于资源之间的广义替代性原理,一种资源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其他优势资源来代替。再者,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是优势要素,而是各要素中的“矮板”。因此,单一要素所代表的区域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目前国内外对资源环境系统全要素或者说多要素的承载力的综合量化研究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国外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国内仅有的少数文献中亦多采用对各单要素承载力进行简单加权求和的方法测算综合承载力指数,对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变化规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不多。因此如何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将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在理论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34]。

3.3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量化方法有待深入探讨

国内外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多而不统一。纷繁芜杂的承载力的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25]。直到今天,国外有关承载力的争论还在延续。国内学者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一方面表现在对承载力本身概念认识上的不一致,存在有承载“能力”、承载“规模”、承载“阈限”等不同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对资源、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等概念的范畴的界定不同。因此,出现了诸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概念辨别不清,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以及环境容载力概念混淆,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国土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与自然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力等概念混用等问题。

由于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上的认识不统一,相应的在对其进行量化方法的研究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学科和种类偏好[25]。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可分为综合承载力研究和各单要素承载力研究。综合承载力研究主要通过加权平均综合法和状态空间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层相互作用机理考虑不足;而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各单要素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要素承载力的评价上,其中大部分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或城镇规模为承载对象,但研究的重点也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25]。量化上,目前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偏重于现状的静态评价、分析。然而从区域调控、管理的角度出发,人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现在会是这样子?”“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诸如此类面向未来的问题[34],因此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静态计算和动态预测难度增大。目前主流的研究方法,虽然指标众多,但实质上只是简单地把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分别作为黑箱来处理。相对缺乏对两个系统内部运行规律的分析,因此,很难有效地将两个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5]。即便是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模型等复杂系统方法,也都存在着目前技术水平下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方法亟待改进提高。

此外,目前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更多的是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再利用一定的指标评价小区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的大小,得出的结论仅仅是若干小区间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值的大小比较,然而作为衡量区域内人地系统的协调程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们更关心的是基于研究区域承载力值的绝对大小,也就是说,人们希望能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值的大小判断出一个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因此如何量化一个区域的整体承载力的绝对大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34]。

3.4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区域系统的开放性特征

传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忽略了人类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往往以封闭的思想探讨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或环境要素对人口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或规模。而现实的区域系统尤其是城市群或大都市带区域,是高度开放的地域社会经济系统,支持这类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物质条件,除了区域内部的资源和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利用本区域以外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这样。因此,合理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应是在充分利用本区域和可能获得的外来一切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前提下区域所具备的综合承载力[34]。从承载力这一概念扩展到对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建立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完美”的Logistic曲线模型就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生态系统具有与实验室环境下的孤立、封闭的系统不相同的开放的系统特征。截至目前,国外对具有开放系统特征的人类生态系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许多未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国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基本上是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区域开放系统特征条件下的承载力的理论探讨较少[25]。尽管目前城市或城市群等中小尺度区域的承载力研究已成为国内承载力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内容之一,但绝大部分是将某一城市或城市群作为研究的案例区,进行区域承载力的实证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在空间层面上的思考,对城市群地区产业、人口等要素的集聚特征及资源环境要素的整合效应等高度开放环境下的空间因素进行分析的十分罕见。

4 研究展望

尽管承载力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尚未完全成熟,有关承载力的争论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这一论题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而且,我们应当看到,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群地区各种资源环境矛盾的存在,人们迫切需要这样一个工具来对自然资源或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施加控制。资源的有限性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5]。因此,我们应该着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尤其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矛盾最突出的城市群地区的承载力研究,探讨这一类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量化方法等。

4.1 从综合多要素角度加强城市群开放系统承载力研究

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水、土、大气等单因素承载力的研究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而以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多要素对区域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越来越迫切。而且,随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深入,区域各资源之间的相互广义替代性(指各资源之间可以通过一种资源的数量或质量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另一种资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劣势)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交叉综合研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而且,城市群系统作为高度开放的人工系统,除了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各要素等内生变量之外,还要重视开放系统条件下区内不同空间单元之间以及区内与区外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影响,探讨开放系统下城市群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内部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

4.2 充分重视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城市群不同于一般区域及单个城市地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城市群是一个城市组群的结构整体,一个各城市在地区上相互联系、相互组合形成的集合体。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必须充分重视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整合与优化的过程,也是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空间配置得到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通过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加上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城市群地区总的资源环境消费与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相互协调,从而有能力推动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4.3 注重科技进步、制度管理等人类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随着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逐渐被应用到区域承载力的理论分析和量化模型的研究中[33]。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将会越来越强烈。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具有开放系统特征的区域承载力受区内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逐渐减小,尤其是人口、经济等要素高度密集的城市群地区,实际容纳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容量。因此,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经济社会与制度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研究的重要性将愈加明显。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作用的内部规律成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关键。

4.4 加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度与定量测算方法研究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度目的是通过承载力指数和承载压力度的测算,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协调城市群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协调管理,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度,离不开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综合测度模型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研究,这些研究还不成熟,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测算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力绝对值的测算,目前这一研究还十分欠缺。由于城市群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准确估算一定时期某一城市群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支撑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难度较大,但对指导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重点加强定量测算模型方法的研究。

4.5 充分发挥复杂系统方法、GIS、RS等先进技术方法的作用

从承载力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系统中不同要素的承载力以及资源环境综合要素的承载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角度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亦不同,各有优缺点。而复杂系统分析方法中的每种方法都是以复杂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思想,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模拟、情景分析和优化等方法分析计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很高的可信性[35]。此外,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功能。因此,以上三项技术必将在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6]。

标签:;  ;  ;  ;  ;  ;  ;  ;  ;  ;  ;  ;  

城市群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_环境承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