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开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显著提升患儿的体格及智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脑瘫;吸入性肺炎;应用
脑瘫患儿因身体发育水平较一般儿童差,免疫力较低,伴有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往往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使得患儿恢复时间延长,甚至危及生安全。因脑瘫患儿身体的特殊性,对于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预后效果往往不理想,需要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儿生存之旅。我院针对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有吞咽呛咳、误咽等,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与湿啰音,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出现片状阴影。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41±0.80)个月,综合型脑瘫12例,痉挛型脑瘫27例,肌张力低下1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71±0.66)个月,12例综合型脑瘫,23例痉挛型脑瘫,15例肌张力低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药物及物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标准[1]:显效:发育顺序接近正常,运动功能基本恢复,肢体对称行走正常,智力接近一般正常儿童,语言无障碍,具有良好反应力;有效:肌张力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姿势进步明显,智力提升;无效:症状无变化。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显效1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70.00%(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护理方法
3.1脑瘫患儿的早期综合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由于脑瘫患儿的症状表现明显,患儿及家长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病情发生的原因、进展情况、治疗措施和护理效果,帮助患儿家属排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并鼓励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饮食指导:结合患儿的病情、性别、年龄和习惯等指定针对性的饮食发难,建议婴儿期的患儿母乳喂养,同时可以适当配合流质饮食或奶粉;>1岁的患儿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事物,禁止患儿食用不利于脑部发育的食物,如皮蛋。③用药指导:结束各项临床症状检查和指标监测后,对患儿的病情做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酌情给予细胞活化剂治疗,常见的有神经节普脂、脂蛋白水解物等,并对患儿的症状变化做详细观察和评估。④语言康复训练:交流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是运动、听觉障碍而引起的。所以,采用恢复训练的方式来提高患儿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可帮助患者恢复交际能力。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指导患儿正确的进行发音练习,并针对其发音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合理利用听觉、视觉、感觉等刺激帮助患儿训练,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度,并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逐渐强化句子练习。⑤肢体动作练习:辅助患儿抬高手臂,伸直、外展,拳头张开,若患儿的拳头呈紧握状态,可伸直手臂外传后保持其手指和手腕的自然伸直,放平患儿手掌,上曲腕部,活动肘部、腕部和手指。
3.2吸入性肺炎的早期综合护理
3.2.1脑瘫患儿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1)加强翻身拍背:由于脑瘫患儿长期卧床多,因此应定期帮助患儿翻身拍背。(2)加强喂养管理,保证患儿营养供应:对进食困难的者应给予进食训练指导,配备一定稠度的食物并避免呛咳,咀嚼困难者应由糊状、软食、固体食物正常饮食过渡。保持头部处于中线位,以防异物吸入,保证进食顺利。(3)建立呛咳、误咽、窒息应急预案:在喂奶、喂水等过程中一旦出现呛咳、误咽、窒息等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预防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2.2脑瘫患儿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1)保持呼吸畅顺:将病情较重的患儿置于安静抢救室,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雾化以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患儿若出现烦躁情绪,可遵医嘱吸痰前给予镇静剂处理。护士要熟悉相关业务,熟悉各种操作[2]。(2)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当静脉通路建立后,给予固定。输液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避免增加心脏负担。(3)饮食护理:饮食需把握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原则。少食多餐,需防止过饱而影响呼吸。叮嘱护理人员在喂药或喂食时,必须抱起患儿,勿让食物和水等误入孩子气管而引起窒息。(4)防脱水护理:吸入性肺炎疾病因过度换气,会导致隐性失水量增加,加上液体摄入量的不足,极易导致严重脱水。(5)发热护理:在发病期间,若患儿体温在37.5~38.5℃,可以不予处理,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予以物理降温。若体温达到39℃以上,则需联合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处理并密切观察患儿体征。
4讨论
小儿脑瘫定义是指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脑瘫患儿吞咽困难发生率高,吞咽障碍经常引起渗漏和误吸,造成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脑瘫儿童体格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健康儿童。近年来,有关婴儿脑组织可塑性及早期干预小儿脑性瘫痪(CP)的研究结果为CP的早期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故应针对脑瘫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护理。本研究发现:通过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脑瘫患儿在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瘫并发吸入性肺炎患儿体格及智力发育,提高脑瘫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合并吸入性肺炎患儿开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显著提升患儿的体格及智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锦.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效果评价[J].环球中医药,2013,6(s2):84-85.
[2]徐翠玲,杨云,代显鸽,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7):1526-1527.
论文作者:乔艳,孔令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性肺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措施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