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开始加强对电网大运行体系构建的重视。现阶段,各级调控中心不仅负责既有调度业务,还需要实时监控各变电站的设施设备。据此,本文主要对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解决对策
0引言
在发展电力行业过程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与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供电系统电力输送过程中,只有高效、稳定及正常的运行,才能使正常生活得到有效保证,并正常运行工业生产,并高度发展我国的经济。然而,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作用下,会出现较为复杂的供电系统,对于供电设备来说,会逐渐增多其设备类型,且会出现越来越高的科学技术含量,为正常运行供电系统,对于供电企业来说,需要进行有效的调度工作,从而使供电系统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1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调度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有效的电力调度,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本质上来看,电力调度监控就是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线路等进行管理,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科学性。通过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有效应用,可实时的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系统会及时的发出报警信息,以便电力企业第一时间确定出故障部位,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故障。由此可见,电力调度监控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水平并不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并对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能够更加高效的工作,使电力企业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影响电力调度运行的主要因素
2.1管理层面的影响
调度人员和管理体制是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调度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不高,会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足的问题,在电力调度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易造成安全事故。如,在交班过程中,调度人员没有做好记录,导致交班记录不全面,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易引发安全事故。又如,调度人员的心理素质较差、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不能从容镇定地处理事故,导致故事危害后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管理制度而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完善滞后于系统更新发展速度,尤其在安全风险识别与应对方面,缺少对安全风险的科学评估,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弱化。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调度人员的工作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约束,易出现违规作业行为。
2.2系统运行方面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了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力调度中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保障了电力运行的可靠性。但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对电网管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电网调度运行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减少技术性失误,避免因小失误增大整个电网管控体系的运行风险。从技术管理层面来看,电力调度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不合理,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或是存在着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易引发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故障,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电力调度系统中频繁显示无用的警告信息,影响管控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准确判断。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有用信息遗漏,埋下运行故障隐患;电力调度系统没有配置临时电源或备用电源,一旦发生停电问题,就会影响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3.1提高调度工作人员素质
作为调度监控运行的直接操作人,加强调度安全管理本质上来讲就是对人的强化管理。电力调度管理人员应对电力调度监控工作重要性有全面的重视,实时更新观念,主动负责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电力调度队伍,严明纪律,活跃思维,避免电力调度监控人员出现思想懈怠,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作业的不良现象发生。而就电力调度监控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来讲,应重视其对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加强教育和培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另外,还应贯彻落实调度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以此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
3.2完善电力调度保障制度
要增强电力调度监控的可靠性,就需要制定完善的电力调度保障制度。保障制度的内容应全面,要包含管理、奖惩、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使电力调度监控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比如,完善电力调度监控的管理制度,制定完整的电力调度监控程序,使电力调度监控工作能够有据可依。加强对电力调度监控人员的监督管理,明确考核指标,对监控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促使其认真负责的对待电力调度监控工作。对于表现出色的监控人员,要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而表现不佳的人员则应施以相应的惩罚。制定完善的问责制度,将电力调度监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以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只有完善各项制度,才能保障电力调度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3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改造的重视
其一,为了大大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影响,电力调度部门在日常维护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时候,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进行详细分析,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调度系统技术改造的重视,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充分合理利用技术改造,降低电力调度系统的缺陷,尤其是调度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新型技术,应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造,逐渐健全新型技术,促使其可靠性得以大大提高。
其二,为了有效防范电力调度监控风险,应严格把关设备采购质量,选择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案。与此同时,严格把关施工管理,在工程竣工之后,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并对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不断改善设施设备的运行环境,并严格执行已经制定好的设备巡检制度。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设施设备,即主机等,可以通过利用冗余技术,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质量。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行数据备份工作和各种备件的多元化管理,并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对于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3.4事故发生监控系统的改进
当电网系统中有故障发生时,通过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应将具体的报警区域中将实际的问题显示出来,并明确的指出故障的发生时间,发生故障的具体厂站名臣,以及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信号状况等。同时,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还应自动的将故障信息详细的记录下来,记录好相关的报警信息。在对事故发生监控系统进行改进时,应在画面转变为断路器闪烁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将音响报警系统开启,尽可能的延长报警时间。通过按键的方式,对报警进行确认,以提高调度监控的一体化水平。如此一来,电力企业就能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并能准确的获取故障原因,从而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4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使各大区域电力供给的有序进行,确保用电质量,还能够确保及时发现电力故障,并进行数据分析,促使电力人员可以以最快速度进行维修和养护。而且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提升,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供电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献红.如何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J].化工管理,2015(33):20-20.
[2]邱龙剑.如何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5(35):68-69.
[3]张玲.如何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31-32.
论文作者:牛丽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