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 511515
摘 要: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编程知识大都是以VB语言为主,它虽然是支持可视化编程的语言,但学生编写程序时仍需要记忆部分代码命令,出现输入代码错误难以调试,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进度缓慢,很容易产生厌学、弃学思想。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讲述了如何运用现在流行且易于上手的scratch编程软件,让学生同样掌握编程语言语句结构和算法思想的前提下,降低编程难度门槛,让大多数学生每节课都能体验到编程的成功感,享受自己编程制作小软件的乐趣。
关键词: scratch 程序设计 乐趣
一、初中生对编程不感兴趣原因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易用有趣的设备普及,现在的学生更乐于使用这些新潮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也逐年下降。我们地区采用的是广东省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信息技术教材以VB语言程序设计学习为主。由于VB涉及一些代码命令需要记忆,学生编写程序时觉得枯燥无味,远不如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那么形象生动、给人美感和享受。另外输入这些代码很容易出错,新学者很容易出现程序错误难以调试等问题,再加上我们地区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只有一课时,学生每次上机对上课时的内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少学生学了两三节课后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scratch编程软件简介
scratch软件是一款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的编程软件,它采用的是“搭积木”方式编写脚本,学生无需记忆代码,而且规定了不同积木组合要求,程序的调试相对以往的编程软件简单了许多。最重要的通过它们可制作有趣的动画和常见小游戏,显然这些例子比VB制作计算器和密码登录的案例生动有趣得多。
三、运用scratch进行编程教学可行性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第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于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和VB编程对初中生对说仍然偏难等客观原因,一学期下来,学生最多只能机械模仿教师或课本的例子完成程序,个别学生很有创意,但因为VB的代码容易出错,调试了半天仍不可能成功,最终影响了学生对程序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难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Scratch是一个免费软件,并且网上有丰富的程序设计素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免费提供给研究者下载和学习,可以做到软件和素材资源零成本投入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技术课程暂时没有中考任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引入Scratch教学,scratch积木式编程在国内已经渐成气候。
四、scratch教学实践启发
1.选择好的主题,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节是以“动画设计——走动的人”为教学内容,由于只有一个简单循环语句结构,同学们经过一节课都能做出一个有趣的角色运动动画,学生体会到用scratch软件编程并不难,而且制作的动画有趣且逼真。然后每次我再用2-3课时完成一个个主题独立的游戏或动画设计任务,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不会由于任务的连续性太长使得后期部分学生跟不上而厌学,也将程序设计的算法思想和语句结构的知识穿插进实际操作中,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他们都能做出“打地鼠”等实用小游戏,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一步步地体会到了游戏中各种角色是如何被控制运行的。
2.趣味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习惯。西蒙·派珀特在他的著作《头脑风暴:儿童、计算机及充满活力的概念》中指出:“好的教育不是如何让老师教得更好,而是如何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机会让学习者去构建本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一定要避免为知识点而进行教学的现象,应跳出“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为了增加学生作品趣味性,我也在网上找到学生喜爱的如“鸟叔”、“叮当猫”等加工成不同造型图片素材,提供学习创作选择,提倡和指导他们手绘火柴人这类简易造型满足自己个性创作要求。我还在教学网站中提供更多案例的整套word文档电子教材供学有余力学生自学创作,他们通过挑选、处理、集成大量的信息资料,来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图,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不尽相同。当完成自己酷炫的作品时,他们将体验到满足感;当相互欣赏作品、交换玩自制游戏时,又将获得成就感。
3.让学生在设计中学习,体验编程的乐趣。我们在Scratch教学中,可以将平时的“做中学”进一步发展成为“边设计、边学习”,让学生在设计、发明和创造中学习。从课堂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学生自主设计并创作数字化作品时,会因为想法与实现技术间的冲突而需要不断修正原始设计,会因为他人的意见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因此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们将会创造性地解决不断产生的问题。如有学生在学习“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设计中,制作一个会移动的鱼钩,大鱼碰到钩会被扯起,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如有学生在学习“猴子接香蕉”的游戏设计中,尝试修改主题为垃圾分类的游戏,具体为用两种垃圾桶接掉下来的各种垃圾,使游戏更具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西蒙·派珀特《头脑风暴:儿童、计算机及充满活力的概念》。
[2]王晓霞 网络环境下Scratch在中学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陈文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软件论文; 程序论文; 乐趣论文; 代码论文; 游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