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论文_蒙瞻瞻,伍萍芝

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论文_蒙瞻瞻,伍萍芝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围产期保健科 545001

【摘 要】目的:探讨反复早期自然流产(ERSA)的相关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67例ERSA患者,对其开展6方面的系统检查,即免疫、男方、感染、内分泌、解剖及遗传。结果:免疫因素乃为诱发ERSA的主要因素,所占比重为70.15%(47/67),其中以I型患者居多;非免疫因素所占比重为32.84%(22/67),其中非免疫因素当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内分泌因素,其在非免疫因素中所占比重为29.5%(13/44)。结论:ERSA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主要病因为免疫因素,对此类患者进行定期、系统化筛查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反复;早期自然流产;发病因素

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ERSA)即为连续发生2次或以上的早期(<12周)自然流产者,乃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以往研究指出此病具有较低发生率,仅0.3%~0.7%,而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得知,此病发生率达3%~6%[1]。ERSA具有十分复杂的发病因素,除生殖器畸形或病变、感染、女方内分泌异常及夫妇双方基因与染色体异常之外,经近期研究发现,其多数与免疫功能异常存在紧密相关性[2]。至此,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67例ERSA患者,分析其诱病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67例ERSA患者,女方年龄区间20~35岁,平均(28.0±6.3)岁;男方年龄区间21~34岁,平均(28.2±6.1)岁。流产次数为2~5次,平均(3.6±2.3)次。14例有月经紊乱史,子宫畸形2例,孕期有感冒史7例,其余44例未知。

1.2检查方法

系统检查所选取患者及其配偶,检查项目:(1)生殖道检查、卵泡监测及内分泌功能测定。月经期(2~5天内),于空腹状态下,采集其静脉血,而后测定雄激素(T)、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激素(E)、泌乳素(PRL)及促卵泡生成素(FSH),以此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症者;检测基础体温,当期升高持续至第7天时,便需对其血清孕酮水平实施详细测定;(2)遗传因素。询问患者及其配偶是否存有家族遗传病史,然后采集其外周静脉血,开展针对性、详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3)感染因素。于空腹状态下,就女方静脉血进行采集,以此对其单纯疱疹病毒(HSV)、弓形体(TOX)、血清风疹病毒(RUV)及巨细胞病毒(HCMV)进行检测;适量取宫颈分泌物,培养衣原体及支原体、(4)男方精液分析。如<30岁,需禁欲,时间控制在3~6天,若≥30岁,需控制在5~7天,取精液(手淫方式),放置专用试管,以备后续检测用。(5)免疫因素。取女方外周静脉血,就血清当中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及封闭抗体(BA)进行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对夫妇双方的抗体滴度、Rh血型及ABO血型进行测定。

1.3免疫病因的分型标准

(1)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即为I型,此型乃为常见、反复、多发型,表现为封闭抗体(BA)缺乏;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Ⅱ型),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同种免疫与自身免疫;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Ⅲ型),Ⅱ型与I型表现均为之。

2.结果

2.1非免疫因素

所选取的67例ERSA患者中,病因为非免疫因素的有22例(44人次),所占比重为32.84%(22/67),其中8例仅有1种病因(36.36%),2种病因者10例(45.45%),3种病因者4例(18.18%)。在非免疫因素当中,最多的是内分泌因素,共计13人次,占比为29.55%,黄体功能不全及高泌乳素血症分为8人次、2人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分为2人次、1人次。男方精液异常者为其次,共计10人次,所占比重为22.73%。感染因素位列第三位,共计9人次,所占比重为20.45%,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1人次,弓形体、衣原体感染及支原体感染分别为1人次、3人次为、4人次。生殖道解剖因素有7人次,占比15.91%,其中3人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腔粘连、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子宫纵隔畸形分别为1人次。其余5人次乃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所占比例为11.36%。

2.2免疫因素

ERSA患者中,免疫因素为病因有45例,占比为67.16%。其中32例Ⅰ型者(71.11%),经封闭抗体测定,均呈现为(一);8例Ⅱ型者(17.78%),其中5例抗心磷脂抗体(+)者,3例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者;5例Ⅲ型者(11.11%)。封闭抗体都为(一),其中抗心磷脂抗体(+)4例,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为1例。

3.讨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知[3],在诸多造成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因素当中,居首位的是自身免疫因素,占比可达66%以上,其中多为同种免疫异常与自身免疫异常,非免疫因素乃为其次,主要包含有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生殖道解剖因素等,本次结果中,非免疫因素所占比例为32.84%,免疫因素为67.16%,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4]。在本次研究结果相应非免疫因素当中,主要因素为内分泌因素,所占比重为29.5%,主要包含有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功能不全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此些病变多对卵巢轴-垂体-下丘脑的功能造成影响,造成子宫内膜的发育出现不良及妊娠黄体的功能发生异常,难以正常维持妊娠,最终造成流产。非免疫因素当中的南方因素乃是另一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液化时间异常、形态异常及精子数量减少,且存在动力缺乏状况,对精子的顶体反应造成严重影响,另对穿透透明带及获能等受精过程造成影响,致使受精卵出现异常状况,最终造成流产。病原体感染同样是一项重要因素,特别是妊娠时出现的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其中HSV、HCMV、TOX及RUV等因素乃是被临床公认的造成ERSA核心性病原体。本次研究结果中,感染因素在整个非免疫因素中所占比重为20.45%。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单或双脚子宫及纵隔子宫乃是造成流产的常见性诱因,本次研究中解剖结构异常者为8例,通过纠正解剖异常,能够实现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提升。诸多研究指出,免疫因素乃是造成ERSA的关键性因素,本次研究当中,免疫因素所占比重为67.16%,由此可正式免疫因素在整个ERSA当中的关键性,但当前其发病机制及免疫学病因仍然不明确,通过对ERSA的免疫病因实施分型,即I型、Ⅱ型与Ⅲ型,其中I型BA缺乏乃为其主要表现,乃是ERSA的重要病因类型,本次研究结果中,此类型所占比重达71.11%,而8例Ⅱ型者(17.78%),其中5例抗心磷脂抗体(+)者,3例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者;5例Ⅲ型者(11.11%)。封闭抗体都为(一),其中抗心磷脂抗体(+)4例,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为1例。与此可知,造成ERSA的病因较多且又复杂,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乃为免疫因素,且一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着不止一种因素,所以ERSA筛查病因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管丽娟,郭军红,张艳伟等.反复生化妊娠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效果及心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396-1398.

[2] 李卉.反复早期流产的病因及治疗[J].心理医生,2015,21(15):130-131.

[3] 董帅鹏,霍鹏飞,马智贤等.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生化妊娠流产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6):60-60.

[4] 李晓英,陈丽娟,郭惠萍等.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性流产易感性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5,(33):1-2,3.

论文作者:蒙瞻瞻,伍萍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论文_蒙瞻瞻,伍萍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