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调节国家水利及稳定居民生活的基础。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民生工程的发展和落实,可作为多功能化工程对地区的发电、航运甚至水产养殖等方面产生综合性的经济效益,然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原有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及影响较多,在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水利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1我国水生态环境现况
水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水生态系统在随着人类历史不断的发展进步,逐步成为由以水为核心的天然因素和经过人类改造后的自然因素所结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其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因素,还包括着人类历史发展进步所形成的各类建筑等人工因素,这些方面的内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当水生态系统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时,才能够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促进人类历史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随着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研究的深入和建设数量的增多,已经对原有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水生态环境的平衡模式。而新旧水生态环境间平衡性的不兼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大的改变,一味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忽略其对生态环境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将势必会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要对目前水利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考量,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和决策,并在进行实际建设时,能够根据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变化及时对建设计划和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实现环境友好型水利设施的建设。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对气候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会造成工程所在地空气湿度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引入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其区域空气水分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水量的上升。水利工程通常与其他水体相互联系,如河流等,因此也会对周围水体形成调节作用。水利工程中的水温在夏季会低于一般水温,因此弱降雨对流的出现频率会降低,在冬季恰恰相反,其水温会高于一般水温,因此强对流降水的出现频率会增高。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地表面积中陆地与水面积的比例发生改变,空气中能量交换的强度和频率等都会随之改变,导致局部地区的温度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通常不会太强烈,其一般发生在小范围内。
以三峡大坝为例进行说明,三峡大坝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业界内的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也对其与地域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进行测试,美国的NASA机构利用数据模型对三峡大坝工程对周围气候和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合卫星探测到的数据可以发现,三峡大坝大量占用地表陆地面积,在三峡大坝和秦岭之间的区域降水量明显增多,但是三峡大坝工程周围的降水量却出现降低的趋势。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储水量在10亿m2以上、水面面积在100km2会对周围的气候和降水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标准以下的水利工程对周边气候和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小。
2.2对气候和局部大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对局部的气候包括降雨、气温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对河道的改流将使区域生态水循环发生改变,使与空间的接触面在工程区域因人为的干涉由陆地转变成了水面,从而改变了该地区的空间能量转换方式,导致空气中水分增多,空气强度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将会增高。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我国普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周边地区水流速度减慢,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引起沼泽化等问题。生态循环将会减少土壤中的含氧量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该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植物生长环境也会因沼泽化而过分湿润,产生植物的衰败,甚至会引起该地区整体环境的衰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2.4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易使周边土地在长期湿润状况下发生地质疏松,导致土壤稳固能力降低,在暴雨等恶劣自然天气的影响下较易出现塌方及滑坡等灾害事故,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一些较大型的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较强,蓄水较多会使该工程区域岩石因不断增大的水压而产生破碎,将会引起地壳不平衡甚至地震。
3水利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3.1加强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制定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方案,并不断调整和改进,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技术,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提高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2加强水利工程的选址和建设规划
选址是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施工人员较为注重的一项工作。在工程开工之前,应当首先了解工程周围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状况、气候特征、降水量等,掌握历年的地质变迁情况,详细探讨工程的选址是否符合承包商的要求,
尽可能将工程施工对水生态的破坏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工程选址是工程施工的第一个环节,对于后期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需要经过反复勘察,确定最佳项目施工地点,可以选择项目施工对周围影响较小的位置进行施工,尽可能保持周围生态环境不发生大幅度变化。设计过程应当将目光放的长远,考虑到后期施工相关事宜,确定最佳地点作为项目施工场所。
3.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水利工程建设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寻求两者间的最大平衡。然而,因人为修复时间的不确定性,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往往不能很快得到修复。在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明确备用金制度,明确补偿主体及生态影响范围,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有效协助补偿系统的运转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补偿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此外,要明确还原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辐射作用的重要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补偿系统对改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共同建设良好的循环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辅相成,生态环境恶化必然制约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这为日后建立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洪超.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与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6,36(24):64.
[2]许嫔.谈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11.
[3]张嘉迪.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144.
[4]曹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2):38-39.
论文作者:陈绍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人类论文; 气候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